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報告和底稿問題及對策

2022-06-16 22:46杜文超
成功營銷 2022年6期
關鍵詞:審計報告國有企業問題

杜文超

摘要:當前,為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在推進公司戰略落地、支撐績效提升規范公司治理、增強風險防范等方面的作用,國有企業應當堅持以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國有企業內部深入推進審計全覆蓋。推動國有企業發展,做到“應審必審,凡審必嚴”至關重要,更要致力于創新審計管理、突出審計重點,提升內部審計監督效能。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報告和底稿,對提升審計質量服務、強化審計監督有著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國有企業;審計報告;審計底稿;問題;對策

1 總體情況

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重要講話精神,提升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促進內部審計發揮其應有的監督作用,保證國有企業健康穩健發展,應當重視內部審計質量,在這樣的背景下,做好審計報告與審計底稿的編制撰寫顯得尤為重要。審計底稿是在審計過程中的工作記錄,是審計報告的有力支持,有利于提升審計報告可用性。審計底稿是形成審計報告的基礎,而審計報告是有審計發現的代表性關鍵問題的集中體現,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報告編制應遵循《第2106號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審計報告》的要求,做到實事求是,要素齊全,格式規范,邏輯通順,簡明易懂,表述清晰,對重要事項進行重點說明、對被審計單位部門在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或者缺陷提出可行性建設性的整改建議;審計底稿撰寫應遵循《第2104號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審計工作底稿》的要求,做到內容完整、記錄清晰、結論準確,客觀真實地反映項目審計方案的編制和審計項目的實施情況,并記錄與得出審計結論、審計意見和審計建議有關的全部重要事項。然而,由于部門國有企業的存在內部審計不受管理層重視、內部審計被治理層邊緣化、內審部門規模較小、內部審計部門不獨立、內部審計力量較為薄弱等原因,內審報告與審計底稿的質量往往也出現良莠不齊的狀況。編寫好審計報告與審計底稿,能夠更加明確地體現審計問題、指出下一步整改方向,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審計質量,對全面推進國有企業“質量強審”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目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編制的報告及底稿具備亮點的不在少數,但在全面對標《內部審計具體準則》規范要求、審計署及省審計廳優秀審計報告和底稿方面仍有很大差距。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2.1 在審計報告撰寫方面

2.1.1 存在要素不齊全的問題

按照撰寫審計報告與底稿的基本要求,應當明確以要素貫穿審計全過程的基本原則,將“是什么、為什么、怎么了、怎么辦”作為記錄審計成果的基本要素,其中,“是什么”一般體現為問題定性,“為什么”用于闡述問題原因,“怎么了”體現問題造成的后果,“怎么辦”用于做出審計建議,四要素不分伯仲、缺一不可。然而,很多內部審計報告和底稿存在四要素缺失的情況,缺少問題定性、后果、建議的情況時有發生[1]。

2.1.2 審計文本不規范

當前審計準則要求,某一項目中,審計檔案應當采用既定統一的格式,尤其是字體、字號、標識、格式、段落、行距等均應當保持一致,做到稱謂規范,語句通順,標識準確,標點符號與語言使用正確。然而,由于缺乏嚴謹的意識和規范的訓練,部分內部審計報告和審計底稿中,存在字體使用不規范、編號符號使用不合理、未添加頁碼等常見問題,甚至有極個別報告和底稿還出現錯別字、數字錯誤、語病等低級錯誤。在審計報告內嵌表格處理方面上,很多審計報告表格存在表格斷頁、落款跨頁等問題,未能體現審計報告書面的規范性,隨意性較大,行文制式不夠嚴謹規范。

2.1.3 表述不清晰,無法體現審計重點

部分審計報告在撰寫過程中,僅將所涉及的審計事項或底稿的內容簡單復制、粘貼到報告中,沒有進行提煉歸納。有的報告開頭介紹被審計單位的篇幅過長,基本情況、資產狀況的描述過于具體,甚至將資產負債表的每一個科目都做出列表描述,篇幅冗長,未做到詳略得當、聚焦重點,可讀性不強,導致報告的使用者無法在短時間內把握審計項目的實際情況,難以迅速了解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就無法了解審計工作的實際成效。

部分審計報告發現問題多以羅列歷史問題為主,存在對審計結果利用度不高等現象。在問題原因方面剖析不夠,審計發現問題沒有真正做到“一針見血”,個別問題描述不夠準確精煉,沒有揭示問題本質特征和存在的風險,詳略無當,沒有突出問題重點,審計判斷和結論與問題無法對應,定性不客觀不準確,揭示問題避重就輕、不痛不癢,沒有直指核心,發現問題缺少小標題式的概括,小標題應精簡、不冗長、直指核心、,盡量避免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等籠統的表述[2]。

2.1.4 多限于披露表象,缺少對發現問題溯源

部分審計報告體現的問題不深入,流于表面,報告和底稿的文字描述只是揭示了問題的表象,并沒有深入揭露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對于生產運行和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缺少提煉與歸納總結,無法從管理層視角剖析發現制度和流程層面存在的、宏觀上的問題缺陷。

部分審計報告中體現的問題與當前環境因素結合性性低,降低了審計報告的使用價值以及審計結果的時效性。審計結果應從主客觀、內外部、歷史以及現實多方面分析問題以及風險形成的原因,充分分析問題病理,從而達到“治已病、防未病”的效果。

部分審計報告“八股文”現象嚴重,對不同板塊、行業在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定性標準較為單一,缺少對于市場、政策研判的橫向比較與結合。如當前地產板塊企業審計內容大多偏向于問題資產披露等內部方面,對當前國家對地產行業的限制性因素體現不足,對同行業水平的對照分析結果利用程度不高,無法達到通過審計結果進行行業內橫向比較的目的;使用同一審計標準衡量不同類型的企業,如對清退類企業以及存續類企業存在問題的判斷標準未明確區分。

2.1.5 審計建議不完善不恰當,提出的審計建議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存在偏、散、空等問題

審計準則指出,提出審計建議應當具備針對性和可行性,應便于被審計單位及部門進行審計整改。針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既要提出具體、有針對性的實用解決措施,也要具備宏觀的戰略目光。部分審計報告存在審計建議過多、過雜,造成建議事項不聚焦等問題。部分審計建議僅僅就事論事,不經分類提煉,針對每一個審計發現問題即對應提出一條審計建議,造成審計建議雜亂無章,進行整改時無法從管理層角度處理體制性問題;部分審計建議較為空洞籠統,言之無物,經常出現“加強財務管理,加大項目落實力度,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等“萬金油”式的籠統表述,缺乏針對性和可行的建設性對策措施。審計建議應切實從被審計單位實際出發,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深入分析造成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分析可能存在的經營風險和管理漏洞,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為決策層提供更有價值的決策信息。

2.2 在審計底稿撰寫方面

2.2.1 審計底稿存在“大而全”現象

部分審計底稿流于形式,基本情況介紹過多,存在無用內容太多的問題;有的簡單將被審計單位的臺賬、賬簿、合同等資料直接復制粘貼在底稿上,內容簡單拼湊,未能做到“一事一議、一事一稿”,無法真實體現審計中發現的重大問題,更無法發揮審計人員的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能水平。

2.2.2 問題定性和歸類不夠準確

部分審計底稿問題定性模糊、不明確,用現象、行為或結果代替對問題的定性,沒有精準把控問題,沒有把發現問題的實質揭示出來;部分底稿存在定性與事實描述不符、定性依據模糊、定性依據不充分、定性不準確等問題。

2.2.3 查出問題不深不透,存在以偏概全現象

部分審計底稿雖然發現和揭示了一些問題,但未經提煉,流于表面,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和要害。底稿查出的問題不深不透,沒有把來龍去脈摸清楚,沒有把相關科目理清晰。例如,寫三方貿易問題,除了應當關注應收賬款,也要關注預付賬款,同時查閱與上下游簽訂的貿易合同,對比上下游的合同關系,找出癥結所在。

2.2.4 審計證據不完整、不全面

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底稿必須后附加具備充分可靠的審計證據,當記錄審計發現的重要問題時,應當同時提交充分詳實的證據鏈。應從問題動機、問題行為、問題后果三個關鍵點入手,準確描述發現問題在管理方面、風險方面和責任方面三個階段的紕漏。底稿本身不能作為證據。應當避免證據單一、證據與事實之間相關性較低、證據模糊、證據證明力較弱、證據鏈條缺失等問題,以免對審計問題與審計結論產生影響[3]。

2.2.5 審計依據不恰當、不充分,援引法律法規不準確

依據審計準則,引用的法律法規及各類條例條例應恰當,法律法規中的條款應當對應審計發現問題,尤其是應當與底稿中的問題定性高度相關。要在底稿中寫明違反法律法規的具體名稱、編號、詳細條款。部分審計底稿在引用法律法規的過程中,存在法規援引缺失、援引不恰當不充分、援引不詳細不具體等問題,導致審計發現問題定性判斷模糊不清、法規無法支撐發現問題定性等問題。

2.2.6 結論定性多傾向于風險提示

部分審計發現問題多用“存在潛虧因素”“不符合相關規定”“形成風險”等結論,缺少引用例證,缺乏相關法規制度支撐,報告的信服度不足。

3 下一步思路和措施

3.1 牢固樹立責任意識、精品意識

審計報告是審計結果的最終載體,是審計成果的集中體現。如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沒有生產出高質量的審計工作成果,那么審計工作不僅沒有效率和效益,而且是一種資源浪費,會逐漸被“市場”所淘汰。為此,全體審計人員必須把審計底稿與審計報告作為自己生產的“產品”,責任層層落實到人,由每個審計人員保證自己撰寫審計材料的質量,牢固樹立質量意識、精品意識,凝心聚力,精心組織審計報告撰寫,由淺入深進行問題溯源,總結有規律性的問題、發現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中的薄弱環節,在對審計情況深入研究討論的基礎上,綜合提煉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全面客觀的作出審計評價,提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審計建議,確保審計報告質量。

3.2 牢固樹立審深審透、一審到底的工作作風

提高審計報告的質量,關鍵是把審計實施階段的工作做細做實,堅持審深審透,一審到底敢于堅持原則、敢于揭露問題、敢于破解難題,不怕得罪人。審計人員碰到問題要多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怎么樣”,要以對國有資產高度負責的態度,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應做到將發現事項查深查透,獲取翔實的審計證據,確保定性判斷準確。審計查證是審計人員的應當具備的基礎素質,是發現重大線索、查出重要問題、優化審計質量、打造審計精品的奠基石。要堅決避免簡單重復的數據和資料復制粘貼的取證方式,要善于分析新情況、新問題,工作中嚴謹細致、一絲不茍、深思細挖,不查清問題的來龍去脈決不放棄,確保事實準確無誤,為提高審計報告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4]。

3.3 牢固樹立審計現場管理規范化意識

按照前期準備、現場實施、報告形成三個階段,加強對審計現場管理主要環節、工作內容、時限要求和責任人的管控。嚴格現場管理,認真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建立并嚴格執行審計組業務會議制度,全面落實審計項目進點會、例行調度會、周例會、中期碰頭會、撤點前碰頭會(交換意見會)和審計報告起草討論會等制度,互相溝通、團隊協作,采取審計現場團隊作業的設定方案,以去中心化的工作人員現場作業機制,獨立審計與分工合作方式相結合,堅持雙人調查取證。同時,加強規范和改進審計組內部溝通機制,加強審計組組內調度和討論,形成頭腦風暴,更加及時地解決審計工作中碰到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及時匯報審計過程中發現重大情況和違規違紀問題線索,最大程度避免企業損失。

3.4 牢固樹立全員全過程質量管理理念,全面落實審計分級質量控制責任

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生命線。審計復核是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與途徑之一,要以審計質量為核心,建立以審計復核為主要內容的審計質量控制體系,落實主審、組長、負責人、復核人員層層把關的分級負責制,嚴格復核程序、復核責任,對審計報告進行審核把關。各級責任主體除了對照各自重點進行復核外,還要舉一反三,對本次評審發現的種種共性問題重點加以關注,避免同類問題重復出現;要把規范化要求融入審計方案、進點會方案、審計通知、報告征求意見等審計文書,將審計準則、審計質量標準和制度落實到審計方案、審計證據、審計底稿、審計報告等各環節,把質量管理目標和要求貫穿于審計全過程;要發揮業務研討專家團隊優勢,推行審計報告合規性審核制度,盡最大努力將審計質量問題控制在中心內部,確保提報的審計報告能夠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考驗;要建立審計報告交流機制,相互學習借鑒,不斷提升審計查處問題能力和審計報告撰寫質量。[5]

3.5 牢固樹立創先爭優意識,充分發揮優秀項目引導作用

深入開展“全面對標、系統提升”行動,全力推進審計工作聚焦重點有精度、實施審計有強度、把握問題有尺度、反映情況有深度、提出建議有高度、推動問責有力度,使審計方案編制更加科學、審計作業管理更加規范、審計定性處理更加客觀、審計成果運用更加充分、審計整改落實更加到位,審計工作能力、層次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要加大優秀項目培育力度,以優秀項目為標桿、以優秀項目標準為指引,力爭在全省、全國優秀審計項目評選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3.6 牢固樹立系統觀念,積極探索審計項目計劃后評估機制

要從審計目標實現、重點把握、審計程序遵循、審計組織實施、審計方式方法創新、審計投入產出等方面,評估項目計劃執行效果,分析總結計劃立項與執行中的經驗和不足,不斷提升審計計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和審計工作績效。

3.7 牢固樹立人才強審理念,進一步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

審計監督是以審計人員為主體進行的,審計人員專業化水平決定了審計質量的優劣和審計效率的高低。強審必先強隊伍,審計人員要具備過硬的基本功,審計人員要掌握的基本功,不僅僅是賬目處理、審計查證,還包括邏輯思維、歸納總結、政策分析、問題表述、應用寫作。不僅要會查賬,更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僅要會審數據,更要通過數據找規律;不僅要精通財務,更要熟悉政策;不僅要善于發現問題,還要表述問題;更要善于推動解決問題;不僅要“一?!?,更要“多能”。文字綜合工作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審計人員掌握文字綜合工作的優劣程度關乎審計質量。首先應當努力提高文字的概括提煉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加強公文寫作基本功練習,提高語言書面表達能力和審計報告的可讀性,保證審計材料邏輯準確、鏈條清晰,保證審計報告流暢優質,最大程度發揮審計工作能效。

4 結束語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要緊緊圍繞企業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深入貫徹落實公司安排部署,促進改革發展政策落實落地,內審人員應以此次為契機,樹立“質量強審”意識,找差距、補不足,不斷增強自身的審計本領,全面提升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服務、價值增值作用,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參考文獻

[1] 魏茹.提升內審工作底稿編制質量的思考[J].審計與理財,2020(11):19-20.

[2] 張廣軍.談內審工作底稿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中國內部審計,2017(4):71-73.

[3] 嚴少斌.審計底稿三個環節的注意事項[J].財務與會計,2012(11):59-60.

[4] 王鵬. 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控制研究[D].西京學院,2019.

[5] 潘新元.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報告的建議[J].審計月刊,2017(07):42-43.

猜你喜歡
審計報告國有企業問題
國有企業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提升審計報告質量的創新對話
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現狀研究
國有企業每5年至少審計1次
財政部發布12項新審計報告準則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我國擬推行新的審計報告模式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1—7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72170.9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