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營養與施肥》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2022-06-14 01:20戰秀梅韓曉日李娜安寧任彬彬孫振濤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22年1期
關鍵詞:課程教學教學改革

戰秀梅 韓曉日 李娜 安寧 任彬彬 孫振濤

摘要:《植物營養與施肥》課程是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本科生的專業骨干課程之一。從課程內容設置、學生和教師等角度分析在《植物營養與施肥》課程教學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教學改革建議,旨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改善教學效果,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水平農林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植物營養與施肥;教學改革;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1161(2022)01-0079-03

收稿日期:2021-12-02

基金項目:沈陽農業大學2021年線下一流本科課程建設(KC2021339)

作者簡介:戰秀梅(1974—),女,博士,副教授,從事植物營養與施肥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植物營養與施肥》是沈陽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專業骨干課程之一,具有內容豐富、知識點多、教學理論與生產實踐性極強等特點,主要內容包括:施肥基本原理,施肥基本原則與依據,施肥量確定方法,施肥方法與施肥技術,農化服務知識,主要農作物營養特點與施肥技術等。實習部分包括田間施肥試驗方案設計及實施、作物生育性狀調查及測產、試驗數據整理、實習報告撰寫等內容?!吨参餇I養與施肥》課程的設置,有助于提高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學生的基本專業素養,培養學生掌握現代化施肥技術和農業科學知識與技能,增強學生專業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教學過程中的現狀和不足,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以期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支持。

1 《植物營養與施肥》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內容不全面,與當前農業生產實際相脫離

當前農業生產中,蔬菜和果樹種類增多,設施蔬菜和設施果樹栽培已非常普遍,但在相關課程的設置中,只涉及個別蔬菜和果樹種類的營養與施肥技術,缺少設施園藝作物的營養特征和施肥技術等相關內容。在玉米營養與施肥技術這一章節里,玉米施肥技術主要涉及作物整個生育期的肥料用量及基肥、追肥和種肥用量,然而,在玉米生產實踐中,我國大部分地區包括北方地區已基本實現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與之相適應的肥料種類、施肥方式、施肥次數、耕作方式均發生了巨大變化,而這些變化在《植物營養與施肥》課程內容里很少涉及。再比如,2017年以來遼寧花生播種面積保持在27萬hm2以上,但在《植物營養與施肥》課程設置中沒有涉及花生營養與施肥技術內容。

1.2 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差

一方面,長期以來受學生自身素質、學習能力及對課程認識不足的影響。很多學生在《植物營養與施肥》課堂上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思考和總結、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對新知識點把握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該課程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教學方式也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通常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在講臺上對著書本或PPT課件照本宣科講課,學生坐在座位上心不在焉地聽,這似乎成為許多高校課堂的常態。這種滿堂灌或單向傳輸資料式的教學方式不僅學習效果有限,還助長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應付心理,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影響學習效果。此外,課堂上講授的理論知識不能做到與實際生產實踐相結合,使得學與用、理論與實踐分離,導致學生無所適從,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

1.3 師資配備不足

有的教師在承擔《植物營養與施肥》授課任務的過程中,獨自承擔課程理論與教學實習兩部分教學任務。以沈陽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為例,每屆學生為3個自然班,人數在80名左右,只有1名教師承擔著《植物營養與施肥》的授課任務,盡管課堂授課能夠保證教學質量,但教學實習的教學質量則無法保證,這是因為教師在指導學生校外實習過程中,需要將更多精力放在維持實習紀律和保障學生安全上,很難顧及對學生的引導和師生間的交流,也無法觀察到每個學生的具體實習表現,其教學效果難免受到很大影響。

2 《植物營養與施肥》課程教學改革建議

2.1 調整課程內容,加強理論聯系實際

《植物營養與施肥》作為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骨干課程,其課程體系在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科研意識及生產實踐能力等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能為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從事相關技術研發和推廣奠定專業基礎。因此在課程內容設計方面,既要考慮該課程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又要考慮當前農業生產實踐的需求。如前所述,目前該課程中有關園藝作物及設施園藝條件下的施肥技術以及玉米施肥技術等內容不能密切聯系生產實際,且缺少花生營養特性與施肥技術內容。因此,在以后的課堂授課過程中,要在這幾方面逐步加快改善。在講授玉米營養與施肥技術時,要結合生產實際著重介紹玉米全程機械化一次性施肥技術,如施肥深度的影響、玉米專用肥配方的選擇、一次性種肥基肥分層施用技術等。在園藝作物營養與施肥這部分內容里,補充葉菜類、果菜類、根菜類等不同類別蔬菜作物的營養特性與施肥技術,補充設施蔬菜、設施果樹的營養特性與施肥技術內容,增加花生營養與施肥技術內容,并結合北方花生生產實踐,引導學生理解花生施肥相關知識。密切關注國家農業發展需求動向及相關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及時調整授課內容,如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在2020年3月聯合印發的《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提出,“保護性耕作是以農作物秸稈覆蓋還田、免(少)耕播種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耕作技術體系,力爭到2025年,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達到933萬hm2,占東北地區適宜區域耕地總面積的70%左右,形成較為完善的保護性耕作政策支持體系、技術裝備體系和推廣應用體系”。結合這一國家需求,應在課堂上著重向學生傳授秸稈還田技術及相應的化肥施用技術。

2.2 嘗試多種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2.1 采用啟發式和提問式教學 針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興趣的特點,可采用課堂提問的教學方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老師可在課前、課中及課后,針對上次課、本次課及下次課的內容,提出若干問題,旁征博引,回顧已學知識點,使學生能夠緊跟老師的思路,邊聽課邊思考,逐漸改變被動學習狀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總結問題的能力。

2.2.2 采用討論式教學 討論式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課程內容事先提出幾個相關命題,讓學生以小組參與的形式,抽簽或隨機選擇題目,然后通過查閱、分析、匯總資料,制作PPT文件在課堂上匯報,經其他小組同學點評和提問,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并對每組的表現評定成績,計入平時成績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現每個同學的優缺點,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意識的人才培養目標。

2.2.3 為學生創造了解科研和接觸農業生產實踐的機會 教學與科研是高校教師最主要的兩項工作,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教師可結合自己的科研項目,引導學生了解相關領域的研究背景、技術內容、科技前沿,讓學生以科研小組形式在課余時間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國家的農業需求,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專業知識,也為學生畢業后投身于國家農業建設打下一定的基礎。

參與社會實踐是了解實際情況的最直接途徑,是大學生成才教育的重要環節。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和假期進行農資市場調研和農戶調查,真正零距離接觸農業和農村。比如可以到肥料市場調查肥料產品種類、養分含量、批發和零售價格、各種肥料的銷量,計算一下不同品牌肥料單位養分的價格;到農戶家調查農戶的耕地數量、種植的農作物品種、購買的肥料種類和價格、單位面積農田的肥料用量、施肥技術、農作物產量等信息,計算一下農業產投比。通過這種形式,可以使學生了解農業生產實踐,使專業知識的學習和了解不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相關專業知識的感官認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專業理論。

課程實習與理論教學內容緊密結合,是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感性認識和提高實踐技能而設立的,同時也是為實現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培養目標而設定的關鍵環節。在實習內容的設置上,要考慮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除了安排田間實驗,還可以考慮帶領學生參觀肥料生產廠、科研試驗基地和農業科技示范園等。本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教學實習是在沈陽農業大學海城教學實踐基地進行的,該基地設有各個專業的教學科研實踐項目;另外海城市也具有典型的新農村特征,被國家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海城的南果梨、大蒜、香菇和溫泉草莓遠近聞名,擁有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在學生實習期間,可利用當地的優勢條件,組織學生開展試驗基地、村容村貌、特色種植業、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等參觀活動,邀請當地相關企業的專業人士為學生現身說法,分享創業和工作經歷,講述相關專業知識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堅定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未來發展的信心。

2.3 加強課程組建設,真正發揮課程組成員協同教學的作用

教學工作涉及課程、專業、學科、教學等多個概念,但課程是其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學科和專業、科研與教學聯系的紐帶,是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心臟”。結合教師的教育背景、學術方向和教學經驗,可組建4~5人課程組,形成“一課多人”的授課模式,并讓課程組內的教師真正參與到理論及實踐教學環節,尤其在實習期間,多名教師的參與會增加學生與老師交流的機會,及時為學生解決學習及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3 結語

《植物營養與施肥》是與農業生產實踐聯系非常緊密的一門課程,學好這門課程對學生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有很大幫助。教師有責任推動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讓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激發其學習主動性和創新能力,為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鄧蘭生,張承林.《作物施肥與肥料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34):13 435-13 438.

[2] 秦巧燕,朱建強,周建利,等.《土壤肥料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63-265.

[3] 張建國,馬愛生.資源環境科學專業生態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36):43-45.

[4] 馬煜春,孫麗英.作物施肥原理與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14):228-229.

[5] 李伏生.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高教論壇,2007(2):85-87.

[6] 陳曉琳.基于課程組的教學團隊建設模式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1(7):72-74.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ZHAN Xiumei, HAN Xiaori, LI Na, AN Ning, REN Binbin, SUN Zhentao

(College of Land and Environment,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66, China)

Abstract: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content setti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orm sugges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agricultural talents whom could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ave innovation spirit as well as practice ability.

Key words: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teaching

猜你喜歡
課程教學教學改革
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淺談微課在PHOTOSHOP課程教學中的實踐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