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生共讀,激發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2022-06-16 02:34陳玉群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0期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興趣

陳玉群

摘? 要:抓好師生共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是幫助和指導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習慣的重要基礎,也是教師加大課外閱讀實施力度的主要途徑。因為學生學習驅動力主要來源于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是推動閱讀教學的有效動力,尤其是教師陪著學生一起快樂地閱讀,共同在閱讀體驗中成長與發展,有助于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并在凈化學生心靈、塑造完善人格時真正陶冶學生情操,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師生共讀;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興趣

引言

在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中,只有當學生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時,才能真正融入到課外閱讀中,以此吸取更為豐富的知識內容,提升語文素養,促進自身思想品質發展。因此,師生共讀作為課外閱讀教學的有效形式,不同于課內閱讀中有教師的監督與指導,課外閱讀由于沒有時間的限制和老師的監督,學生如果對課外閱讀毫無興趣,就會導致無法打開閱讀之門,也就會影響到學生對課外閱讀學習的探究欲望,從而影響到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師生共讀在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所擔任的角色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其進行共讀,以激發學生閱讀欲望,使其體會到閱讀的快樂,穩步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一、創設閱讀情景,誘發閱讀興趣

在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中,創設課外閱讀形式多樣化的情景,有助于誘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并且在課外閱讀內容豐富多樣的共讀模式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工作會更加順利,而良好的課外閱讀情景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理解閱讀文本中的內涵和相關信息,從而以正確的閱讀引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觀念,將會進一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部編版語文教材“快樂讀書吧”中,師生共讀課外文本內容,可以圍繞兒童故事閱讀為切入點,與學生一同閱讀故事內容,有助于學生與老師分享閱讀體會時,教師掌握學生課外閱讀的實際情況,積極調整課外閱讀教學過程,為學生閱讀故事內容并深入理解奠定基礎。比如,選擇《神筆馬良》這一本兒童故事,教師針對識字量少的一年級學生,可以通過誦讀的方式激發學生閱讀故事內容的興趣,也可以在教師誦讀后,讓學生從故事中表達自己心目中的馬良長什么樣子?而對于二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識字量,讓學生選文誦讀,有助于發現閱讀的樂趣。為此在自主閱讀故事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馬良喜歡做什為自主閱讀主題,并通過情景導入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閱讀課外的文本內容,所以在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過程中,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不僅符合小學低段學生學習的規律,也能在師生共讀后,由教師給學生分享閱讀的好方法,真正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有所收獲,從而真正在課外閱讀中得以生長。

二、適時給予激勵,保持閱讀動力

為了讓學生保持在課外閱讀中的動力,教師需要通過適時給予學生一定的激勵,將學生注意力轉移到閱讀文本內容中,才能使學生將熱情傾灑到課外閱讀中。所以在師生共讀的課外閱讀教學模式中,教師幫助學生突破課外閱讀中所面臨的困難,以此為學生課外閱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就需要教師適時給予激勵,運用各種形式的閱讀評價,充分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尤其在學生樹立閱讀學習的信心,有助于在閱讀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保持課外閱讀長久的動力[2]。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快樂讀書吧”中,教師圍繞“小故事大道理”為主題,帶領學生閱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借助寓言故事題材廣泛的特點,開展輕松有趣的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挖掘出寓言故事中蘊藏的深刻道理,有助于學生在讀懂故事內容時,體會故事中的道理,并且在師生共讀中,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人和事,進一步加強學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比如師生共讀《葉公好龍》這一寓言故事時,教師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回答,由此通過結合學生回答的內容進行評價,促使學生挖掘寓言的寓意,有助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如葉公好龍有哪些表現?葉公見到龍有哪些表現?教師結合學生閱讀的實際情況,對這一則寓言故事的深層含義進行分析,學生將會從課外閱讀中收獲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并不是真正的愛好。這樣一來,教師積極表揚主動閱讀寓言故事的學生,肯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尋找問題答案的狀態,將會使學生獲得課外閱讀成功感,以此讓學生從枯燥無味的被動閱讀,轉換到積極樂觀的主動閱讀,將會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和思維品質。

三、豐富指導形式,提高理解能力

為了提升師生共讀教學引導的效果,以及讓學生持之以恒,不斷豐富自己,豐富課外閱讀指導形式,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并且在檢測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時,能夠就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不僅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收獲,在分享中成長,也將進一步加深學生理解和體驗,從而形成有所感悟和思考的課外閱讀習慣。

例如,以《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童話書作為課外閱讀文本內容,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能讓學生在師生共讀的讀書體驗中呈現出輕松性與愉悅性。所以教師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課外讀物,有助于學生更加愿意讀下去,也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下進行一定的思考和反思。其中,為了增強學生理解意識,教師在豐富指導形式上,應當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引導方式,帶領學生走進故事內容中了解人物特點。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圍繞沒頭腦和不高興制作課外閱讀課件,首先,應當讓學生通讀童話故事,在以動畫視頻片段展示出幽默的語言和搞笑的情節,學生將會深入到故事內容中進行體會,以此達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目的。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中,圍繞師生共讀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視野范圍得到開拓,學識與見識得到豐富。促使學生把課外閱讀當成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更有助于學生良好心理品質與人文修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李煥梅.從興趣到習慣——有感于小學生課外閱讀[J].黑河教育,2019(10):2.

[2]張露月.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J].最漫畫·學校體音美,2018(35):1.

猜你喜歡
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興趣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模式的探討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巧用多媒體技術, 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