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大學生睡眠質量及身體健康影響因素分析

2022-06-15 20:35陳怡彤王舟胡夢佳羅瑩瑩胡哲銘劉晨樂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5期
關鍵詞:身體健康睡眠質量高校學生

陳怡彤 王舟 胡夢佳 羅瑩瑩 胡哲銘 劉晨樂

【摘要】疫情影響下,學校實行封閉管理,限制學生活動范圍。學生手機使用頻率增加,普遍沉迷于手機的碎片化信息帶來的淺層刺激的快樂感,“手機焦慮癥”的盛行,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及睡眠健康,并間接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因此,本團隊通過實地調查法、文獻分析法對嘉興學院大學生睡眠質量及身體健康開展調查,了解到手機使用情況、休息區環境等因素與其密切相關,同時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校學生;睡眠質量;身體健康;影響因素

課題基金信息:2021年嘉興學院重點SRT資助項目,項目編號:CD8517211271

一、引 言

大學生群體中,睡眠亞健康的人群比例與日俱增,調查結果顯示,有33%的嘉院受訪學生認為自己身體處于亞健康或不健康狀態。不良的睡眠質量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從而降低生活和學習效率,不利于高校的人才培養、考研率以及就業率等。因此,通過研究大學生睡眠及身體健康的影響因素,從而提出建設性建議推動學生及學校的發展成了重要的課題。

疫情期間,為減少人員流動,學生在校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寢室中度過,因此生態休息區(寢室)成為了高校學生的主要活動區域,它涉及了學習、生活、社交等,本研究認為此區域可以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休息區的環境影響因素會直接影響大學生睡眠休息質量,尤其在疫情期間,學生在該區域的時間更長。因此本團隊以研究大學生的睡眠質量及身體健康的影響因素為切入點,提出改善、提高學生睡眠質量及身體健康的微觀調控對策。

本團隊于2021年11月開始,歷經四個月,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取嘉興學院商學院、經濟學院、數據科學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材料與紡織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等二級學院為研究對象,調查嘉興學院大學生睡眠質量及身體健康的影響因素,在校園內各個食堂門口分發并回收有效問卷3000份。其中男女比例相近,學院分布廣泛,獲得的問卷數據具有一定的深度和代表性。

二、睡眠質量及身體健康影響因素分析

1、睡眠質量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如圖1所示,47%學生認為睡眠狀況是影響學習的主要影響因素,其中大部分人認為優質的睡眠會緩解學習壓力。

在將學習壓力和睡眠狀況兩個指標進行交叉分析后,發現49%的同學認為睡眠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身體健康狀況,甚至有47%的受訪學生認為睡眠質量非常影響身體健康狀況,從而無形中影響了學生的生活狀態,使學習效率下降。

2、手機焦慮癥帶來的影響

快節奏生活使娛樂時間逐漸碎片化,大學生普遍沉迷于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各種碎片化信息帶來的淺層快樂感,已經離不開手機,患上了嚴重的“手機焦慮癥”。加之疫情爆發,學校限制同學進出,娛樂項目明顯減少,手機使用頻率也隨之大幅增加。

據調查,每天使用手機在6小時以上的同學身體健康(包括視力、體力等素質)普遍不如每天使用1-2小時的同學的身體健康。

并且,大多數同學都有睡前使用手機的習慣,睡前使大腦保持在一個興奮的狀態,刺激神經,非常不利于入睡,也會降低睡眠健康。

根據影響程度量度分析,79%的學生認為手機焦慮癥與睡眠質量密切相關,其中,26%的同學認為“手機焦慮癥”對睡眠質量的影響程度較大。

3、休息區環境帶來的影響

根據調研結果,大學生中有67 %的學生每天在休息區停留的時間超過10小時,其中主要的滯留區域為“床鋪區域”。且在疫情期間,學生除睡眠時間以外在床上待的時間大大延長,休息區的舒適度與學生關系更加密切。在休息區中,學生們聽音樂、看書、追劇等,床鋪不僅僅是他們疲憊時的休息場所,更是心靈的棲息地。因此,對影響休息區舒適度的各個因素也會更加關注。

如圖2所示,學生對溫度、燈光亮度、氣味以及床鋪舒適度幾個指標十分關注,占比相對較高,而對家具整潔度、文化氛圍的關注度較少。

三、對策建議

1、選擇最佳入眠時間有助于睡眠及身體健康

醫療機構數據顯示,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1/3,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我們的心臟、體重,乃至精神層面都有好處,選擇最佳的入眠時間可以為充足的睡眠時間提供條件。

同時,23:00—次日6:00使身體器官進入修復的階段,如果熬夜會影響肝臟排毒,導致體內毒素堆積,不利于身體健康,所以最佳睡眠時間應在23:00之前。在最佳睡眠時間調查中,超過60%的被調查者也認為23:00是最佳的睡眠時間。

睡眠決定生活的質量,選擇對于自身來說最佳的入眠時間可以保證充足的睡眠,為次日高效學習及工作做好準備。據文獻分析,美國波士頓的貝思醫學中心認為睡眠充足的打字人員在起床之后的打字速度提高15%-20%,精確度提高30%-40%。

其次,睡眠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及保持皮膚光澤、彈性。生理學研究顯示,只有處于深度睡眠,人腦才能合成促進身體生長發育的生長素。皮膚的代謝在深度睡眠時最為旺盛,且供血最為充足,皮膚在血液的供給下進行自我修復和再生,起到延緩和預防衰老的作用。

2、合理使用手機有助于睡眠及身體健康

根據2019年北京疾控部門的報告,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應超過1小時,連續視屏30~40分鐘后,至少要休息10分鐘;單次使用手機的時間過長會導致視力下降、脊椎壓迫神經等一系列現象。因此,本團隊認為可以采取間歇性使用手機(即調控手機使用的時間段)的方法,可以將單次使用手機的時間控制在人體機能可接受的范圍內。

除了間歇性使用手機的方法外,也有研究顯示,將近60%的受訪者認為睡前聽舒緩音樂、做適量運動是緩解情緒低落、放松身體、提高睡眠質量等的有效方法,不僅可以分散人的注意力,還能讓郁悶的情緒得到發泄,減少失眠、嗜睡、多夢的情況,有助于睡眠及身體健康。

3、提升休息區環境有助于睡眠及身體健康

如圖3所示,大部分學生認為宿舍環境中的溫度、氣味以及床鋪的整潔度是影響宿舍環境的主要因素,因此通過對這些要素進行微觀調控(調節生態休息區的溫度、氣味以及床鋪整潔度等)來改善宿舍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休息氛圍對于改善睡眠質量是至關重要的。

四、結論

本研究通過對嘉興學院大學生的睡眠質量及身體健康影響因素開展調查,提出了選擇最佳的入眠時間、合理使用手機和提升休息區環境的對策,旨在幫助學生提高睡眠質量并調整狀態及改善身體健康。

另外,由于經費、時間等問題,本次研究的范圍不夠全面,對于研究中部分內容(如:學習壓力對睡眠質量及身體健康的影響),本研究小組尚未展開更加深入的調查。F79B2D96-CCFB-4AD1-9504-ACD2EEEA56FB

猜你喜歡
身體健康睡眠質量高校學生
高校學生體質健康與體育鍛煉、飲食習慣、BMI的關系
運動APP助推高校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成效研究
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學習百年黨史”學習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研究
16周太極拳鍛煉及停練8周對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響
芪棗安神湯對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
情志護理干預配合針刺對急性面癱患者不良情緒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籃球運動對健康的促進作用研究
小學體育課如何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基于三元交互理論的高校學生創業風險控制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