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研究

2022-06-15 17:12何春霞
求知導刊 2022年8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教學策略

何春霞

摘 要:“雙減”政策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提高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視程度,合理設計課程,注重對學生知識技能方面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此基礎上,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做好對重點政策的分析工作,結合相關要求制訂恰當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興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掌握更多信息技術技能,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诖?,文章簡單概述“雙減”政策的內容,分析“雙減”政策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提出的要求,并提出幾點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政策;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素質教育的推進對初中學生的教育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教學的弊端也顯現出來?!半p減”政策的實施能夠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此背景下,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提高各項技能。為此,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需要進行恰當的創新,教師要合理利用課堂和課后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并讓學生運用這些技能解決生活問題,使學生改變傳統認知,注重自我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雙減”政策的概述

“雙減”政策指的是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政策。其不僅要減輕不合理的作業負擔,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做好指導工作,還要確保學生的課后時間能夠得到合理利用,減少一些培訓班,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自我發展,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在“雙減”政策的支持下,不僅素質教育能夠得到有效落實,還能夠改變學校和教師傳統的認知,減輕學生各方面的負擔。

二、“雙減”政策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一)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

“雙減”政策強調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考慮到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為學生減輕負擔。在此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進行有效創新,并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考慮學生的發展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式。學校要提高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視程度,確保課程設置的有效性,使其不被其他文化課所擠占。學校也要督促信息技術教師做好創新工作,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分析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注重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確保課堂的有效進行。創新教學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例如,在學習計算機的基礎操作時,教師要考慮到一些學生平時接觸不到電腦,基礎比較薄弱,而一些學生對電腦基礎掌握得十分熟練的情況,采取幫帶措施開展教學活動。通過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幫助,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

(二)注重實踐教學,提高技能培養占比

“雙減”政策對中學生發展提出新的要求?;诖?,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滲透,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并通過各種有效措施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時間的利用率,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注重實踐教學的占比,優化理論與實踐的比例,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效結合,使學生快樂學習,并在課堂和課后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實踐鍛煉,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技能,滿足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例如,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教授WPS的一些基礎知識后,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要求學生自己進行操作,如編輯文字、插入圖片、繪制表格等。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并結合問題再次進行教學指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幫助學生掌握WPS的基礎應用。實踐鍛煉能逐步提高學生的水平,使學生逐步擺脫對教師的依賴,獨立操作,掌握一項新的技能。

三、“雙減”政策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微課視頻自主預習

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相關課程的教學時,可利用微課視頻這一教學工具,實現課堂的有效創新。微課視頻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瀏覽本節課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自主預習。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高效導入課堂。學生在掌握了微課視頻的具體應用方法后,不但能提高預習效率,還能在課后時間自覺應用微課視頻進行學習,提高課后時間的利用率,滿足“雙減”政策對課堂和課后時間的利用要求,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制作柱形統計圖”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播放微課視頻,展示柱形統計圖的制作過程。在微課視頻中,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動畫,講解柱形統計圖的實際應用,充分展示本節課的理論知識。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觀看微課視頻,并記錄其中的一些關鍵知識點,視頻結束后,可以設置問題:制作柱形統計圖的要素是什么?如何利用統計圖展現本次考試各班的成績情況?教師可以先利用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高效導入課堂,然后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再傳授理論知識和具體操作,引導學生自主嘗試,最終掌握柱形統計圖的制作技巧。教師應用微課視頻實現了信息技術課堂的創新,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快樂學習,滿足“雙減”政策對教學的要求[2]。微課視頻也可以應用于創設各種情境,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微課視頻的多樣化改變了信息技術課堂的傳統的教學模式,重構了課堂體系,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合理安排課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以往的初中課程安排體系中,學校對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度不夠,一般一周安排兩節課程,課程安排也比較分散,而且很容易被其他文化課擠占。這一教學現狀嚴重影響了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文化課占比過多,增加了學生的壓力,也不利于學生發展興趣愛好,限制了學生的個人發展。因此,學校需要提高對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程度,做好課程的劃分工作,合理安排信息技術課時,確保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而信息技術教師則需要合理安排理論和實踐的占比,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借助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理論認知,通過理論學習為實踐活動奠定良好基礎,合理設計課程,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培養,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7FBBD517-A0D7-4B83-B2EC-A3472FF1EA5E

例如,學??梢詫晒澾B續的文化課程分散開,用信息技術課程來緩解學生學習文化課程的壓力。而教師則要科學劃分課時,提高時間的利用率。第一節課可以理論課程為主,并為學生展現具體操作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的內涵。第一節課下課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作業,讓學生在課后完成這些作業,鞏固知識,并做好下節課的預習工作。而在第二節課,教師應以實踐訓練為主,增加課程中實踐的占比,鞏固上節課所學知識,并預習新知識,加強實踐訓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合理設計作業,減輕學生壓力

作業也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設計信息技術作業,發揮作業的作用,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鞏固基礎知識[3]。以往的作業設計忽略了學生的發展情況,主要以機械化、重復化訓練為主,通過多次重復鍛煉來鞏固學生基礎知識,使學生對作業產生了一定的抵觸心理,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半p減”政策提出了減負的要求,尤其是對學生的課后作業進行了嚴格要求,不僅要提高作業的質量,還要進行創新,設計多元化的作業。因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也需要合理設計作業,無論是課堂作業還是課后作業,都需要注重趣味性和創新性,使學生能夠快樂學習,減輕學生的壓力。

作業的設計要有層次性、趣味性,且符合初中生的發展特點。例如,在學習了flash動畫的制作后,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作業來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學生對flash動畫的認知和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布置作業時,教師要考慮到全班學生的發展情況,將作業設置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比較簡單,主要是為基礎較弱的學生設置,要求這些學生了解flash動畫制作過程中各項功能鍵的具體作用,掌握一些基礎動畫的操作,如旋轉等。第二層次是在第一層次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動畫的運動形式。第三層次是要求學生完成一些更為復雜的操作,制作一個相對連貫的flash動畫。多種層次的作業能夠滿足不同發展情況的學生的需求,加強他們的實踐能力。當然,教師還需要注重作業的趣味性,以吸引學生主動完成作業,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讓作業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工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師還可以將生活化素材融入作業中,布置生活化的作業,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完成作業,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課后時間的利用率。例如,在學習表格的制作時,當學生掌握了幾種簡單函數公式的應用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記錄自己每門學科的考試成績,然后計算出平均數。通過這一作業聯系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能力。

(四)開展實踐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實踐活動能夠鍛煉學生的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對促進學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雙減”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認識到實踐活動的重要性,結合“雙減”政策的要求合理設計活動,并加強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考慮學生的發展情況,設置不同難度的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具體應用方式,并在課后時間自主練習,提高綜合水平[4]。

例如,九年級上冊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制作多媒體作品,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進行恰當的創新,要求學生以“家鄉環境”為主題制作多媒體作品,可以應用以前所學的不同的技術進行制作,充分發揮想象力。這一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技能。學生提交作業后,教師要進行綜合評價,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引導他們優化操作,提高技能水平。比如,有的學生選擇通過插入圖片和音樂的方式,制作關于家鄉的視頻,因此,他在網上搜集了一些圖片,并用手機拍攝了一些照片,然后進行簡單的拼接,配上音樂和文字,作為本次實踐活動的作品提交上來。而有的學生以家鄉的民風民俗為主題制作視頻,使視頻更具有故事性,吸引了教師和其他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進行點評時可以分析這些作品的優缺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能自覺主動地參與今后的實踐活動,不斷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制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從而實現教學培養目標。

(五)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注重創新教學模式,引進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構建全新的課堂,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教師可以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帶領學生進一步探索相關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也可以開展生活化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生活化學習意識,降低學習難度[5];教師還可以整合各項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突破教材內容的限制,跳出思維框架,然后發揮想象力進行創作。這些模式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構建全新的信息技術課堂,符合“雙減”政策的教學要求。

例如,在學習制作網頁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并為每個小組做好分工,確保每個組員都能參與其中,讓他們共同制作網頁。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觀察,對遇到難題的小組進行引導。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相互交流討論,分享自己的看法,確保網頁制作得更加精美。合作學習能夠加強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

“雙減”政策十分注重學生的發展情況,以學生為中心,要求教師合理設計作業,減輕學生的作業壓力,并優化學生課后時間的使用以及減少校外的培訓。在此背景下,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時,需要重視“雙減”政策提出的各項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合理設計課堂教學活動,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式,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教師除了要應用微課視頻提高學生自主預習的效率,合理設計作業,減輕學生壓力,還需要引進實踐活動,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使學生快樂學習,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婁震鴻.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21,28(05):1571.

范士威.分層,多變,整合:談初中信息技術課后作業的設計與編排[J].考試周刊,2016(15):116.

李艷.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初中信息技術作業設計探析[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15):114-115.

杜雯青.淺議“雙減”政策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J].互動軟件,2021(05):2776.

李媚.雙減下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項目教學研究[J].互動軟件,2021(06):2576.7FBBD517-A0D7-4B83-B2EC-A3472FF1EA5E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教學策略
將政策的優勢落到實處——“雙減”政策下師生關系的現實重構
“三提高”“兩保障”: “雙減”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