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橋梁工程專業鋼結構課程教學探討

2022-06-08 01:54韓科營
新視線·建筑與電力 2022年4期
關鍵詞:鋼結構課程教學探討

韓科營

摘要:高校是專業人才培養的第一站,其培養質量直接影響專業人才的服務效率、價值及再成長。然而,目前國內的鋼結構教材主要偏重于建筑結構,其中的示例、算例集中在建筑結構構件,內容也主要集中在桿系結構。與結構工程專業相比,橋梁工程專業鋼結構的授課內容具有特殊性,應結合鋼橋結構構件、鋼橋設計規范及鋼結構基本設計計算原理進行講解。將鋼結構和鋼橋內容進行了有機結合。另外,橋梁結構中除了常用的桁架、框架等桿系結構外,大斷面箱梁、扁平箱梁等也是常用的結構形式之一,但目前的鋼結構課程較少提及。

關鍵詞:橋梁工程專業;鋼結構;課程教學;探討

引言

當代大學生絕大部分為獨生子女,崇尚自由,學習狀態懶散,不少學生甚至認為在大學是自由地學習,沒有中考高考壓力,缺乏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缺乏學習興趣,不愿主動學習,那么延續傳統教學模式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難以完成教學目標。

一、橋梁工程專業鋼結構課程教學現狀

“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經歷了從傳統的黑板板書到多媒體教學,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取得了一定進展。而這種黑板板書和多媒體課件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對于“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而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今課堂教學中理論教學在教學內容中占很高比例,學生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導致教學效率較低。如果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運用于解決工程實際問題,不知學為何用,則失去了教學意義。但目前大部分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理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知識。僅利用有限的課堂講授時間,難以讓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消化及歸納總結,難以將學到的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導致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較差,不能在實際工程中靈活運用。

二、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必要性

科研與教學是密不可分的,而且都是為高校培養人才服務的。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陣地,更要激勵、引導教師教書育人,注重知識的轉移及擴散,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颁摻Y構設計原理”課程要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滿足鋼結構行業的實際需要,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近幾年來,鋼結構單位對于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教學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將教師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是最好的解決途徑。

三、橋梁工程專業鋼結構課程教學策略

(一)不同方向鋼結構內容整合

結合鋼結構的先修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相關課程結構設計原理及后續課程橋梁工程的內容章節,本課程在基本理論部分仍采用按構件受力類型進行講解,考慮到橋梁工程結構的荷載形式及使用環境,在材料性能部分對比橋梁工程及建筑工程對鋼材的性能要求,加強疲勞破壞和驗算的相關內容,在基本理論內容講解部分,緊密結合《鋼結構設計標準》《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鐵路橋梁鋼結構設計規范》、三個規范,對比不同受力構件在不同規范中的規定。比如,在講解主平面內受彎的實腹式受彎構件強度驗算時,同時展示三個規范中的相關內容。

(二)有限單元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對于初級有限元軟件的用戶而言,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包括:單元、節點、邊界條件、材料屬性。其中,邊界條件和材料屬性,在專業基礎課中已有講授,因此只需要學生了解單元和節點的概念。通俗地講,有限元分析的過程就是利用節點位移求取單元內部應變,結合材料屬性,形成剛度矩陣,計算節點反力,最終求解平衡方。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舉彈簧為例講解上述求解過程。而插值函數的選取、內部變形場的計算、應變能數值積分等概念和方法,可以簡略,并不影響學生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借助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相關概念和理論公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高等理論知識的興趣。本文討論了相關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的側重點,并給出了教材中部分重點難點問題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可供教師參考。作者認為,向本科生介紹高等理論時,要做到概念清晰準確,定性重于定量,以啟發為主,鼓勵實踐應用,使得學生在不超過能力范圍的前提下,能夠了解正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為后續升學深造或參加工作打下一定基礎,給社會培養適應現代信息化生產技術的人才。

(三)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中

一般情況下,理工科課程與機器、方程式為伴,偏向呆板、冰冷、機械,課程缺乏家國情懷、人文精神、仁愛之心等思政元素。問卷調查也表明,只有27.27%的理工生能正確回答《辛丑條約》的簽訂時間,遠低于文科生。在鋼結構工程施工課堂上,我們將思政元素有效穿插在整個課堂的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在繪圖、標注上注重細節,一絲不茍,做到精益求精;在講解“梁柱連接節點”時,結合國內外企業對節點處理方式的不同,引導學生樹立誠實守信、嚴謹負責的職業道德觀,例如鋼結構連接這部分教學內容,通過聯想法,聯想榫卯連接,思政案例中可融入中國匠人智慧,并通過對比螺栓連接、焊縫連接等其他連接形式,既掌握了知識目標,又通過自然而然的巧妙融入,讓學生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巧手慧心,樹立五千年文明史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又如著名的鋼結構工程工匠名師專家的生平事跡、精神品質完全可以拿來作為引領學生樹立正確工科倫理價值的榜樣,老師在這方面就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很好的引領和指導。

(四)理論與實踐想結合

通過在課堂引入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課本上的知識模塊,活學活用,培養其創新思維和主動探索的能力,具體分為以下幾方面:其一,通過課本設計基本原理、基本知識與研究前沿的結合,掌握土木工程專業所需要的鋼結構專業知識,能夠清楚認識建立復雜連接節點計算模型(包括數學和力學模型)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定,并理解其局限性。其二,通過課本設計基本原理的學習,通過研究方法的拓展,將基本原理知識拓展到科學研究前沿,建立與各個知識模塊對應的科研成果庫。從而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建立,養成針對實際問題進行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將來工作奠定基礎。其三,通過系列科學研究成果的學習,達到對基本設計原理知識的升華,去蕪存精,降低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達到對知識的理解而非靠識記去應付考試。其四,通過系列科學研究成果的學習,使學生徹底掌握鋼結構連接(包括螺栓連接、焊接)、鋼構件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知識模塊,掌握“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的精髓。

結束語

根據目前鋼結構教材現狀及橋梁工程專業鋼結構發展趨勢,目前鋼結構教學內容顯然對橋梁工程專業針對性不強,因此,應對橋梁工程專業鋼結構內容予以完善,具體如下:(1)對于橋梁工程專業鋼結構教學內容予以補充,增加橋梁鋼結構標準(規范)、鋼結構橋梁構造和工程算例等內容。(2)確定課堂教學中鋼結構理論(包括構造)與實踐的關系,合理確定各部分教學方式。(3)考慮不同層次學生需求,適當考慮部分學生對高階內容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林聰波,黃智彬,陳超念,鄭翔,黃盛鏹,陳曦,張錚.鋼結構課程中教學案例的應用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05):255-256.

[2]董芳菲.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鋼結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四川水泥,2020(01):150.

[3]熊瑞生.“一體化”理念在鋼結構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32(04):85-89+94.

[4]張振浩,滕豐蔚.水工鋼結構課程教學總結及改革探索[J].科技視界,2019(36):211-212.

[5]孫元習,嚴利娥.土木工程專業鋼結構課程教學改革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34):78-79.

猜你喜歡
鋼結構課程教學探討
石家莊:農村自建鋼結構住房可享補貼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芻議小學足球教學的訓練教學方法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稅收籌劃的效應問題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國家兩部門召開鋼結構建筑推廣應用32作座談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