?

人口老齡化趨勢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問題研究

2022-06-01 17:08黃丹陽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14期
關鍵詞:機關事業單位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

黃丹陽

摘? ?要:如今,養老問題是社會熱點問題,我國社會即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以下簡稱“機?!保┦侨裆鐣U象w系中的重要一層。通過調查研究永興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狀況,發現永興縣機保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大宣傳力度、推進社保中心整合力度和工作經費保障力度、加強協作、聚焦欠費清理工作等建議。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中圖分類號:C913.7?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4-0065-03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均壽命延長和生育率降低導致總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人口結構變化動態。國際上把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10%認定為進入輕度老齡化社會,超20%認定為中度老齡化,超30%認定為重度老齡化。作為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最具綜合意義的指標,人口老齡化實質上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客觀規律[1]。我國正處于老齡化時代并且老齡化水平將會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程度,突出表現為“規模大、速度快、峰值高、不均衡”的特征[2]。從表1可以看出,2015—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數量由22 200萬人漲至26 402萬人,所占比例由16.10%漲至18.70%。6年間,60歲以上人口增加4 202萬人,平均每年增加700萬人;65歲以上人口增加4 678萬人,平均每年增加779萬人。這些數據說明,我國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我國社會即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1]。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發展養老保險產業對保障老年人口的生活質量以及促進我國保險行業及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是十分有必要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內容。2015年初,國務院正式頒布《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以下簡稱《決定》),提出,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單位和個人皆須繳費,并且規定了實施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時間為2014年10月1日。

二、永興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永興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的現狀

1.錯后期結算開展有方。2018年,湖南省啟動錯后期①結算工作,永興縣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幫助困難非全額單位清繳錯后期欠費,目前已有184家單位完成了結算工作,結算資金達7 540萬元(含養老保險費4 658萬元、職業年金2 882萬元),財政撥付2 456.1萬元(含財政資金1 499.2萬元,機保賬上結余956.9萬元)。

2.養老保險改革推進有力。2019年,清欠工作全面完成,收到欠繳資金1.02億元,財政對自收自支人員獎補256萬元。截至2020年9月底,永興縣共有參保單位234個(含機關單位71個、事業單位158個、其他單位5個),參保在職人員12 905人(其中機關單位3 928人、事業單位8 927人、其他單位50人),參保離退休人員5 357人;按財務報表取數基金征繳額收入是20 240.57萬元,財務數據實撥退休費23 893.17萬元,干部職工個人待遇按時足額發放率和社會化發放率均為100%。

3.原試點清理統籌有序。為保障試點期間參保人員權益,根據湘人社函〔2016〕197號文件精神,需對機保原試點期間參保人員個人繳費數據進行核對確認。經調研,全縣原試點期間參保262家單位、16 823人(含在職人員12 711人、退休4 112人),個人繳費部分總計超過6 000萬元。目前,已有194家單位全面完成清理工作。

4.職業年金落實到位。職業年金基金采取集中委托投資運營的方式管理,縣、市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基金由省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集中行使委托職責。制度建立以來,全縣共征收職業年金2.25億元(含利息1 279.92萬元),全部歸集到省社保中心職業年金歸集戶。2020年9月,永興縣全面完成2018年12月31日前的職業年金實賬計息工作,1 251.73萬元計息資金全部到位;10月,2 237萬元虛賬記實資金也已到位。

(二)永興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的問題

1.業務工作滯后。永興縣的機保工作起步晚,業務工作滯后,比周邊縣市區推遲了半年才開始啟動新系統。即使加班加點爭取完成工作任務,但是依舊有大約90多家單位沒完成。在工作的推進上有所失衡。永興縣參保單位類型多(全額、差額、自收自支)、人員身份復雜,很多單位既有全額財政負擔人員,又有差額人員和自收自支人員,導致此類單位繳費較為困難,不能及時完成職業年金清欠工作。

2.單位欠費嚴重。同樣值得擔憂的是單位欠費嚴重的問題。據統計,95%以上的單位存在繳費不及時、欠費問題。目前,錯后期結算仍有50家單位(含9家全額供款單位)未完成繳費,欠費達4 031萬元(含養老保險費2 132萬元、職業年金1 899萬元)。

3.機構整合緩慢。2019年機構改革之后,雖然要求三站(機保、企保、居保)合一,但業務還是分設,沒有整合,且未搬到縣政務中心辦公,既不利于群眾辦事,也一定程度影響了管理的規范性和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不利于“互聯網+”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等工作的推進。

4.工作推進失衡。永興縣參保單位類型多(全額、差額、自收自支)、人員身份復雜,很多單位既有全額財政負擔人員,又有差額人員和自收自支人員,此類單位繳費較為困難。2019年永興縣政府特意為鄉鎮欠繳社保費召開調度會,但電影公司、旅游服務公司、農機綜合服務中心等單位仍然沒有完成職業年金清欠工作。

三、永興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出現困境的原因A6FCEC8D-9490-41CB-AFDB-606DED823A6D

(一)重視不夠,認識上有差距

許多單位及廣大干部職工沒有意識到及時繳費的重要性。一些單位沒有從保障干部職工的合法權益出發,沒有認識到欠費給自身和干部職工帶來的不利影響,而是把社保放在其他工作之后,甚至作為一種負擔,導致繳費不及時。同時,廣大干部職工也沒有意識到及時繳費的重要性,不清楚是否及時繳費對退休待遇的影響,絕大部分人要到計算退休待遇時才知道其利弊,導致無法做到按時繳費。由于機保工作無考察指標,縣機保經辦機構壓力不大,影響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導致縣機保經辦機構壓力不大,催繳的主動性不強。同時,社保工作涉及面廣且程序繁瑣,有時候費力不討好,很多人不愿意做,導致繳費單位經常性換經辦人,使得一些工作無法盡快得到落實。而且部分欠費單位欠缺依法辦事的思維,主動擔當作為不夠,遇到問題總是想要開政策口子,沒有想辦法籌集資金。

(二)投入不足,保障上有差距

根據國發〔2015〕2號文件精神,財政根據人員編制性質對參加機保的人員進行保障:全額人員全部保障、差額人員部分保障、自收自支人員由用人單位保障。據統計,系統參保中永興縣共有差額人員1 801人、自收自支人員800人,部分單位由于這類人員較多,以前還可以收費彌補,現在根本無其他收入,只能等財政保障。而永興縣財政近幾年受各種因素影響經費比較緊張,雖然進行了獎補,但無法全面保障,這就影響了社保清欠工作的進展和其他業務的開展。前幾年機構改革,為了維護社會穩定,部分經營性單位的人員沒有按規定轉移到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加重了這部分單位社保費用的負擔,也給當前社保工作增加了難度。比如,電影公司退休人員,由于無法繳納職業年金(欠費200多萬元),導致到齡退休人員無法核算退休待遇;房產公司退休人員轉企困難重重。

(三)機制不暢,責任上有差距

由于機保繳費工作沒有納入考核指標,而且欠費也無須繳納滯納金,導致各繳費單位的壓力不大,清欠的主動性不強。同時,大多數機關事業單位都是零余額賬戶單位,財政將社保經費劃轉單位后,沒有有效的措施限制這些單位按規定將經費繳納社保費,而且即使被單位挪作他用,也沒有懲戒舉措。

四、相關對策建議

要落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必須要著重解決現在工作存在的難點,充分研究分析各方面的具體情況,實施有針對性的對策,使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順利銜接至新的統一制度。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從保障民生的高度、保護自身利益的角度和維護社會穩定的深度,提升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認識和行動自覺

政府要站在“老有所養”一個都不能少和“六穩”“六?!钡母叨葋碇\劃機保工作,在制度機制、人員配制、財政保障、辦公條件等方面予以保障。人社、財政、稅務等業務部門要把做好機保工作作為部門重要工作,相關業務股室要收集整理社保相關知識,可以通過編制成冊印發給各單位,并督促各單位通過多種方式組織干部職工加強學習。通過對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業務經辦人員進行考試等舉措,來推動社保知識應知應會,為扎實推進機保各項工作營造更加濃厚的氛圍。

(二)加快推進社保中心整合力度和工作經費保障力度

推動社保工作進入政務中心,強化經辦人員的業務培訓、學習交流,保障各單位經辦人員的穩定性,進一步規范人員管理,推行打分制,每月按積分計發窗口津補貼,切實提升各級社保經辦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水平。加大改革力度,嚴格按照上級要求,耐心做好社保政策解釋工作。

(三)加強協作,聚焦欠費清理工作

由財政、人社、稅務等部門牽頭,全面清算各單位歷年來社保欠費情況(含養老保險、職業年金),經與各單位核對后,切實摸清工作底數,建立社保欠費臺賬。對非經營性困難單位采取“以獎代補”政策,按照單位自籌一部分、主管部門支持一部分、財政獎補一部分的原則,切實推動各單位盡快完成清欠工作。由政府出具書面材料,對欠費單位退休人員按照“退一補一”原則補繳所欠職業年金,既減輕單位負擔,又逐步消化單位欠費、化解社會矛盾。

(四)完善機制,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立法先行是社會保險制度安排的一項基本原則,如果法律法規欠缺,則會導致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難以開展,以及缺乏規范性[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專門的政策法規,對制度的運行能起到強有力的保障。健全考核機制,將機保完成情況納入單位和領導干部考核內容,社保繳納情況納入個人任用和單位績效考核指標,定期調度各單位社保繳費情況,對長期拖欠、發生社保信訪的單位進行交辦、督辦。切實理順單位繳費流程,堅持??顚S?,實行社保費定向撥付制度,防止挪為他用。進一步加大財政保障力度,每年由單位按程序編制預算向財政申報,財政在此基礎上按一定比例增加預算,留出空間,確保社保經費應繳盡繳、應收盡收。聯合紀檢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對各單位機保工作進行年度審計考核,推動“兩讓”理念在機保工作中落實落地。

參考文獻:

[1]? ?鄭功成.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22):19-27.

[2]? ?應青青,史思維,陳潔秦,程榆淇.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以湖北武漢市為例[J].時代金融,2018,(17):291-292.

[3]? ?秦建國.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J].理論探討,2007,(1):101-103.

[責任編輯? ?興? ?華]A6FCEC8D-9490-41CB-AFDB-606DED823A6D

猜你喜歡
機關事業單位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
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成因與應對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可視化分析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養老保險精算的分析與風險管理的研究
淺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意義
初探實現公平分配目標進一步深化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改革
關于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的探討
老齡事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