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鄉土教育資源在農村幼兒園教育中的有效運用

2022-06-10 00:24曾燚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8期
關鍵詞:鄉土資源幼兒園教育

曾燚

摘要:活動課程強調學習者直接經驗的價值,充分滿足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在活動課程中,學習者成為真正的主體,兒童在與大自然、與學科知識的交互作用過程中,人格不斷獲得發展。本文從挖掘、利用鄉土資源,為幼兒創設探索、實踐、創造的自主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兒游戲學習活動等方面,闡述如何通過地方獨特的鄉土資源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鄉土資源;教育

一、鄉土課程資源的特點

(一)豐富性

鄉土課程資源所包含的范圍廣闊,不僅包括自然生態,同時也包括文化生態。幼兒學習鄉土課程資源,能夠擴展文化視野,獲得更多的知識。

(二)地域性

我國的教育覆蓋面廣,囊括多種不同的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特點,因此,鄉土課程資源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鄉土課程資源是當地文化的間接反映。

(三)待開發性

盡管我國的鄉土課程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鄉土課程資源都已經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為了更好地挖掘鄉土課程資源,提高教學的效果以及教學質量,需要不斷地對鄉土課程資源進行挖掘、選擇和加工。

二、農村幼兒園鄉土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重要性

(一)能夠促進教師動態課程觀的形成

鄉土課程資源在農村幼兒園教育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強調需要關注人們生產以及生活經驗,因此,在幼兒園教育的過程中,使用鄉土課程資源,能夠潛移默化地改變教師傳統的課程觀,有效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之外,利用鄉土課程資源開展農村幼兒園教學,能夠加強師生在活動時的交流和溝通,讓幼兒在活動的時候獲取更多的樂趣,并且積極地參加討論和探究活動,幫助幼兒在討論以及探究中獲得豐富的經驗。

(二)促進兒童學習方式不斷改革

現如今,一些幼兒園的教學多以書本知識為主,幼兒缺少足夠的機會進行實踐活動,幼兒園的教學內容與生活情況可能會不相符,讓幼兒很難理解。開發以及利用鄉土課程資源,能夠擴展幼兒學習的知識范圍,讓幼兒獲得的知識不僅局限于書本知識,同時,也能夠讓幼兒利用多種途徑獲取更多新信息,由原本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三、充分運用農村山林自然資源為“活教材”

“兒童的智慧源于操作”。所以,陳鶴琴先生強調“活教材”的作用,主張讓兒童在與自然社會的直接接觸中,根據親身的觀察體驗,獲取經驗和知識。農村特有的自然資源正是他所追求的讓自然、社會、兒童生活和教育內容形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的“活教材”。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萬物生長的規律,我們可以用一個完整的種植活動貫穿四季。孩子們動手播下種子,和老師一起澆水、拔草、松土、施肥,并時時關注它們的成長,在觀察的過程中,探索植物的生長奧秘,獲得體驗式的自然知識。

春天,萬物萌發,生機盎然;此時,帶領兒童去田野,去山林看農民們春耕,直接到大自然去感受春的姹紫嫣紅……最簡單有趣而安全的戶外活動如“親親繁花和小草”,讓幼兒在草地上赤腳踩一踩,倒在草坪上滾一滾,感受日光、空氣、微風和花草的撫摸;還可以在草地上盡情地玩耍,如捉昆蟲,翻跟斗等等。這時,教師也可以在孩子們高興的時候,即興講一些與當時情境有聯系的相關知識,以及有啟發寓意的故事,易于孩子們接受。

夏天,草木繁茂,陽光熱烈。孩子們的小身體這時也最輕便,活動最自由舒展,水、沙還有泥巴于是成為他們的最愛;打水仗、堆沙子、砌城堡……孩子們樂此不疲,在共同的游戲和歡樂中,他們學會了團結,學會了互助。

秋天,田野里金黃燦爛;收獲的季節,正好組織孩子們加入到秋收的行列,割稻谷、挖紅薯、摘果子,都可以讓他們親身體驗、感受勞動的辛苦和快樂,從而懂得珍惜和尊重。

冬天,白雪紛飛,滿目蕭索,田野里空空蕩蕩,動物們也不見蹤影;小動物都躲哪里去了?樹根旁,山洞里,去找找小動物的身影……松鼠和野兔都有自己的窩,它們用草、松枝把自己的小天地墊得暖暖的,里面儲滿了松塔、榛子、橡子等等的食物……刺猬在冬天的時候,躲在巢穴里,縮成一團,遠看好象一個大絨球;它不吃也不喝,一直昏睡,直到來年開春才會醒來……

四、充分運用“活教材”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黔西市山水神秀,得天獨厚,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都為幼兒認識自然提供了鮮活的學習資料。

“生活中教,游戲中學”能夠使兒童獲益匪淺。如果條件許可,教師們可以帶領幼兒參觀植物園,給孩子們介紹各種植物的名稱、生長特點等;也可以帶領幼兒參觀農民耕作的地方,認識各種各樣的農具,嘗試學習種玉米等,通過這種現場直觀的學習,孩子們能夠切身感受大自然的博大和無私,萌發開發大自然資源的雄心壯志。

五、結語

環境是兒童成長的搖籃,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和鄉土材料為農村兒童提供了寶貴的教育資源。我們只有從自然界這個鮮活的教材中,去尋覓去發現去挖掘去探討去分析研究,才能夠培養出未來的各類創造性人才;唯如此,我們才是追求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科學教育目標,那就是:“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外界與自身的關系;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庇變航處熤挥性诔浞滞诰蜞l土資源,在了解兒童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才能確保每個兒童都能獲得成功體驗,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鳳鳴.農村幼兒園鄉土特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227-228.

[2]鄧艷春.農村幼兒園開發利用鄉土課程資源的困境與出路[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538-539.

猜你喜歡
鄉土資源幼兒園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愛“上”幼兒園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利用鄉土資源提升幼兒園區域游戲質量
關于鄉土資源在小學語文中高段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