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特色作業創新設計

2022-06-11 02:44李福勇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6期
關鍵詞:創新設計雙減政策

李福勇

摘要:隨著經濟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雙減”政策已經提出,這就決定了小學數學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而且要盡可能減少學生的作業壓力,使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課后作業。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充分的理解與認識,只有這樣才能精心設計數學作業,讓傳統的數學作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教師也要認識到數學作業不僅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途徑,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方案之一。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特色作業;創新設計

引言

“雙減”政策的實施對學生課后作業的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比傳統的數學作業,新形勢下的課后作業需改變機械性訓練方式,在種類和內容上要更為豐富,要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要改變固有的作業設計思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教學的具體需求,突出創新型作業的教育優勢,讓學生能在這類作業的引導下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1“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的作用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利用數學作業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技能。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較弱,他們很容易遺忘學過的知識,而教師就應當通過合理的作業設計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并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深的理解與體會,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獲得持續性發展。此外,“雙減”政策要求小學數學教師為學生布置少而精的課后作業,而這就需要教師對作業的形式和內容深入探索。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數學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并將學生的興趣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實現學生的多元化發展。由此可見,“雙減”背景下的作業布置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給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座友誼的小橋。除此之外,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大多數小學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個性化且具有層次的作業,根據班級內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實際學習情況,判斷出所教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設計出和學生特點相符合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完成作業獲得自我提升。

2“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特色作業創新設計

2.1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作業

要設計小學生喜歡的作業,需要從他們的心理特點出發,結合他們的喜好,激發起他們做作業的主動性,這樣才能夠轉變他們對作業的態度。為此,教師的作業設計,應該遵循這樣幾條原則。第一,開放性的原則。數學學科最終拼的還是個人的思維,開放性的數學作業能夠促使學生放開自己的思維,雖然一開始可能有些難度,但隨著不斷地練習,學生就能夠逐漸適應,并從中獲益匪淺。第二,探究性原則。通過探究得來的知識,才能深深印刻在自己的腦海里,真正成為自己的東西。通過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作業任務,也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成就感,并提振學生的學習信心。比如,在“認識圖形”這部分作業設計時,教師應該讓學生深入生活,去觀察生活中的各種圖形,在此過程之中,既能夠加深學生對各種圖形概念的認識,也能夠使學生用數學的視角去審視現實生活,看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具體地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2.2“情境式”作業

“情境式”作業就是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賦予一定的生活情景,將枯燥單調的數學知識融于學生喜歡的生活情景中,來鞏固數學知識的作業形式。例如,在復習完“計量單位”的知識后,布置以“我的早晨”為情境的填空題:今天早上7()起床后,趕緊洗手洗臉,然后吃了大約200()的早飯,就背起2()重的書包,飛快地向600()以外的學校跑去。路上正好遇見體重只有30()的“小燕子”翠翠,和身高150()的“帥哥”明明,我們有說有笑一起到了學校??吹綄W校的保安手拿大約50()長的警棍站在門口很威風,再看校園正中大約15()高的旗桿上飄揚著五星紅旗。我三步并作兩步走到座位上,馬上拿出長22()、寬6()、厚2()的文具盒,擺好課本和練習本準備上課。這時看看墻上的表還差15()就到8()的第一節課了。這樣,將抽象的“計量單位”設計成富有情境的作業,不僅激發了學生寫作業的興趣,而且讓學生體驗到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動力。

2.3積分式作業,滿足學生的實際學情

由于小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如果采用平均化的作業,很難照顧好每一名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樣難度的作業題目,一些數學能力比較優秀的學生可以輕易解決,而另一些數學成績較難的學生就會感到如臨大敵。針對學生的實際學情,教師應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為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布置合理的作業內容。首先,教師要保證作業題型足夠豐富,能為學生帶來多樣性的選擇。以往的小學數學作業,全體學生都會做一樣的題目,沒能做到因材施教,基于學生個體情況布置相應梯度的作業。而在拓展題庫之后,每一名學生都要根據自己的能級自主選擇作業題。其次,教師可以通過積分式作業的方式,為不同難度的作業規劃好分值,給予學生靈活選擇權利。

2.4實踐動手類作業

動手實踐有利于將數學知識由書本走向生活,由抽象走向具體。在設計數學作業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和教學內容布置相應的實踐動手類作業,讓學生在動手實操中探究數學的奧妙。例如,學習完“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后,布置學生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用現金幫父母付錢,并計算找回多少錢。書本上的小數加減法題都是教材編寫者設計的情境,而學生需要在真實的生活中體會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實踐中盤活知識。

結語

總之,課后作業是小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學會如何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主要途徑?!半p減”政策下,教師應當讓自己的教學思想做到與時俱進,不要將重要的作業環節平白耗費在題海練習這類機械性的訓練上。而是要針對學生不服輸的性格、喜歡趣味事物的特點,讓作業能通過生活元素、合作互動、自由選擇、挑戰競爭等方式布置給學生。由此,可以給學生帶來煥然一新的學習體驗,讓學生不再視作業為枯燥乏味的事物,而是作為鍛煉核心素養、優化學習品質、提高學業水平的好幫手。

參考文獻:

[1]楊曉玲.小學數學創新型作業設計的實踐研究[J].天津教育,2021(18):12-13.

[2]李文慧.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型作業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上),2016(8):183.

[3]夏菊蘭.小學數學創新型作業的設計探研[J].新課程導學,2014(17):66.

猜你喜歡
創新設計雙減政策
將政策的優勢落到實處——“雙減”政策下師生關系的現實重構
“三提高”“兩保障”: “雙減”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股指沖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家用水汽治療儀的設計與實現
園林道路設計創新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