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路徑

2022-06-16 02:34楊雅妮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0期
關鍵詞:主題閱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楊雅妮

摘? 要:教學的實質就是認識體系的建立,而主題是語文認識體系的基本單位。本文的研究試圖透過對閱讀資源的整體搭建,提高高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本文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為出發點,對主題模式的形成及其基本途徑展開了分析,并試圖通過建立高效的閱讀課堂教學,培養高中生的讀寫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主題閱讀;閱讀教學;構建教學模式;

前言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的主題型閱讀教學,更可以使學生閱讀、分析到更多相似類型的文章知識內涵,從而拓寬了學生的眼界,進一步充實了其自身認識,從而使得學生所學會的閱讀理解技能更成系統。以下具體談到構建主題教學模式的基本路徑。

一、結合相似文章,提煉主題

高中生所閱讀的書籍形式多樣,包容了大量不同的文字內容,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書籍世界。高中語文老師能夠嘗試將相同的閱讀內容組合起來,提煉出文章主旨,并以此開展主題教學,指導學生學會正確將文章以內容進行分類,這也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主旨更加清晰明了,從而增強對文章內容的認識。一般而言,老師將具有相似性的文字糅合到一起,就可以減輕學習者的文字分析困難,引導學生對其舉一反三,從而提高閱讀課堂的效率。

在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文章體裁包括有散文、詩詞、小說、戲曲等類型,其中散文又包括詠物、詠人、詠史的散文,種類豐富。老師可以將內容相似的文章整合到一起來,比如像是情感表達類型的散文,有描述自然的、愛國的、信念的,老師對其分類從而更有條理的進行教學以防止造成混淆,或影響學生分析。

二、以單元為主題,開展群文閱讀教學

從高中語文教學的基本單元安排出發,單元中所涉及的課文內容都有某個特定的主題。高中語文老師也可以運用當前的單元主題,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通過合理安排的教學時間,指導學生進一步深入地分析閱讀文章內容,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閱讀內容。

例如,以高一語文上冊的第三單元為例,在第三單元中收錄了這樣的三篇課文:《短歌行》《夢游天姥吟留別》《念奴嬌赤壁懷古》,而這三篇課文都是以“抒情”為線索,分別表達了“求賢不得”“不事權貴”“壯志難酬”。該單元通過浪漫主義詩歌寫法,表達了作者真實的情感,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高中語文老師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可以將這三篇文章融合在一起,并分層次地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展開剖析,循序漸進探索文本主題,以增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認識。

三、重組教材結構,調整教學內容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是具有一定規律性的,但這不代表老師對教學內容的安排就沒有可變性了。老師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重組課程架構,整合課程,更有針對性、目的性地選取課文供學生進行閱讀,從而形成主題教學模式。

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兩篇課文,選自于中國四大名著其中的小說內容。四大名著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了絕對地位,其文化價值不可估量,是中國當時特殊社會歷史背景下的文化頂峰。因此高中語文老師便可以用“名著”為教學題材,將這兩篇課文組合起來展開課堂教學,從而增進學生對四大名著的認識,并調動學生對讀四大名著的興致,進而增強了課堂的有效性。

此外,高中語文老師還能夠將同一個作者的論文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甚至可以將闡述同一個真理的論文也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從而打破傳統課程安排,革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切實地有所感受,以帶動學生的學習水平不斷提高。

四、應用“1+X”模式,拓展課外閱讀

“1+X”模式從字面意思上不難理解,即通過對“1”篇文章的學習,從而擴展出更多的閱讀內容。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老師通過帶領學生學習教材,在此基礎上掌握基礎學習內容、拓展課外閱讀內容,構建“課外導讀”主題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知識點,他們的閱讀量也得到較大的提高,在無形之中也能夠帶動學生的讀寫能力不斷提高。

高中的語文老師在教《哈姆萊特》這篇課文時說,其作者威廉·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最有名的劇作家和詩人,可以通過將作家的文化作品介紹進來,并開展“威廉·莎士比亞”專場讀書活動,給學校創設了濃厚的文化底蘊氣氛,讓學生得到文化的陶冶,以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促使學生的文學綜合素養提高,進而增強了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五、以學習任務群為主線,串聯教學

新課標對高中語文教學任務群做了一些小版塊的設計。例如“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寫作”“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等共八個部分。雖說這八個部分已經區別開了,但其實每一個部分在邏輯關系上是有聯系、互為相關的。

例如,從這八個語言學習任務群中所涵蓋的語文內容類別來看,就包括了“文學類”“實用類”“論述類”等一些較基本的語文內容類別;從價值指向上去看,這八個任務群都注重于對學習者個性化表現、跨文化溝通等基本能力的訓練。它們都是基于訓練學習者的核心素質而特別所創設的教學任務群體,根據這樣的特征,老師們必須在課堂教學中仔細研究這些學習任務群體相互之間的聯系與差異,深入加以研究,利用這種特征,創設有聯系的教育環節,充實課程,才可以更好地運用主題教育的方法,把群文閱讀運用于不同學習任務群體的課程當中,形成串聯式課程。

結語

有效開設高中語文主題閱讀課程,不但符合了當前教育課程體制改革的發展趨勢,同時,還對提高學生相關語言讀寫技能的系統性掌握,以及寫作能力的有效提高具有重大意義。所以,高中的語文老師必須對此引起重視,并積極探索構建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模式的新路徑,以保證整個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戴子艷. 以學習任務群為依托,設計高效高中語文微專題教學策略[J]. 作文:高中版, 2021(9):2.

猜你喜歡
主題閱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多元互動,開展主題閱讀
初中英語教師開展主題閱讀的實踐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