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思考

2022-06-17 22:59張穎
體育時空 2022年10期
關鍵詞:德育滲透小學體育雙減

張穎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5-170-02

摘? 要? “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體育課時量得到明顯增加,對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要求也相應提高,這正是彌補之前小學體育教學對德育滲透關注度不足的絕佳時機。體育教育是小學教育中非常受歡迎的課程,也是促進學生心理與生理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因此小學體育應滲透一定的德育內容,灌輸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雙減? 小學體育? 教學? 德育滲透

一、“雙減”背景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價值

1.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我國的小學教育中,德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育內容。學生才剛剛踏進教育的門檻,正是素質和能力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必須有效利用這個機會開展德育工作。在學校中,將德育滲透到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僅有利于學生體質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和健康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發展。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迅速,認知和理解力不斷提高。最好引入德育的系統學習,教會學生遵守個人行為準則,正確與他人溝通,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年齡比較小,缺乏自主、自制、辨別好壞的能力。因此,將德育引入小學體育教育,教會學生用正確的行為規范約束自己,強化是非觀念,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3.促進體育教學訓練。學生的運動能力經過長期培養,運動中蘊藏著豐富的體育精神。通過小學體育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精神,教導學生遵守各項體育運動的規則,使學生能夠按照體育行為準則進行體育運動,養成積極向上的心態。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思考

(一)有效進行德育滲透,培養學生良好品質

隨著教育理念的革新,體育已經不再只是體育知識的學習和運動技能的培養,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品質。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抓住時機推進德育和體育的融合,將德育工作落實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創新理念,改革方法,大膽創新,給學生提供一個成長發育的良好環境,滿足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求。首先,寓教于樂,帶領學生感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體育教學要堅持寓教于樂的原則,發揮體育的娛樂功效,帶領學生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以及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成長規律,給予學生尊重和信任,營造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體育課堂氛圍,將娛樂和運動、健身和游戲、自然和場地、空氣和陽光等充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運動中強健體魄,在游戲中娛樂身心,在德育中快樂成長。此外,從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入手,推行德育教育。自強不息是體育的核心精神,學生通過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體魄,提高身體免疫力,還能增強學生的自控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都具有非常大的幫助。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喜歡體育運動的學生不僅身體素質更好,自制力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比較強,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比不喜歡體育運動的學生更快速地接受知識,學習效率也更高。因此,教師要從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入手,推行德育,實現德育目標。

(二)完善教學內容

由于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和學習能力低,體育課氣氛輕松,學生容易分心,影響體育課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要想在體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必須創新和改進教學內容。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趣味教學法,將學習內容與游戲相結合,并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全面發展。例如,當教師教學生做小學體操時,可將小學體育與游戲結合起來。通過游戲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而且還培養了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其次,教師可以將比賽與教材相結合。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足球比賽,將男女混合分組,并向學生講解足球知識,加深學生對足球知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體能和足球技能,還可以提高競爭精神,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最后,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與小學素養培養相結合。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身體柔韌性和協調性時,可以將教材與多媒體相結合,設計多媒體課程,播放柔韌性、協調性和平衡性訓練視頻,讓學生理解運動的積極意義,加深學生的體驗。然后教師帶領學生練習,掌握運動的知識,如此不僅提高了體育課的教學效果,也改善了學生的身體狀況。

(三)制定計劃,加強教師對教材與德育內容融合的掌控

一方面,制定教學計劃,將體育與德育的共同點滲透到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行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身心結合,促使學生在創新與實踐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在體育教學環節中滲透德育,課程開始的時候教師提出教學任務,明確注意事項,讓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形成認真聽講的好習慣。教學中的部分內容可結合運動項目,讓學生養成正確面對成敗的心理素養。課堂結束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以表揚與鼓勵為主,培養其耐心與責任心。例如在低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強調課堂紀律,讓學生進行隊列隊形的練習,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基礎上教學就會順利得多。課程結束后教師還要對表現積極的學生給予表揚,總結后提出對學生的期望,最后讓學生將運動器材歸還,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另外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還要滲透德育。教師要找準體育與德育滲透的融合點,如進行田徑教學的時候注重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的精神;進行體操教學的時候培養學生遵守紀律、一絲不茍的良好習慣;進行球類教學的時候培養學生團隊精神,使學生養成公平競爭的良好品質等等。另一方面,教師制定的計劃要基于學生心身發展與道德品質現狀,應結合小學生的身體、心理特點,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例如教授一年級學生列隊的時候,因為一年級學生比較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自覺性較差,教師可以使用記號碼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自己的位置。具體方法是:確定排頭,起一個隊名,如向陽隊、陽光隊等,然后將學生按照從低到高的身高順序排號,要求每名學生都能記住自己所在的隊伍以及自己是第幾號。然后以“大集合”的游戲反復進行訓練,讓學生在玩中認識到自己的位置,以此增強學生秩序感。在教師示范與師生交互中,師生逐漸建立起深厚感情。

(四)通過言傳身教進行德育

小學生尚不具備完善的分辨能力,但卻有較充沛的精神和細致入微的觀察力。相比中學生而言,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更突出。因此,在日常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妨利用小學生的能力特征改進與完善日常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由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在日常課程教學中應更注重自身榜樣的作用。有些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與應用德育知識,經常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通過語言溝通和宣傳的方式讓學生體會相應知識和精神的重要性。但實際上這種說教式的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獲得深刻的印象。教師應以行動感召學生,讓學生意識到學習體育拼搏精神的重要性。例如,在長跑訓練中,倘若教師只站在一旁用語言感召學生,讓學生堅持刻苦訓練,完成長跑任務,學生難以從中受到鼓舞,也難以運用強大的信念完成長跑任務。但如果教師帶領學生長跑,陪伴學生完成相應的項目任務,學生就會因此而受到鼓舞,在教師的帶領下努力完成長跑任務。因此,言傳身教對小學生進行德育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務必要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

(五)重視激勵教學評價實施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碑敶W生很少吃苦,身體素質較差,意志力薄弱,而體育對學生的身體耐受力有較高要求,不少學生都存在體育學習障礙。堅強意志品質需要教師的激勵與鼓舞,教師要善于用激勵評價來激發學生的體育潛能,給予學生精神力量,提升學生的體育意志。如三年級女生林的一分鐘跳繩始終維持在30~35個的水平,離及格線還差四五個。教師這樣激勵她:“人生最大的對手、最強的敵人就是自己,只有跨越自我的心理障礙,腳踏實地地練習,相信你一定能達標?!蓖ㄟ^兩個星期的強化訓練,她一分鐘跳繩完成了45個,超出了她的預期目標。教師的激勵語言、信任的眼神、豎起的大拇指,都能夠給予學生以強大的信心、信念和動力,增強學生的體育意志品質,追求個人突破和自我超越。

(六)要進行充分的游戲準備

“萬事開頭難”,尤其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加入游戲的過程。由于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在體育課上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導致體育課教學成果不盡如人意。所以,在開發體育游戲時,要注意用什么方法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輕松地接受“體育游戲”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后,還要做好學生身體方面的工作。無論哪個環節都要注意教學方法和游戲內容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規律創設針對性的游戲,以達到學生積極參與熱身運動的目的,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游戲方法。例如,教師在鍛煉學生的精神思維時,可以選擇“按數抱團”“逆向練習”等游戲,就是教師隨意喊出一個數字,學生根據教師報出的相應數字的人數抱在一起。教師喊出“6”,學生就要立即將自己身邊的五個人,或者是自己加入五個人的團隊中去,這樣就可以完成“按數抱團”的游戲。最后對沒有抱成團的學生做出適當懲罰,比如做5個蛙跳、五個俯臥撐等。例如,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身體素養時,鍛煉學生的體能和體育技能,可以結合運動項目開展相應的體育游戲,如教師在“跨越跳高”的課程上,設計“頭撞氣球”和“腳踢氣球”兩種不一樣的游戲形式,讓學生更快地掌握跨越跳高的動作要領。通過這兩個游戲,學生能領悟到在助跑時或單腳起跳時頭更容易碰到氣球,從而不斷調整單腳起跳的動作,最后掌握單腳起跳的動作要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育中引入德育是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要逐步將德育引入體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尤為重要。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教學內容,將德育引入體育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接受德育。在教育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示范作用,為學生做出表率,規范言行,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接受德育,使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鄒美文.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與探索[J].體育師友,2020,41(05):8-10.

[2]王曉文.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分析[J].學周刊,2019(27):165.

[3]萬鵬.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才智,2019(19):151.

[4]楊建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體育師友,2019,42(02):11-12.

猜你喜歡
德育滲透小學體育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選課機制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快樂體育教學策略探討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