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供給側改革下工程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以東華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為例

2022-06-15 06:37王振華吳波李棟偉魯圣鵬查文華
教育現代化 2022年1期
關鍵詞:畢業設計課程設計校企

王振華,吳波,李棟偉,魯圣鵬,查文華

(東華理工大學 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江西 南昌)

一 引言

教育供給側改革旨在提高教育供給的質量,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1]。伴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大型復雜工程日益增多,用人單位對工程管理人才的創新實踐能力以及管理溝通能力要求更高?;诮逃┙o側改革背景下,高校工程管理專業雙創實踐人才培養離不開多方主體共同參與。當前,高校如何通過設置相關的教學實踐,營造相應的創新創業環境,促進更多的創新創業成果轉化落地,進而推動地方經濟建設,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實踐教學是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基礎,創業潛能的激發離不開創新能力的積累,創新能力的積累又離不開實踐能力的提升。研究工程管理本科人才培養體系中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體系,不僅有助于系統化地開展實踐教學,同時有益于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提高。

二 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針對東華理工大學土建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的實際建設情況,結合雙創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目標的特點,分析了我院工管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前存在的不足。

(一) 我院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之前缺乏整體規劃

原有的實踐教學環節缺乏內在聯系,沒有建立有層次、全方位、循序遞進的有效銜接。為了突出對學生的雙創實踐能力培養,需要綜合分析、統籌規劃,考慮各實踐環節之間的關聯性,對其進行優化整合,從而構建獨立且完整的新實踐教學體系。

(二) 改革之前缺乏相適宜的實踐教學支撐環境

改革之前實踐教學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第一,沒有針對工程管理專業建立長期穩固的校外實踐基地;第二,擁有豐富工程經驗的實踐教學師資數量不足,實踐教學設施設備及實驗室建設不健全;第三,實踐教學手段和方法缺乏先進性,教學內容比較陳舊。針對這些不足,急需營造實踐創新的環境,從而滿足工程管理實踐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

三 研究內容

針對我院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主要從整合實踐教學內容、優化實踐教學環節、建設實踐教學基地等方面進行改革研究,從而構建分模塊、分層次、循序漸進的工程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

(一) 統籌規劃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課程體系,重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二者之間各有側重點。它們既有一定的獨立性,又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彼此交叉滲透。根據教育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及企業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崗位能力的實際需求,重新修訂工程管理人才培養方案。圍繞工程實踐能力和雙創能力培養這一主線,調整課程體系,優化整合實踐課程群中相關聯的內容,重構彼此相互協調、相互滲透的人才培養新體系。并聘請企業導師和同行專家進行評審,作相應指導,以確保培養方案滿足當前社會和企業所需,使培養的學生更具有專業競爭力。修訂的新版人才培養方案如圖1所示[2]。

圖1 人才培養方案

(二) 優化實踐教學環節,搭建“基本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創新創業實踐”的分層次梯度實踐教學模塊

通過整合課程設計內容、差異化進行畢業設計,來優化實踐教學環節。根據學生能力培養的階梯變化,來搭建“基本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創新創業實踐”的分層次梯度實踐教學模塊[2-3]。

1.課程設計一體化整合

根據調研結果和文獻資料,結合我校及學院設定的專業培養目標,以及本專業教師近年來指導學生課程設計的教學實踐,將工程管理專業的相關課程設計內容整合。以一個完整的建設項目全過程為例,在投資決策階段,讓學生在完成工程經濟學課程設計過程中,編制相應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可行之后,進入設計階段,繼而進行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在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中設計建筑部分時候,需要考慮后續的結構設計方案;在進行建筑結構課程設計時,需要沿用前期建筑設計的創意成果,讓學生感受到結構設計的內容需要與建筑設計的內容相配合,不僅僅只是單純地完成理論上的計算而已,由此來幫助學生建立全局意識,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工作實踐能力。

設計階段完成后,進入招投標階段,此階段要完成土木工程施工課程設計和招投標課程設計。學生根據前面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的內容,出來完整的施工圖紙,進行相應的土木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在招投標階段,結合招標投標法的規定以及當前建設工程施工招投標的實際工作程序,模擬整個工程的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定標的全過程,讓學生畢業之后,能夠更快適應招投標崗位的工作。進入施工階段之后,進行相應的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模擬訓練以及工程造價軟件的應用,同時拓展BIM5D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最后進入竣工驗收階段,進行相應的工程竣工結算和決算的編制。具體的課程設計一體化整合方案如圖2所示。

圖2 建設項目全過程一體化整合課程設計內容

2.因材施教,差異化畢業設計

針對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選題單一,內容結構相似,不利于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問題,改革畢業設計教學模式。通過與企業合作,聘請校外導師,讓企業的技術人員參與畢業設計指導。同時結合建設項目全過程各階段的工作內容,設置多種畢業選題方向,以滿足學生畢業后所從事工作崗位的需要。畢業設計指導采用“雙導師制”,使畢業生具備“能力強、素質高、愛創新、能創業”特質。

(三) 以雙創能力培養為導向,重構工管專業雙創實踐教學體系

圍繞工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加大實踐教學課時,將創新創業與專業實踐教學進行有機融合,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由單一到綜合、貫穿大學四年全過程,來重構階段化、模塊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傮w而言,新實踐教學體系分為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創新創業訓練這四大模塊, 同時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到專業教學中,從大一到大四形成一個層層遞進、彼此銜接的培養過程。新實踐教學體系如圖3所示[4-6]。

圖3 工程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

(四)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確保實踐教學質量

“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一方面,需要加強校企合作,從企業聘請高水平的專家充實教師隊伍;另一方面,需要安排年輕教師去企業進行掛職鍛煉,不斷提高自己的工程實踐能力,同時還鼓勵年輕教師多參加注冊類工程師考試,系統化重構專業知識體系,從而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5]。

(五) 努力構建校企聯合的實踐教學基地,提高學生實習實踐效果

實踐教學基地是學生雙創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載體。通過校企合作,建立更多的實踐教學平臺,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夠促使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融會貫通應用于工程實踐。學生在實踐基地開展各類實踐環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教學基地的建立,為實踐教學的正常實施提供了支撐環境[7-9]。

四 建設成效

本項目在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研究過程中,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實習實踐基地以及產學研基地,聯合培養創新實踐型人才。經過院領導及項目組的不斷努力,近2年成功與多家企業建立長期穩固的校企合作關系。在江西省和行業知名設計院、施工單位和咨詢單位等企業共同建設“工程管理專業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及產學研合作基地”12個,詳見表1所示。

表1 工程管理專業校外實踐基地

東華理工大學土建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本位,深化校企合作,不斷為創新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與相關企業合作共建大學生校外實習實踐基地的同時,充分利用高校和企業的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與中核五公司以及其他相關企業進行專業對接、聯合攻關實現成果轉化。通過此項目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 為學生提供了開展工程實踐的平臺

校外大學生實習實踐教學基地的建立,為我院工管專業學生提供了穩定的工程實踐平臺,解決了學生假期和課外工程實踐條件不足的問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在實習環節,讓學生進入基地實踐,可以讓學生提前適應畢業后的工作環境。通過邀請合作企業的導師參與學生的畢業設計指導,增加了畢業設計的廣度與深度,使畢業設計內容更切合生產實際。

(二) 行業精英進校園,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

通過聘請企業專家作為校外導師,開展校企合作共建課程。推動“行業精英進校園活動”,實行校內外教師共同給工程管理專業開展實踐課程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促進學生了解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科學技術的研究領域,同時通過行業專家的工程案例分析及其工程實踐體會的分享,讓學生受益匪淺。企業工程師進課堂,使課堂教學更具情景化,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三) 加強了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了專業教師的工程素養

在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中,通過聘請企業的工程師作為校外導師充實教師隊伍以及青年教師到相關企業進行工程實踐鍛煉,加強了“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大大促進年輕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在實踐教學基地的大力支持下,教師積極參加實踐教學活動,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研究和交流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果,近3年發表教學研究論文十五余篇,獲立項的省級教學研究項目二十余項。

(四) 開展了產學研合作,促進校企間教學科研相長

經過院領導及項目組的不懈努力,多次與多家企業進行專業對接、業務交流,洽談合作事宜,成功與多家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這里主要介紹與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進行校企產學研合作的情況。學院及課題組針對當前建筑業信息化的發展方向,以及企業對BIM項目管理人才緊缺的程度,與中核五公司成功建立了BIM技術應用聯合研發中心,實現了校企間的教學與科研相長,互惠互利,共同發展。近3年學生參加全國BIM技術應用大賽以及省級BIM技術應用大賽獲得二十余項獎勵。通過研發中心的建立和實習基地的建設,對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益處。學生在專業競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而且我們根據企業的具體要求定向培養輸送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大大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老師結合實際工程項目來講解專業主干課程,適時改變教學方法,提高了老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得到督導老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項目組的老師所講主干課程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都為優秀。此外,項目組的老師借助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臺,拓寬了自己的研究思路,授權十余項BIM技術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提高了自己的科研水平,而且這些專利的技術方案都可以應用于實際生產,后期將會為企業創造效益。

(五) 強化了實踐環節,優化整合實踐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通過課程設計一體化綜合改革后,在理論課期間,利用多媒體等途徑,對施工工藝進行初步的了解;實習期間,提前布置課程設計題目和任務,并利用現場教學,更形象地講解理論知識的具體應用;課程設計中,結合實際工程,查閱資料文獻,充分利用實習中的經驗和課程中的理論進行設計??傮w而言,通過課程設計一體化整合不僅促進了學生建立整體的宏觀工程概念,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對基本技能的掌握、對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的提升。這對于學生創新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有很大幫助。因此,課程設計一體化整合在工程管理專業建設中有著較強的適應性和重要的推廣價值。

(六) 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創新了畢業設計模式,提升了創新創業能力

針對原有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畢業設計模式改革。積極與施工企業、咨詢公司等相關單位建立聯系,積極建設校外實習實踐基地。依托校外實習基地以及產學研合作基地,根據學生的興趣以及畢業后想從事的崗位工作,安排學生去相應企業進行畢業實習,幫助學生更好理解畢業設計的內容,提高學生的畢設效果,同時學生畢業實習也給企業注入新鮮力量。通過安排學生在施工企業和咨詢公司進行畢業設計,可以把學生的關注點吸引到實踐工程的某個項目中,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學到很多課堂以外的實際工程知識,對學生將要進行的基于企業模式的畢業設計有很大幫助。通過學院積極推進校企在人才培養、指導畢業設計方面的深層次合作,畢業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素質和創新能力普遍提高。

綜上所述,近年來學生和老師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大幅度提高,驗證了該課題研究具有良好的效果。其研究成果對工程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高校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將起到一個參考或借鑒作用。因此,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具有極大的應用及推廣價值。

五 結語

教育供給側改革核心是提供更多優質教育,切合當前社會發展需要。而實踐教學是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及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實踐能力是創新能力發展的基石,創業是創新基礎上的升華。結合行業需要、學校的優勢以及企業的崗位需求,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通過以優化整合實踐教學內容、校企聯合創建實踐教學平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構建了“基本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創新創業實踐”的分層次梯度理工類專業雙創實踐教學體系,形成校企協同育人、教學與科研共同促進的良性格局,有效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研究成果成效明顯,可供同類高校參考。

猜你喜歡
畢業設計課程設計校企
高校畢業設計展吸引業內眼球
龍鳳元素系列課程設計
中秋明月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畢業設計優秀作品選登
基于FPGA的畢業設計實踐平臺實現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課程設計與開發
機械制造專業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的探討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