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為中心”小學數學教學的新樣態

2022-06-12 21:25普文萍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9期
關鍵詞:以學為中心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普文萍

摘要:新課標明確指出要教師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即教師要從學生出發,要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目前不少小學生的存在著偏科的問題,各項能力發展不均衡,也限制了學生整體成績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強化數學教學,就需要針對當前的教學現狀實施個性化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以學為中心;教學策略

引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合以學為中心的基本要求,從多方面出發來不斷嘗試運用趣味性、新穎性的教學手段和資源等,從而優化數學教學,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數學這門學科中打好基礎。因此,本文將針對“以學為中心”小學數學教學開展進行研究探討,現內容如下。

一、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單一

根據我國多年的教學課堂模式中可以看出,教師們的教學方式并沒有發生很大的改變,一般情況都是教師在課臺上一遍遍的對同學們進行知識講解,把課本上的知識強行灌輸進學生的大腦中,沒有對同學們進行知識的引導。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就有很多例子,我們很容易可以發現,平常在課堂上一向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跟著老師的教學進程和學習思路很容易理解,一旦等到教師講完課程知識以后輪到自己解題時,就會出現許多課堂上沒有出現過的問題,學生在解題時思路紊亂,在沒有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能自己理清解題方法[1]。

(二)部分教師過度在意學生的分數

部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只為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一心努力打造高分數的數學班,一味的將乏味枯燥的知識強加塞給學生,根本不考慮學生是否有興趣學習或者能否接受。而有些學生想象力豐富,對數學本身這門科目也有足夠的興趣,在自身研究數學問題遇到了困難,選擇問老師,而部分老師則回答:"你提問的這個問題考試根本不考,沒有意義。"從而否定了學生努力思考本身的意義,打壓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為加強學生們的做題計算能力時,開展大規模的做題活動,進行題海戰術,使學生的課業壓力十分沉重。

二、“以學為中心”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策略

(一)立足學生的認知規律,強化學生的認知

小學生年齡較小,認知思維發育并不完善,在日常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更多的依靠腦海中固有的意識形態去感性認知相應的數學知識和理念。舉一個很簡單的數學例子:一天,媽媽去超市給小明買了一盒巧克力,一共50顆。來到學校之后,他將巧克力分別分給了不同的同學,分出去18顆,隨后自己又吃了4顆,這時小明心里就會想:我還剩下28顆,我必須省著吃。其實,小明這種行為意識的由來,本質源于"50-18-4=28"。但是,在沒有學過這些混合運算時,學生并不會在他的腦海中得出這類算式。所以,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可以通過改變傳統"說教式"教學策略,以更生動、形象,更符合學生內在認知規律的方式去進行相應知識點的教授,從而達到解放學生思維,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將一些小棍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先用小棍分別擺出3、5、8、10等數,隨后,再讓學生擺出20這個數,大部分學生只會按照固有思維模式,一根一根的擺出火柴,結果在課桌擺了一大堆火柴,相當混亂。這時,教師將自己擺的火柴呈現出來,兩捆火柴,每捆十根,學生們恍然大悟。通過實物演練的方式,讓學生生動感知一捆火柴即是10根火柴的意義,形象而具體的強化了學生的理解,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融入游戲化形式,滿足學生興趣需求

從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的特點來看,他們自身受興趣的影響比較深。因此,在以學為中心的理念要求下,教師首先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注重激發數學學習中學生的熱情。并且,教師需要認識到小學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產生枯燥感從而對于數學產生抵觸心理,就需要教師充分帶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斷實現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要求。從興趣激發的角度出發,教師可以針對低年級小學生多融入一些游戲的形式。

例如,在教學"3的乘法口訣"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為了促使學生可以掌握知識,并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數3"的游戲,類似于"數7"的游戲,只不過對其進行一定的變動,即學生要遇到3的倍數跳過。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有效掌握知識,還可以充分參與課堂上,感受到興趣的滿足。同樣,在教學"4的乘法口訣"、"5的乘法口訣"這幾節課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這樣的游戲,或者將"數3"、"數4"、"數5"的游戲相結合,從而促使學生靈活掌握知識。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游戲化教學的形式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興趣特點,但是他們的自控力比較差,很可能在游戲的過程中脫離教師的掌控,為此在教師在開展游戲化教學的時候需要充分把控課堂。

(三)注重素養塑造,奠定全面基礎

對小學生而言,數學學習素養主要包括學習心態、學習技巧、知識基礎,邏輯思維以及心態技巧等培養。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分析教材、講解知識的方式落實,而知識基礎與邏輯思維的塑造則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拓展引導。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現階段的知識理解水平,將多種數學知識進行融合,讓小學生在探尋某一知識點時,可以同步鞏固其他的數學內容,并在此一環節中,塑造小學生全面的基礎與完善的思維[2]。

例如,在教學"多位數乘一位數"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聯動圖形相關的知識進行教導,教師可以先講解二者相乘的具體流程,使小學生掌握演算的方式。隨后,教師可以結合圖形內容進行問題設置,如:"100個三角形一共有多少條邊?"、"150個正方形一共有多少個內角?"等。教師將不同的數學知識進行整合,再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引導,既有助于強化小學生對現階段計算技巧的掌握,還有助于鞏固小學生對于以往圖形知識的理解,進而在更具綜合性的題目解答中,加速小學生綜合數學學習素養的塑造。

三、結語

綜上所述,"以學為中心"的核心在于引發小學生知識學習的主動性,要讓小學生切實參與到教學的環節當中,從而提升小學生對學習樂趣的感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水平,促進其課業成績上升的同時,落實新課改"以學為中心"的教育要求。

參考文獻:

[1]張茂和.以學習為中心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探討[J].才智,2021,5(14):95-95.

[2]栗富霞.以學習為中心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研究[J].中外交流,2022,21(8):22-23.

猜你喜歡
以學為中心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談“以學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模式構建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以學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