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段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2022-06-11 17:16金雨帆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6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金雨帆

摘要:情境是語言教學的肥沃土壤。小學生以形象具體的思維為主,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思維特征與認知水平,避免“植入式”“強盜式”的語言教學模式,盡可能地將語言浸潤在具體的、生動的、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在豐富、多元、多層次的語言情境中,充分煥發英語教學的生命力。本文就如何深化英語情境教學,開展有感染力、有共情力的英語課堂,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教學策略

情境教育家布魯姆提出,“成功的外語教學課堂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痹谟⒄Z教學中,我們要明確語言的工具性特征,指向學生的語言表達,讓英語學習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真正發生。我們都知道,小學生以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更要善于利用情境,減少英語教學內容的抽象感,把教材中的平面字母,轉化為鮮活的、生動的、具體的、學生們可視、可觸碰的語言情境,讓語言教學“形象化”。

一、情境教學法概述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居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教師不能僅僅給學生籠統地灌輸知識,而應該注重啟發學生思考、琢磨,活躍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某種既定的教學目標,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創設出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以此達到引起學生情感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最終達到在情境中獲取知識并培養能力,這種教學方法便是情景教學法,它與前文提及的孔子的教學理念有共通之處。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級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具有明顯的情緒性和隨意性,其感知活動主要受興趣的支配。然而,當前一些英語課堂教學內容相對單一,教師講解的內容依然以課本中的單詞、對話等為主。為了學生在考試中能得高分,大多數教師選擇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整堂課基本處于老師講、學生聽的狀態,學生參與度較低,課堂氛圍沉悶,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為改變以上教學現狀,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顯得尤為必要。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中低段英語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情境創設趣味性強但偏離教學重難點

當前的小學低段英語教學中,教師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努力創設趣味性強的教學情境,雖然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沒有真正考慮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活動是否與授課內容及教學目標相符,出現設計大多流于形式的現象。此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過于注重調動學習興趣,從而忽視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學生之間存在認知差異、性格差異,如果創設教學情境時,一味地將學生往單一教學目標培養,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兩極分化的現象。

(二)創設情境類型過于單一

由于多媒體設備存在可視化、及時性等優點,教師在創設情境過程中以運用多媒體為首選。但是,教師在設計教學時過分依賴多媒體,會造成個別課堂出現整堂課運用 PPT等多媒體的現象,使得學生對多媒體產生倦怠感。同時,學習內容依然僅停留在文本層面,學生未能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也失去了在真實場景中練習英語的平臺和機會,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也很難落實。

(三)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語缺乏針對性

小學階段,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十分必要和關鍵,尤其是小學中低段學生,更需要得到教師的激勵和贊賞。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語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在情境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情境本身,對學生的評價語過于籠統,不具有針對性,學生不能及時得到指導或糾錯。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展。

三、小學低段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直觀教具創設教學情境

小學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差,而英語學習又具有抽象性,因此教師需要利用多樣化的手段將抽象的學習內容生動、形象、直觀地呈現在課堂上,便于學生理解和吸收。情境教學法中,直觀教具的利用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新起點小學英語一年級上冊 Unit3“Animals”的動物單詞時可以鼓勵學生帶來動物的毛絨玩具,創設參觀動物園的情境,直觀、形象地導入并呈現本單元的重點詞匯,還可以創設關卡,在學習新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和創新力。

(二)設計游戲創設教學情境

游戲讓兒童體驗娛樂的同時,也促進兒童認知和情感的發展,讓學生樂于學習。在小學低段英語課堂中,設計恰當的游戲是提升學習興趣的有效辦法。小學英語教學應該將重點放在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上,培養一定的語感,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防止和糾正以教授語音和語法等語言知識為主的做法,重視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和興趣。因此,可以通過游戲創設一定的情境。例如,學習“Face”等表示身體部位的單詞時,可以設計蒙眼給“小豬佩奇”貼身體部位的游戲,進行單詞和句型的呈現及操練。課堂中,游戲的設置不僅能夠提升課堂的趣味性,還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對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

(三)運用講故事創設情境

小學低段學生普遍對故事感興趣,如果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能把教學內容變成有趣的小故事,便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在語音教學中,如果僅僅教授發音規則,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教師將“Let's Spell”中 A 部分包含發音規則的詞匯串編成小故事來講解。語音的學習不僅有了情境的支撐,理解和記憶也變得十分容易。故事串編完成后,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喜歡的人物,戴上可愛的頭飾,對故事進行表演,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四)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

英語教材中,部分內容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這就要求教師借助多媒體中的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相對真實的情境中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學內容。例如,在學習“Christmas”相關內容時,學生可能并不能完全了解圣誕節的相關文化和習俗。教師可以播放Jingle Bells 這首歌,出示圣誕節的圖片,展示相關動畫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中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五)通過想象創設情境

不是所有的英語教學內容都可以找到恰當的實物或者游戲來創設教學情境,這就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小學中低年段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限,他們可能很難理解教師語言所傳達的意思,這時候就需要運用情境來引導學生思考,即運用問題情境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描述、表情、肢體語言等的綜合運用,讓學生領悟課堂的重難點知識。例如學習“Emotions”等與情緒相關的單詞時,教師可以通過準確的語言描述和肢體語言帶領學生進入一個豐富的情緒世界,引發學生想象,在學習單詞的同時,培養和提升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用心設計每個教學情境。設置的情境要能接地氣,有生活氣息;要能服務于教學,能推進教學的生成,能服務于教學話題,或促進學生的語言實踐,具有明確的教學價值;要具備一定的操作性與探究性,能在情境下,生發出有意義的語言活動,促進學生的語言訓練與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蔡雅婷.教育主題引領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以Unit 2 My family B.Let’s learn 教學為例[J].新教育,2021(1):30-31.

[2]蔣岳慶.例談教學目標陳述中的“四缺”問題[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9(2):26-27.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