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病一品”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

2022-06-15 06:22栗泱洋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5期
關鍵詞:抑郁情緒護理模式慢性心力衰竭

栗泱洋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一病一品”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 方法 對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符合納入標準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一病一品”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出院時埃德蒙頓量癥狀評分(RSAS)、生活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 兩組患者出院時埃德蒙頓量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一病一品”護理模式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焦慮抑郁情緒同時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一病一品”護理模式;生活質量;焦慮、抑郁情緒;滿意度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病晚期的臨床表現,發病率正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而顯著上升。該病具有長期性、反復性等特征?;颊叨嚅L期臥床,常伴有肺炎、壓力性損傷、便秘、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生活質量普遍較低。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化,人們逐漸認識到單純的藥物治療以及常規的護理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有效的滿足患者身心需求,患者的生活質量,情緒狀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患者提供“一病一品”護理模式,可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提高住院期間患者滿意度。本研究旨在醫護人員為主導,應用“一病一品”護理模式,探討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符合納入標準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進行此次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納入標準:①均符合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針對和治療指南中關于慢性心衰的診斷標準;②所有入選病例均知情同意,自愿參與;③NYHA心功能分級均為Ⅱ-Ⅲ級;④能正確理解并回答問卷問題;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等疾病患者;②意識不清晰、語言表達不清、精神與智力有障礙的患者;③對本研究不配合者。按此標準:觀察組男、女分別為38例、22例;年齡區間63-82歲,平均年齡(73.2±4.4)歲。NYHA分級中,Ⅱ級、Ⅲ級各25例、35例;并發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擴張型心肌病、高血壓心臟病者分別為:14例、6例、19例、21例。對照組男、女各36例、24例;年齡區間63-82歲,平均年齡(73.3±4.3)歲。NYHA分級中,Ⅱ級、Ⅲ級各26例、34例;并發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擴張型心肌病、高血壓心臟病者分別為:15例、5例、22例、18例。兩組性別、年齡、NYHA分級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在患者入院后,給予心衰患者入院常規護理:①介紹病區環境,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做好日常治療及護理;②介紹疾病相關知識;③給予患者健康宣教,指導患者根據心功能狀態進行體力活動鍛煉;告知家屬給予患者疾病的支持,幫助其樹立信心,避免患者緊張、焦慮和恐懼等心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我科室制定的心衰患者“一病一品”護理方案,內容有:①熱心接待: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以親切、和藹的態度面對患者,同時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房環境、入院須知和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等,全面評估患者病情,結合病情給予相對應的護理措施。②耐心講:簡單介紹心力衰竭的相關知識,將住院期間的活動、飲食和檢查的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告知患者,同時依托我院新建立的移動護理宣教系統,幫助患者及家屬關注,每日定時推送相關護理及檢查知識供患者及家屬學習了解。③細心觀: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情況,監測患者24h出入量,嚴格控制輸液速度,觀察患者有無水腫情況。④誠心幫:幫助患者舒適臥位,提供必要的飲食鍛煉照顧,提醒患者遵醫囑用藥。⑤溫馨送:在患者出院當天,由責任護士對患者出院帶藥進行核對并講解,向患者及家屬道別。⑥愛心訪:在患者出院兩周后,依托患者回訪系統對患者進行隨訪,回訪時護士態度和藹、親切、語氣不急不躁,傾聽患者疑慮,積極為患者排除對疾病的憂慮,緩解患者焦慮、恐懼、孤獨心理;回訪時指導患者及家屬幫助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有必要時給予患者及家屬家庭用氧指導;根據患者疾病變化情況指導患者合適的運動方式及強度;回訪時判斷患者有否有癥狀的變化,如水腫、呼吸困難、夜間不能平臥、食欲下降、上呼吸道感染等,及時指導患者到醫院就醫。

1.3觀察指標

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埃德蒙頓量癥狀評分:包括疼痛、疲勞、惡心、抑郁、焦慮、困倦、食欲、幸福感和呼吸困難在內的9個臨床癥狀。②生活質量評分:該量表由美國波士頓健康研究所研制的具有良好的效用性和可信性的普遍適用性量表。③選用本院自制評定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量表,評定內容包括護理人員言語溝通,護理開展是否及時合理,護理工作是否具有科學性等,總分100分,以非常滿意(≥85分)、相對滿意(≥60分<85分)和不滿意(<60分)劃分三個等級。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數據統計軟件SPSS20.0進行數據錄入和分析。計量資料均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率和構成采用x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檢驗。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埃德蒙頓量癥狀評估量表評分(ESAS)

觀察組ESAS各維度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SF-36)比較

出院時,觀察組SF-36各維度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為90.00%,對照組為63.3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心力衰竭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最終表現,主要原因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瓣膜病和心肌疾病等疾病密切相關,發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

據國內外醫學界分析統計,心力衰竭在人類的發病率為1.5%-2%,且每年患病率呈遞增趨勢,將成為21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心血管疾病。其發病率高,五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仿。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30天死亡率為5.4%?!耙徊∫黄贰弊o理模式,保證患者從入院開始得到全方面專業護理,保證了護理的完整性,促進患者康復。目前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齡為(66±15)歲,呈上升趨勢,心功能Ⅲ-Ⅳ級占84.7%。感染仍是心力衰竭發作的主要誘因。心力衰竭患病率隨年齡增加顯著上升。該疾病除在醫院治療外,大部分時間均在家休養,患者很容易忽略對出院后疾病的管理,甚至會出現自行停藥的現象,導致疾病不斷加重,反復發作,治療的依從性差,給家人及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同時患者也會出現焦慮、恐懼、和孤獨的情緒?!耙徊∫黄贰弊o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根據患者的診斷、病情進展、一般資料,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舒適的護理措施,在患者出院后繼續指導患者的有效治療、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 同時在和患者的溝通中增進了護患關系,保持患者穩定情緒,減輕疾病惡化?!耙徊∫黄贰弊o理模式適應了生理-心理-社會醫學的需要,很好的體現了優質護理服務在院外的延續,體現了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宗旨。

綜上所述:“一病一品”護理模式應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較常規護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同時降低患者焦慮情緒,減輕不適,是一種可借鑒的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胡盛壽.心力衰竭外科治療現狀與進展[J].中國循環雜志,2016,31(3):209-213.

[2] 董丹萍,姜重燕,馬莉.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87(15):217-192.

[3]袁冰,解莉莉,張凱,等. 團隊心理疏導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彈性心理及生活質量影響[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1,29(9):1345-1348.

[4]楊麗杰,智燕華,張建霞.慢性心力衰竭延續護理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7,15(35):4380-4382

[5] 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等.《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概要[J].中國循環雜志. 2017,32(6):521-530.

[6]董永蓉. 基于授權理論的延續性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和軀體功能的影響[J]. 護理研究,2021,35(18):3336-3339.

[7]臧紅新.個體化延續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血糖、血脂和生命質量的影響[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6,25(10):803-806.

猜你喜歡
抑郁情緒護理模式慢性心力衰竭
焦點解決護理對頸椎病患者抑郁情緒和睡眠質量的效果研究
生殖中心護理管理模式及護理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眼科門診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探討
循證護理與單純全程陪產護理模式在產科分娩中的效果觀察
發病6個月以上性早熟女童與在校女童社交焦慮及抑郁情緒差異研究
淺析高校生命教育視域下大學生抑郁情緒的應對策略
團體音樂治療對于改善大學生抑郁情緒的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