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互動中的印象管理策略

2022-06-09 02:04楊漢靖
海風 2022年5期
關鍵詞:外貌管理策略個體

本文使用深度訪談法,從大學生自我的印象動機和印象建構角度,對大學生校園互動中的印象管理策略及其成因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大學生的印象管理策略與自我監控具有相關關系,個體外貌影響他人在互動中的態度傾向,印象管理策略中的印象建構與原生家庭關系密切,在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相互作用下,大學生實際行動會偏向現實自我。

一、印象管理問題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一)問題的提出

社會關系網絡中的個體為了辨別自我存在的意義,需要通過辨別所處的世界現象來定義世界的意義。個體既會對自己所處環境的非社會性信息進行知覺,又會對所處環境的社會性信息進行知覺。由此,社會互動過程中的人們,既會對他人形成印象,又會管理自己留給他人的印象,以便更好地與他人互動,最后適應社會。

大學階段是青年人由初級互動環境為主向次級互動環境過渡的一個重要時期,大學生從過往經歷中領悟印象管理的策略因人而異。為了避免過渡期產生的焦慮,大學校園的社會互動應該講究一定的策略,并依據環境的變動而作出調整。

(二)研究目的

印象管理對于個人的社會互動以及人際交往至關重要。恰當的印象管理不是虛偽的表現,而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個人修養的量尺[1]。本研究對武漢市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印象管理策略的基本方式,及其背后的原因進行了解。通過研究者與被訪者多番觀察和互動,探討大學生實施不同的印象管理策略的內在動機、外在影響;探討自我監控對個體印象管理策略的影響;探討大學生的自尊與印象動機之間的關系;探討印象管理策略的印象建構水平與原生家庭有何聯系。

二、大學校園互動中的印象管理及問題

大學校園里人際關系的社會互動,對大學生的影響十分深刻。大學生的校園互動是指,大學生們在校園范圍內,透過內在認知和外在行動等方面的措施,為達成保護或拓寬個體的社會資源的目的,從而進行的一系列與他人持續性共同交流的過程。

(一)校園互動的原則與自我表現的區別

1.校園互動的原則

大學生校園互動主要遵循兩個原則:第一,校園互動遵循親密取向原則,人際互動往來主要目的在于獲取情感親密度,而非經濟性目的。大學生由于社會化經歷的原因,普遍存在心理情感稍欠成熟的現象,這種現象反而促使其交友時功利心小,校園互動時渴望取得社會性贊賞。第二,校園互動遵循非強制性原則,互動的締結主要來自于共同興趣和社會贊許性信息,而不是工作專業。校園互動從觀察到互動、判斷是否采取互動措施、逐漸深層卷入、選擇持續互動或是終止互動行為,這一系列活動全憑自愿。

2.自我表現的區別

被訪者在與不同人群互動時,他們的自我表現有著高度的區別。比如,每當被訪者同父母通話時,他們的說話語氣屬于關切或是不耐煩;被訪者與學院老師通話時,他們的語言神態屬于恭敬謙虛;再到被訪者與同齡人群體通話時,他們的語態則表現得很輕松自在。在同親密的初級群體接觸時,出于印象動機不高的原因,大學生們通常無須開展多余的印象建構來提高好感度[2]。但是在渴望被認同以及其他的成就動機驅動下,大學生們面對親密度不高的次級群體時,時常在著裝、舉止、言談等有形的信息和語言充分地表現自我。

(二)校園互動中印象管理面臨的問題

大學生的自我監控會影響其印象管理。大學生在所處校園環境以及互動時間里,會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內在心理進行個人推理,便于保證自己對發生的事物進行合理歸因。然而,校園互動中出現的多種因素會導致印象管理不夠理想。

校園互動中,大學生尤其注重外貌印象管理。外表的印象管理能夠增強自信,對互動對象表示尊敬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我價值。然而美貌者的美貌程度與他人親近的方面也有限制范圍,即美貌超過一定的程度以后,反而會給人一種生人勿進的疏遠感。

原生家庭不能決定大學生在互動中的印象管理策略,但對其策略的形塑、技巧的高低有重要影響。個體通常遵循表里一致的互動方式,真誠地自我表現。但是彼之蜜桃,我之砒霜。單方面積極的行為表現或許給人的體驗不佳,甚至出現相看兩相厭的情景。實施印象管理策略后,雙方發現效果不佳,卻又難以改變自己迎合他人[3]。

三、校園互動中印象管理策略的實際應用

在社會交往過程中,能否成功地取得交往場景中他人的好感度并留下良好的社會印象,取決于個體如何在各種場景之內扮演好恰當的角色。出現人際關系裂痕前后,個體又如何恰當地使用印象管理的手法來避免或是緩解。

(一)從典型訪談對象中分析印象管理策略

1.外貌特性影響的典型對象

研究者邀約W同學進行關于其自身印象管理策略的訪談,了解到以下信息。W同學:湖北大學大四女學生,外貌出眾,教育學類的教育技術學,有教育心理學基礎。

W同學表示,印象管理策略屬于合理的交往行為。在生活中,她使用印象管理策略通常是自然而然做出的,并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何背后目的。若是深究背后原因,她認為自己是為了得到他人的喜歡,更好地進行社會互動。

當問到“你認為自己的外貌,在校園互動中,有什么優勢呢?”這個問題時,W同學很肯定地指出外貌對校園互動起到很多的影響?!霸诟傔x班干部時,同學們互相之間都不甚了解,不少人認為自己外貌看起來不錯,就選了自己。還有就是這兩天拍畢業照時,很多男生樂于跟自己一起拍照。值得一說的是,在一次文藝協會招人時,報名人數不少。上臺評選,協會的評委在很大程度上因為顏值最終選定了我”。

在找對象方面,W同學表示在較長時間段里她處于“單身”狀態,原因之一就是她的美貌。她雖然沒有男朋友,但周圍人群主觀認為這個美貌者理論上有。研究者分析,被訪者在學校內的潛在愛慕者,有可能會對其外貌條件望而卻步。因為其潛在愛慕者或許會擔心告白失敗后降低自我價值和損失自尊[4]。

2.原生家庭影響的典型對象

研究者訪談L同學了解到以下信息:大三女學生,就讀于湖北經濟學院,擅長鋼琴和繪畫。L同學在原生家庭對其印象管理的影響吐露較多。

L同學在原生家庭對其印象管理策略的影響方面吐露較多,有以下看法:首先是家庭氛圍,原生家庭的氛圍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從而影響到交際方式,然后是后期的情感教育和知識灌輸。我父母是比較開朗的人,再加上營造的氛圍是有事說事、有話直說,這使我是個過于直率的人。

另外,家庭的經濟情況也會影響印象管理?!拔壹医洕鷹l件差時,父母要求我節儉節約,不能過多的花錢,買有用的物品;經濟條件好以后,父母告訴我想要買什么就買什么,要對自己好,別亂花錢就行”。家庭經濟狀況還能聯系到一個社會階層所接觸的人脈。L同學家社會經濟條件差時,家里讓她接觸的外人多是廠里的長輩,和他們接觸只需要注重禮貌就行。等到家里經濟條件變更好以后,所接觸到的又是另一個階層的人[5]。這時候我接觸外人時,所扮演的就不只是懂事的女兒,他們會更看重你這個人的能力。所以這時面對這些人要展示的不僅是微笑,還有其他的能力展示,如我父母讓我學習的鋼琴和舞蹈,以及得到過的一些榮譽證書。

該同學認為,印象管理策略給自己的幫助在于第一印象讓很多人認為我很好相處。因為家里父母教導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要懂禮貌”。例如,很多人和我處就是因為我經常笑,看起來會給人留下和善的印象[6]。但是太懂禮貌反而會產生距離感。我與他人相處會出現一些淺嘗輒止和不會深入交往的現象。

3.自我監控特性的典型對象

研究過程發現,J同學似乎??吹健八{光超清的鏡中我”。他不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還能敏銳感知到那些態度。J同學,男性,武漢理工大學的大四學生,機械專業。

J同學認為,在大學校園進行人際互動需要注意尺度,控制自己的言語和行為,以免觸犯他人。被訪者說道:“跟別人相處就是一個自律的過程,有時候沉默真的是金,事實勝于雄辯。有一句話我覺得特別好‘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每當團隊活動受挫時,J同學習慣先思己過并向他人主動擔責,目的是維持他人眼中自己印象的一致。他表示,至少十人會對他伸出援手,師長同學都有。例如,父親生病他要趕回家時,很多師長同學都表示可以提供幫助。

調查過程中,幸運低找到S同學分享關于戀愛的小故事。S同學,女性,武漢科技大學的大四學生。她認為在校園互動中,印象管理策略對自己最大的幫助是讓自己得到別人的喜歡?!跋胍玫剿说南矚g,需要自己首先做出改變,跟他人見面的時候,都要把自己裝扮得美美的,而且妝一定要化得很好看?!?。內在形象很難改變,S同學選擇管控自身外在形象,使個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迎合特定個人或群體偏好,使自己更受歡迎[7]。

(二)研究發現

本研究主要從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場合,面對不同對象而實施的印象管理策略著手觀察,再綜合對被訪者關于自身印象管理策略的認知分析[8]。

訪談發現,研究對象的外貌水平影響他人在互動中的態度傾向。研究者在選取訪談對象時,傾向于優先選取外貌出眾者。另外,從本次訪談來看,研究者搭訕外貌出眾者進行訪談的成功率,總體上高于外貌一般者。W同學出眾的外貌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個體的自信,使個體能夠在互動領域里擁有更強的主動性,從而較容易獲得成功。

研究發現,印象管理策略的印象動機與原生家庭無相關關系,但是印象管理策略的印象建構水平與原生家庭有一定關系,原生家庭對印象建構能力有一定傳承作用[9]。無論何種家庭背景,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行為表演,通過規則性或符號性的印象管理達成保護自我價值,留給他人恰當印象的傾向。

但是不同環境下成長的大學生,在印象管理過程中采取的手法、印象管理的最終效果都存在顯著的差異。T同學利用出色的表演藝術有效地呈現、修飾甚至適當放大他身上被社會所贊許的形象特質,巧妙地暫時隱藏其身上為社會所厭惡的形象特質。在深度互動后發現,W同學、L同學與T同學的高水平印象建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來自其原生家庭。

通過研究發現,研究對象自我監控水平與印象管理策略水平成正相關[10]。高水平的自我監控可以提升個體印象管理策略的水平,低水平的自我監控則會抑制個體印象管理策略的發揮。自我監控有助于拓寬個人印象管理策略的靈活性。訪談發現,W同學時常在意自己的儀表,而且對外部的評價性信息有敏銳的觀察力,擁有較強的印象管理的建構能力,同周圍同學相處比較融洽[11]。從W同學的同寢室室友得知,該同學對外界信息的知覺很敏感。

五、結論

本研究采用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視角開展研究,參照武漢市部分大學的大學生,淺層分析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印象管理策略,得出下列4條結論:一是,個體外貌水平影響他人在互動中的態度傾向;二是,印象管理策略的印象建構水平與原生家庭有一定相關關系,原生家庭對印象建構能力有一定傳承作用;三是,研究對象自我監控水平與印象管理策略水平成相關關系,即高水平的自我監控可以提升個體印象管理策略的水平,低水平的自我監控則會抑制個體印象管理策略的發揮;四是,大學生在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交織的建構狀態中,實際行動上會偏向于現實自我[12]。

大學生實施不同類型的印象管理策略作用在不同的人群上,會受到特殊的場景、時間、內在印象動機、印象建構能力以及部分原生家庭的影響。個體提升自我印象管理策略的水平,主要可以從加強舞臺表演技巧和增加人生經歷提升印象建構能力。

參考文獻:

[1]章志光.社會心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43-144.

[2][美]歐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5-17,180-182.

[3]馬儷娜.大學生社交網站使用中的印象管理和自我和諧[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4]劉娟娟.大學生的印象管理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5.

[5]周昊.青年學生在不同情景下的印象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6]張治.大學生在社交網絡使用中的印象管理策略及其影響因素[D].鄭州:鄭州大學,2015.

[7]朱蓉.大學生印象管理策略量表的編制及應用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0.

[8]柯黎.基于印象管理理論分析大學生在SNS社交網站中的形象呈現:以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為例[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3.

[9]張艷平.跨文化接觸中的印象管理與溝通有效性[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10]李松媛.大學生自我監控水平對印象管理相關影響的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2.

[11]白雯予.大學生社交網絡的自我呈現研究:以新浪微博為例[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6.

[12]程亞華.社會知覺中特質與情境交互作用的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楊漢靖(1995.10-),男,貴州貴陽,碩士,研究方向:人際社會學。

猜你喜歡
外貌管理策略個體
行為免疫系統對個體就醫行為傾向的影響*
高速公路合同計量變更管理策略
淺論肝膽胰外科護理的風險因素與管理策略
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策略
食品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策略
奇特的蛇鷲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寫好人物外貌
外貌與內在
How Cats See the Worl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