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如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2022-06-16 22:46何少華
成功營銷 2022年6期
關鍵詞:分析探究實體經濟金融服務

何少華

摘要:強化對于金融的管理是發展現代經濟的重要手段,在實踐中應當結合現實情況針對金融監管體系進行持續性的完善,實現金融組織結構的優化,并通過發展惠普金融、綠色金融等方式建立具備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從而促進金融、科技、產業等的良性循環,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為有效實現上述目標,本文主要論述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意義、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不足之處以及相關策略等內容,意在強調增強加內容服務實體經濟的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價值,旨在創造更好的經濟發展環境。

關鍵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分析探究

引言:黨的十九大報告當中明確了金融是現代經濟核心這一理念,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也是有效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關鍵要素。在此基礎上可以實現融資比重的提高,促進經濟市場的健康發展。在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基礎上注重創新,從而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推動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因此,針對如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進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1-2]

1 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概述以及經濟發展新理念的出現

金融經濟是實體經濟發展所衍生的產物,屬于一種虛擬經濟,因而金融經濟自身具備虛擬經濟的一些基本特性,主要是以資本化定價的方式來決定金融資本的價值。由此可見,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金融經濟具備很強的流動性特點。而實體經濟方面,在科學技術的有效支持下金融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良好,實體經濟無論處于哪一種環境當中都屬于基礎性的經濟,有效支撐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此,在實踐中重視實體經濟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從以往的經濟發展歷程中可以發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工作之間存在很大的矛盾,具體而言,在經濟發展期間不但應用了大量的資源,也沒有重視對于環境的保護。污染到達一定程度,對人類正常生活造成影響的時候才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梢哉f,缺少環境保護,人類終會失去賴以生存的家園,遑論經濟的發展。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時期,以環境保護為基礎的發展模式逐漸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中,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微妙平衡,促進了社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意義

2.1 推動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其實,強化金融服務實際經濟可以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動力,使得經濟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自從大環境改變以來,很多國家與地區的實體經濟發展舉步維艱,而我國在良好金融政策的引導下我國經濟發展也是比較順利的,通過合力的實體經濟金融資源配置,實現了精準的經濟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確保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2.2 以金融科技推動行業進步

為盡快適應社會的發展,金融部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摸索未來的發展趨勢,并進行合力的規劃與設計,嘗試創新,形成一種可以適應數字化經濟的金融發展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術現階段已經滲透到了社會各個行業中,在金融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應用基于信息技術的信息化系統,切實提升金融工作的效率。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轉變運作方式,可以利用APP提供相應的服務。最后,金融部門也應當開發定制服務模式,利用大數據為人們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切實提升金融服務的水平,推動行業實現進步與發展。

2.3 保證經濟金融穩定與良性發展

其實,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二者之間一直存在失衡的問題,具體表現在直接融資遠遠小于間接融資。這種情況下我國基礎設施融資、企業的中長期投資以及小企業的融資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也受到嚴重的限制。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開展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有效平衡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并降低投資的流動性風險。在此基礎上可以優化融資結構,推動經濟金融的良性發展。[3]

3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不足之處

3.1 信貸結構不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需要依賴金融服務機構的順利運行。然而,我國很多地區的金融機構在內部管理、業務結構和發展定位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制造業貸款增速偏低、信貸服務相對薄弱、農村地區融資艱難等方面。與此同時,綠色信貸的總量偏少,很多銀行即便是開展了綠色信貸,其發展時間也很短。銀行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很多小型金融機構的綠色信貸投放量很低,綠色信貸意識有待增強?;谶@種情況,就需要結合經濟市場的發展情況進行優化與完善。

3.2 資本市場發育不足

資本市場是基于產業創新和金融創新發展起來的,從應用的效果方面來講,是進行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同時,資本市場主要具備要素集成、篩選發現、企業培育、資金放大和風險分散這五大制度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資本市場交易體系已經實現了持續性的完善與優化,形成了功能性很強的資本市場。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多數地區的資本市場存在發育不足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第一,融資比例較低。資本市場中企業的規模很小,總市值較低。第二,結構不平衡。結構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股票與債券的不平衡、首發與再融資的不平衡等方面。第三,創投資金分配的不合理性,在實踐中一般都會傾向于一些風險較低的大型企業,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的企業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3.3 金融創新遇到瓶頸

金融創新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創新的過程中可以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具備很強的靈活性特點,企業可以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很好地滿足實體經濟的不同需求,使得經濟發展煥發新的活力。然而,現階段很多城市與地區缺少創新的動力,或者已經進入創新的瓶頸期,金融產品的創新不足,無法幫助企業實現資金的融通,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投貸聯動進展十分緩慢,缺少銀行試點,也缺少有效的政策支持。第二,產業鏈金融服務的推進十分緩慢,缺少具備綜合性特點的金融服務方案,制約著現金管理等工作的發展。第三,科學技術的應用不合理。很多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社會各領域當中,但是在金融方面大數據技術、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能力不足,實際業務能力不強,需要實現進一步的突破。[4]

3.4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發展不匹配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緊密關系不容忽視,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實體經濟是金融經濟的基礎,金融經濟是實體經濟的衍生物,能夠有效刺激實體經濟的發展。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金融經濟與實際經濟的發展十分不匹配,具體表現在金融經濟發展迅速,而實體經濟的發展相對緩慢,這種不平衡的發展方式會造成很多的不利的經濟影響。其實,實體經濟發展不夠理想與制度不完善相關,現階段監督機制方面還不夠健全,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導致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脫節的問題,表現在成本利潤比、持續發展動力缺失等方面。而在實體經濟發展不理想的狀態下很多企業的發展已經舉步維艱,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屢見不鮮,從整體的情況而言已經進入了惡性循環中。

4 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的策略

4.1 強化科技賦能,打造區域特色數字化產品

在探索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策略的過程中,相關從業人員應當意識到科技的應用優勢,嘗試利用科技創新打造具備特色的數字化產品。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多數區域的銀行已經實現了手機銀行的應用,在專用的APP當中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提現了其高效的信息處理能力,創造了具備生態化和移動化的業務發展環境。與此同時,也實現了數字名片、光信通、云支付等數字化產品的應用。與此同時,在滿足國家醫保局移動支付規范要求情況下,順利地通過國家醫保局審核,有效開通了省醫保移動支付業務,從而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務,履行了服務民生的社會責任。此外,很多地區的數字化產品也可以實現線上社保、交通罰沒、醫保結算和展碼支付、個人水電氣視訊和物業管理費繳納等功能的高效運用,為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5]

4.2 支持綠色產業

現階段,綠色發展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為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金融方面要采取各種手段支持相應的綠色產業?;诖?,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樹立綠色金融、生態金融的發展目標,推動企業進行可持續發展,使得社會中的制造行業獲得發展機會,從而解決企業中融資困難的問題。同時,相關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應當深入到企業當中進行信息收集,在客戶選擇方面做好充足準備,真正了解制造企業的綠色轉型需求,從而為企業的轉型提供給重要的金融支持。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流程的跟蹤工作,持續性跟進,確保金融項目可以真正落實。面對一些需要開展現代化轉型的企業,也應當明確其融資需求,并給予有力的支持。

4.3 壯大融資擔保體系

健全的融資擔保體系是確保融資順利進行的基礎前提。面對這樣的社會需求,就需要進料利用現有的資源建立政策性的融資擔保機構,也可以發展一些民營性質的融資擔保機構。如果管理部門的能力有限,則可以積極引入一些區域外實力較強的融資擔保機構入駐。同時,也可以成立市資信融資擔保公司或者集團,在集團運行的過程中嘗試擴大擔保范圍、提高擔保比例并降低擔保費率,放寬反擔保條件,縮短擔保辦理周期。一些處于發展初期的小型企業可以建立信用擔保制度,有效落實擔保違約風險分擔機制并完善市級再擔保體系和政府補償機制,這種情況下可以有效降低擔保風險。在農村方面,需要建立鄉村振興相關的擔?;?,建立并完善政策性與商業性、擔保與再擔保融合發展的融資擔保服務體系。經過上述政策的運營,促進融資擔保體系的不斷完善,從而創造更好的融資環境,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6]

4.4 拓展實體經濟的融資方式

以往的傳統銀行貸款融資方式存在較大的局限性,無法適應行業的現代化發展?;诖?,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不斷拓展實體經濟的融資方式。在上市公司方面,可以在大型經濟公司的引導下設置專用的工作團隊,幫助實體經濟中的公司在各級資本市場上上市。例如,在IPO內部和外部,三個新的板塊,科學創新和區域股票交易場所等。與此同時,在發展實踐中還應當對中小型上市企業的融資制度進行不斷完善,使得企業可以具備更多的渠道進行融資,很好地解決資金不充足的問題。

4.5 提升素質,讓基層黨員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相關從業人員的能力與素質培養也是十分必要的。為確保各項工作都可以順利進行,就需要充分利用榜樣的作用,在理論學習和實踐中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鶎狱h員的人數雖然很少,但是要更加關注對于黨員的教育和多樣化黨員活動的開展,從而在基層工作中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

4.6 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

從應用效果的角度而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應當具備準確性和精細化的特點。為實現上述目標,就需要建立金融政策制定者和金融機構之間的溝通機制,一般情況下有效的溝通應當具備以下幾大特點。第一,規范化方面要求雙方工作人員利用專用的平臺進行溝通,例如專用網站、定期的會議等。第二,簡單化方面需要保障信息溝通的有效性,通俗易懂,避免雙方在溝通期間出現理解方面的問題。第三,平穩行方面指的是確保溝通活動的和諧性,避免溝通階段出現獨斷行為。第四,一致性方面指的是所溝通的信息應當與后續執行的信息保持一致。良好的溝通機制可以讓工作人員明確現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從而針對金融政策進行不斷調整,確保金融政策可以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

4.7 強化金融機構的抗風險能力

在經濟發展實踐中相關的金融機構應當重視對于風險的管理與控制,盡量避免系統性風險的出現。在行業相關規章制度的約束下需要結合現實發展情況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我國很多的小型企業的資金缺口很大,面臨經營困難、債務違約的嚴重局面。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導致金融機構對接的資產質量下降,不良貸款額有所上升。為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在實踐中需要遵循銀行與企業是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理念,嘗試利用多樣化的手段幫助企業盡快度過危險期。舉例而言,可以幫助企業快速獲得信貸支持,困難企業可以及時獲得資金的支持,使得信貸資金真正流入到有發展困難的企業當中。與此同時,金融機構也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利用多元化的手段對信貸資金和資產存量進行優化和重組,金融機構也需要盡快利用多種融資渠道補充相應的資本,不斷強化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4.8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專業能力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專業能力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金融機構在發展實踐中需要嘗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的進一步探索與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相關專業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行業的發展變化。同時,需要結合實體經濟方面的發展需求,嘗試創新,推動服務與相關產品的不斷升級與優化,從而有效解決實體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問題,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穩定進行。舉例而言,在一帶一路的影響下金融機構應當明確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采取強化國際金融合作的策略,實現與其他國家在金融服務方面的互聯互通。

4.9 進一步落實金融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的開展也需要依賴實體經濟的作用。我國很多地區的經濟發展能力有限,貧困偏遠的地區很多。面對這些貧困地區需要實現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從而確保貧困地區可以真正實現脫貧,完成經濟發展的目標。以此,在實踐中可以立足于金融+扶貧的理念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具體分析如下。第一,加強對于貧困地區的金融資源配置,從而有效滿足當地的實體經濟發展需求,為貧困地區創造更好的經濟發展環境。第二,貧困地區的小型企業應當給予充足的資金支持,并加大貸款的投放,使得企業獲得經濟動力。同時,也可以為小型企業提供多樣化的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幫助小型企業度過融資困難的難關。第三,使得金融機構可以與當地的政府進行有效溝通和對接,對當地的文化旅游、學生教育和農業生產方面進行有效的支持,實現產業融合的精準扶貧,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從而盡快實現脫貧的目標,并為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社會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時期,為確?,F代化經濟體系的順利構建,提升整體的經濟水平,就需要從實體經濟方面入手,利用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實現發展目標,從而不斷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實踐中可以通過打造區域特色數字化產品、支持綠色產業、壯大融資擔保體系、拓展實體經濟的融資方式、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專業能力、進一步落實金融精準扶貧等方式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從而創造更好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環境,推動金融業的轉型與升級,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參考文獻

[1] 郭建輝. 中國互聯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研究[D].吉林大學,2020.

[2] 藍秋香. 試論如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J]. 商展經濟,2021,(12):25-27.

[3] 劉昊迪,寇曉飛. 如何提升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研究[J]. 商展經濟,2021,(19):68-70.

[4] 譚曌.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0.

[5] 單楚舒. 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21.

[6] 韓漢君,王玉. 社會主義金融必須回歸本源——學習習近平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思想的相關論述[J].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8,(07):28-37+107.

猜你喜歡
分析探究實體經濟金融服務
H銀行“非金融服務”平臺運營策略
工行為農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青海省設立4957個惠農金融服務點
關于稅收應用中的數據庫安全機制淺析
電商發展過快的成因及對經濟的影響
虛擬資本理論發展探究
GIS設備局部放電監測系統的研究
淺談我國實體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實體經濟在金融支撐下的重要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