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德育因素研究

2022-06-18 11:45潘天星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2期
關鍵詞:儒家思想統編教材德育

潘天星

摘要:德育一直是中國教育的首要主題,學科德育是當下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課程形式之一,語文課程與統編語文教材具有進行德育得天獨厚的優勢。儒家文化是中國思想體系的主導,孔子和孟子作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具有一定代表性。通過對孔孟選文的內容溯源、內涵分析以及思想流變梳理,對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進行研究。

關鍵詞:德育;儒家思想;統編教材

德性教育從古至今一直是中國學校教育的首要主題,從先秦時期的開設的禮、樂之教,到道德教育成為一種“存天理,滅人欲”的事業[1],再到今天“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教育政策,這些都說明了道德教育是學生發展過程當中不可缺少的。

一、德育與統編教材

(一)德育與學科德育

德育指通過向學生傳授具有道德性質的知識和方法,促進學生道德行為出現的教育。其主要任務是通過道德教育,使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達到標準要求和規定,是國家教育目的的道德領域方面的要求。在中國,德育有其特殊的含義,我國的德育是思想、政治、道德、法紀教育的總稱,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具有社會主義政治和法紀、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等基本內容的規定,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2]德育的內容龐雜,但是在中國相對穩定的基本任務包括了愛國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勞動教育以及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教育。[3]之前德育的任務主要由專門的教師負責,并且也開設了單獨的課程,但這就會讓其他學科的教師覺得德育與自己沒有關系,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學科德育走進人們的視野,學科德育指將道德教育滲透于各學科的教學當中,從而實現各科教學與道德教育相融合的一種德育形式。語文教學也不僅僅只給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也是重要的方面。因此,語文學科也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

(二)統編語文教材與德育

語文是以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為特點的學科,是人們用來表達自己情感的工具,這使語文學科具備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得天獨厚的優勢。老師、教材、學生是組成課堂的三大要素,教材讓學生與老師進行溝通的橋梁,也是教師實現自己教學目標的主要工具。因此,語文教材在教師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是由國家教育部門統一組織編寫并且投入全國各地使用的教材,這部教材通過了中央的嚴格審核,在此基礎上,本教材還融入了國家最新的政策要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法制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編入其中,完全符合國家發展的需要。這些都說明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是具有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資格的。

(三)儒家文化與德育

中國是一個擁有近五千年歷史文明的民族國家,在漫長的的歷史文化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儒、道、佛為主導的民族文明思想體系。但由孔子開創,經孟子和荀子繼承發揚的儒家思想一直處于核心地位。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文化也是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統編版初中語文六本教材當中,一共有3篇課文選自《論語》、《孟子》。分別是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論語》十二章、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孟子兩章》和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魚我所欲也》。下面,我將探討這些課文當中所蘊含的能用來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二、孔孟選文德育因素探究

(一)尊師好學的教育

《論語》十二章所在單元的人文主題為學習與生活,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到不同時代少年兒童的學習狀況和成長經歷,并且從中感受到童真、童趣、友誼和愛。本單元除了《論語》十二章之外,還選擇了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以及林海音的《竊讀記》,分別從讀書經歷、對教師的感恩和對書的熱愛來描述了學習生活。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論語》十二章當中包含了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修身養性的內容。德育除了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之外,也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知識觀,通過對這些課文的研讀,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敬畏之情,以后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學習。學科德育是一種隱性德育,教師應盡力挖掘課文當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學習也是學生以后行為習慣養成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在學習上認真謹慎,也可以讓學生在日后的生活當中對工作認真負責。

(二)愛國主義的教育

大丈夫精神在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表現,但是他的精神內核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不管表現形式怎么變化,獨立的人格、不畏權勢、有守有為始終是大丈夫精神的內核所在?!陡毁F不能淫》除了能夠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金錢觀,還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世界上有比錢權名利更為重要的東西,讓學生知道品格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品格決定品德以及品行。塑造學生良好品行也是本篇課文重要的德育因素?!渡趹n患,死于安樂》當中所蘊含的憂患意識非常重要,雖然我們現在身處和平年代,但必要的擔憂不能缺少,居安思危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意識。本篇文章除了可以對學生進行憂患意識的教育之外,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愛國之情,達到進行愛國教育的目的。

(三)堅強意志的教育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從出生開始我們就在不停的抉擇,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變得越來越重要?!遏~我所欲也》中所傳達的舍生取義的精神,便是對這一問題最好的回答。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的暴風雨階段,面對未來的迷茫,常常使學生誤入歧途。這篇課文中除了讓學生明白義的重要性之外,還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含義,社會的自由和國家的和諧,都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結語

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作為實現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工具之一,其選編的孔孟文章除了起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任務之外,還肩負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的重任,結合學科德育隱秘性的特點,應對當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并運用到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檀傳寶.簡論學校德育的歷史進程[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02):22-27.DOI:10.14138/j.1001-4519.2000.02.006.

[2]唐智松.教育原理:研究與教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48.

[3]檀傳寶著.學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06.

猜你喜歡
儒家思想統編教材德育
《中國德育》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初中歷史統編教材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初中語文統編教材課后推薦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學系統確定教學內容
基于作文視角的統編教材運用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