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新課改下九年級歷史復習的有效教學

2022-06-09 03:41楊明軍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中國意見探討

楊明軍

摘要:伴隨著中國發展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深,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在教育體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高職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的第一平臺,也緊隨著時代發展的腳步,在對學生進行技術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深化探索腳步,探索出了一種適合現代人才培養機制的教育新模式,將中國傳統文化和英語教育相結合。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僅在教學模式上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更是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另辟蹊徑。本文從中國傳統文化對于教育的意義入手,初步對傳統文化與英語教育相融合的教學方式在高職教育中的使用現狀進行探討,并給出自己對此教育模式的幾點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英語教學;探討;意見

引言:

高職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簡稱,高職的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培養適應于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技術型人才,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斷的發生著改變,為了適應新時代對于人才的需求,高職在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上也發生著相對的改變,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在對人才評價機制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立足之本,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如何將將中華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進行相對結合,在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兼顧英語教育,就需要我們的高職教育工作者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一、將中國傳統文化與高職英語教育相結合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歷史發展五年年來不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歷史產物,是中華民族立足世界的根本,也是中華民族民族自信的由來,英語是一門現代社會的國際通用語言,全世界范圍內都有涉獵,二者在教育過程中的融合,是文化具有互通性的有力佐證,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加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讓國外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讓學生通過英語讓世人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從而推動中國的國際化進程。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育結合在高職教育過程中的現狀

教學過程中缺乏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當今社會國際化的程度不斷加深,部分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英語教育的過程中,過于重視教授學生外國的文化知識,忽略了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忘卻了文化交流具有雙向性的特點。在對學生進行英語教育的過程中,單純提倡學生學習外國的先進文化,卻忘記教導學生利用英語這門語言,對外宣傳中國千百年來遺留下來的優秀文化,甚至于造成學生崇洋媚外現象的出現。

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一直流傳“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但是現有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片面的強調英語對于現實社會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傳統文化對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關鍵作用。高職作為一所培養現代社會高素質人才的職業院校,在教學的內容上仍然單純的以應對與考試有關內容,面對試卷時的答題技巧為主,忽略了對學生基礎認知上的培養。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化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國傳統文化也逐漸邁入世界文化的舞臺,如何更好的傳播中國千百年來的優秀文化,就需要在英語教育的過程中,融合中國傳統的文化元素進行教學,促使學生在未來社會工作生活的過程中,利用英語對外傳播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

三、中華傳統文化與高職英語相結合的具體策略

1.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

近些年來,雖然在高職教育過程中加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但是要清楚的認識到,部分教師在教育觀念上任然抱著傳統的教學態度,沒有意識到英語教學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揚方面的作用。高職教育作為培養未來社會全面發展人才的主力軍,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英語教育,讓學生利用英語向世界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世界領略中國千百年來傳承的精神與文化內涵,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要促使二者更好地融合,首先應當從英語教學的教材入手,在撰寫教材的時候將與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編寫到高職英語教材中去,在教師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擯棄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將中華文化因素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譬如:高職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時,將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與國外的圣誕節作對比,從節日的歷史由來方面、節日中的文化習俗方面、節日過程中的生活習慣等方面做對比,讓學生在了解中國文化傳統的同時,學會了英語知識也了解了外國的文化歷史,讀懂了中外文化的差異,豐富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為枯燥的單詞,語法學習增添了更多的樂趣。將英語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對于文化之間的互相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

2.深度挖掘課程內容,促進教育融合。

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一般是以基本的生活習慣,課文對話等作為教學重點,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國外的文化,高職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中外文化的各種不同來進行教學。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適合未來社會的高素質、全面性的人才。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注意學生知識儲備方面的學習,還要注意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入與文化研究相關的內容,創造一個良好的文化學習情境,利于學生進行下一階段知識的學習。

3.從學生對文化的興趣入手

中國千百年來遺留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許許多多值得學生學習和深入思考的內容。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加入中華傳統文化的教學,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古人的智慧和真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能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提高學生的自身素養,通過中外文化的對比,從而對中華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深入探究中華傳統文化并積極的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對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有涉獵,很多思想對于現代社會仍然有著深遠的影響。將這些融入到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深度探索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將中國戰國時代的各種思想與其他國家的文化相比對,用英語將中國思想家的各種思想進行翻譯,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查閱資料進行相關外國歷史的查詢,然后再進行對應的翻譯,這樣的過程就培養了學生對于未知事物的深度探索精神,也激發了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索。

結語:

高職英語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更適應未來社會國際化的發展步伐,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人才培養機制,將中華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進行有機的融合,讓學生在利用傳統文化樹立自己正確世界觀的同時,利用英語這一國際化的語言向世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增強學生雙向溝通的能力,使學生英語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將中華傳統文化推向國際舞臺。

參考文獻:

[1]尹周紅.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教育研究[J].英語教師,2018(16):23-26.

[2]葉春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融合與傳承分析[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6

[3]康國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高職語文教學的融合策略[J]. 課外語文,2019,7: 160 + 162.

猜你喜歡
中國意見探討
評“小創”,送好禮
評“小創”,送好禮
圖解《意見》明晰要求
芻議小學足球教學的訓練教學方法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稅收籌劃的效應問題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