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審美培養

2022-06-05 07:43黃雅娟
速讀·上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美育

◆摘? 要:在高校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在音樂教學中,審美感知是高校音樂課程中尤為重要的理念。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應建立在充分感知和體驗音樂作品的基礎上。本文首先分析了音樂美育教育的內涵,其次探討了高校音樂教學中審美培養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審美培養;高校音樂教學;美育

1引言

音樂教育是高等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音樂欣賞教學,學生可以更好地欣賞音樂的美,有效地提高在人文藝術方面的表現力和審美能力。因此,高校音樂欣賞教學需要進一步調整,并進行更加科學而有效的實踐。

音樂美育教育的內涵:音樂通過有規律樂音的不同組合形式,由人的聽覺系統呈現完整的藝術形象,并從中表達情感、營造意境,以此反映現實生活內容,闡釋作者的美好愿望。音樂教育可以將音樂和教育兩個不同體系連接起來,類似二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廣義上的音樂教育不僅可以融合知識文化教育和藝術教育元素,同時也可以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內容,它對于個體全面發展而言不可或缺,也是社會和國家弘揚音樂文化藝術的主要形式。

2高校音樂教學中審美培養的有效策略

2.1提高教學活動趣味性,增強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要想在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有效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就必須要學生對音樂進行深層次的探索,這就需要學生對音樂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而探索欲望又常常和學習興趣相掛鉤。但是在傳統音樂欣賞教學活動當中,過于重視對樂理知識的重復記憶,教師片面地認為只要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就能夠很好地欣賞各種音樂,使得學生陷入沉悶單調的理論知識記憶過程中去,即便學生在學習之初對音樂有著較為濃郁的興趣,也會在單調的學習過程中逐漸消磨殆盡,而不會對音樂產生更為強烈的探索欲望,無法欣賞到音樂的本質之美。所以,教師必須要及時轉變教育思路,在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維護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對音樂產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既要讓學生在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得到能力的真實提高,也要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收獲快樂。同時,為了強化學生對音樂的了解,也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地沉浸在音樂情境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和音樂有關的小故事,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創作時的思想感情,從而對音樂有更加正確、更加全面的感悟。

2.2加大經費投入,創設良好審美培養環境

良好審美培養環境的創設是高校音樂教學活動進行審美培養的基石,是教師進行審美培養的一大助力。2021年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高標準的全面小康中要求“科教更加進步”,教育環境與設備的改善更新勢在必行。高校音樂課程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教學對視、聽方面有著極大的需求,教具除黑板以外,鋼琴、音響等多媒體設備已經成為高校音樂課教學實施審美培養的剛需。這些演奏、播放的音樂作品除進行欣賞課必須的理論教學以外,還能夠讓偏向理性的高校音樂課堂不失趣味性,對課堂教學起到極大的輔助作用。就目前而言,我國部分高校仍在普通教室進行音樂授課,缺少多媒體設備的支持,更有甚者沒有音樂課堂必備的鋼琴。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高校音樂課程對教師而言無疑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更深層次的審美培養,教師能做到的部分自然是非常有限的。校方應主動申請、接洽政府撥款和外界資助,購置教學所需的設備,在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地改善教學環境,提高音樂課堂審美體驗,以便教師順利地實現對學生的審美培養。

2.3聲樂教師示范

現在的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立思想,那聲樂教師在教學中既要對進學生進行聲樂的理論知識與技巧的傳授,還要對其進行傳遞真善美,也就是向其傳遞正確的思想觀、道德觀、人生觀。聲樂教師示范演唱是聲樂教學中滲透美育的最好的途徑之一,聲樂教師本身具有很好的榜樣作用,在要求學生感受美,表達美的歌唱的時候,教師自身也要專業過硬,因為聲樂教師本身的示范演唱,對學生最具沖擊力,這是最直接、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歌唱美的方式。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聲樂技巧以及作品的思想情感,學生也會更加勇于嘗試與探索,通過自我的聲樂演唱實踐去尋找最適合作品的音色美。一位好的聲樂教師他的演唱可以直接給學生美的享受,教師歌唱時的表情、動作、身形、咬字吐字,聲音調控,能讓有些學生恍然大悟,知道原來可以這樣表達歌曲,原來通過練習可以發出這樣美的音色,原來歌唱是如此美妙。而一位聲樂教師如果自己都唱不好,很難想象他能給學生美的享受,就好像你都沒有吃過蘋果,又怎么能說蘋果是甜的呢。好的歌唱示范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能挖出學生內心深處的那份純粹,讓學生變得有思想、有理想,從而懂得欣賞美、發現美、傳遞美。

2.4創造音樂情境,引導學生的想象

音樂欣賞教學要在多媒體教室中開展。在開展教學之前,教師應制作精美的課件,并使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音樂作品,創造一個和諧的音樂欣賞環境,喚起學生欣賞音樂的熱情。如果當地的民歌十分具有特色,則可以在課件中將其與當地的民俗背景材料結合起來加以講解,激發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力,培養大學生的樂感。創造并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可以間接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美的理解能力和審美品位。向學生展示關于音樂背景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想象力和美感在音樂欣賞中的重要性,讓大學生被濃郁的音樂氛圍所籠罩,用心去感受音樂所表達的豐富多彩的內容。而對于名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先通過互聯網自行搜索和欣賞,使學生獨立思考、感受,為音樂欣賞教學的開展做好準備。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中融入美育是不可缺少的,是有重要及長遠的意義的。只有將聲樂教學與美育結合,才能符合當代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全方位發展,也更利于他們的職業發展。文章中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學前教育專業滲透美育的路徑,而這些路徑的實踐是需要堅持的,長此以往才能看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希望上文的探討能為相關研究提供些許借鑒。

參考文獻

[1]尹婷.高校音樂欣賞教學與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J].戲劇之家,2019(15):151,153.

[2]顏雯.淺談高校音樂欣賞教學與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J].藝術評鑒,2019(12):89-91.

[3]王知正.高校音樂欣賞教學與學生審美能力提高研究[J].黃河之聲,2019(16):111,123.

作者簡介

黃雅娟(1998.03.24—),女,內蒙古杭錦后旗,研究方向:音樂學。

猜你喜歡
高校音樂教學美育
“新美育”的內涵與實踐路徑探索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
高校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文化傳承研究
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美育教師
體驗式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高校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創新思維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