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如何做好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2022-06-18 11:45孫祎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2期
關鍵詞:雙減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孫祎

摘要:“雙減”政策下的英語課堂應該充滿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學生的負擔。教師要關注閱讀課堂教學環節,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思維品質,落實減負增效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語言知識,掌握規律,通過主動感悟和體驗的方式提高語言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雙減”政策下如何做好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現高效課堂,減輕學生負擔,落實雙減。

關鍵詞:初中英語;雙減;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現語言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能力,不斷調整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語言知識探究中,使學生主動思考語言規律,在探究中建構知識系統,形成客觀性認識。課堂環節和課堂活動妙趣橫生會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探究過程中,在體驗中理解知識,實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落實“雙減”。

一、激趣課堂導入,點燃興趣

課堂導入能吸引學生,點燃熱情,促進學生融入到課堂,開啟知識探究之旅。教師要在課堂導入部分使學生的大腦活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烘托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過歌曲、情境、故事、游戲、演講等不同的形式來開展課堂導入,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例如在學習Unit 7 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時,教師就可以播放珠穆朗瑪峰的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產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巍峨高大的山脈會把學生帶入到一種激昂的挑戰境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帶著興趣閱讀,學生會了解本課的話題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地理知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并能夠學習攀登者面對困難永不言敗的精神。閱讀中,學生也會看到文章中出現了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促進學生主動感知語言知識,主動地思考和探究其中的語言點,通過邏輯思考和主動加工的方式理解知識。在推理中學生會了解形容詞比較級和最高級的基本表達方式,形成客觀性認識,為理解文本,主動表達奠定基礎。

二、設計課堂問題,活躍思維

“雙減”政策下,為了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探究語言知識,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積極設計課堂問題,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在探究中理解知識。問題會使學生了解學習內容,明確學習目標,在探究中主動觀察,積極體驗,通過思考的方式獲得知識。學生主動探究課堂問題會促進師生、生生互動,促進學生主動加工知識規律,實現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例如在學習Unit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時,教師設計問題:“What is his family going to sell at the yard sale?”學生在閱讀中會尋找關鍵信息,明確不同的家庭成員賣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兒子賣的是火車和猴子玩具;女兒賣的是玩具;爸爸賣的是足球衫。當學生了解問題答案后,教師可以繼續提問:“Why did they decide to have a yard sale?”為了找到問題答案,學生會進一步從文章中挖掘信息,尋找要點,認識到主要是因為家里的孩子越來越多,房子看起來就越來越小,它們需要清理空間。在閱讀中,教師可以繼續提問:“What do they want to do with the money from the sale?”在對問題的探究中,學生會深入到閱讀文本中,加工語言信息,通過主動歸納和細致分析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通過問題的引導,學生會層層深入,理解閱讀文本,明確文章主旨大意和寫作內容。在語言加工中了解英語思維模式和表達方法,掌握語言表達技巧。

三、課堂實踐操練,主動體驗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性差異,優化課程教學,提高效率。教師在設計閱讀活動時要圍繞著教學目標引導學生主動練習,通過實踐操練的方式來體驗,促進學生主動表達,了解語言規律,靈活應用。實踐是檢驗真知的唯一標準。只有學生主動實踐,主動練習,才能夠在體驗中明確知識本質和規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編造對話或者是表演故事等方式來展示所學文章,促進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積極加工語言知識,了解英語表達習慣和表達方式,提高對閱讀文本內容的理解。例如在學習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表演文本內容,為了使表演惟妙惟肖就需要首先理解文本,加工其中的語言知識,明確要點信息。學生通過對文本的思考和探究會理清文本寫作思路,了解主要內容和想要表達的精神,在表演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展示出來。閱讀中,學生會看到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介紹《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它不僅僅是一只普通的猴子,它還會七十二變,可以把自己變成不同的動物或者物體,但是他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個真正的人,因為它有尾巴。在陪同唐僧取經的道路上,他們師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金箍棒是他的神器,幫助他降服了很多妖魔鬼怪。表演中,學生可以選取《西游記》故事中的一部分進行表演,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噴火的紅孩兒”把故事內容表演出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學生在表演實踐中不僅掌握英語知識,理解了故事,同時滲透了思想教育,表達了要學習孫悟空明辨是非、不怕困難的精神,達到了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四、歸納要點知識,建構系統

在經歷了自主思考和合作閱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積極總結的方式來歸納閱讀本文要點,促進學生在大腦中梳理文本框架,明確閱讀要點。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結束前進行總結歸納,明確課堂學習內容和課堂學習要點。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梳理會獲得清楚的認識,把握閱讀關鍵,實現語言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Section B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概括文章大意,建構出文章寫作思路和框架,并且對文本進行總結歸納。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會以Sarah的經歷為主干,從文章中尋找who, where, what, why, how等為分支從中央圖形向四周放射,在思考和歸納中總結出Sarah’s change, country music, Sarah’s dream幾個次關鍵詞。學生在進一步拓展中會更好地了解文章寫作思路和寫作脈絡,構建出清晰的文章結構和文章思路,明確文章思路,提高閱讀效果。學生通過總結,學生會更加了解本課所學的重要詞匯,更好地掌握所學句型,也會明確文章的寫作思路,以及表達的思想。在主動梳理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會大大提升,促進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文本情境中主動建構和分析。

總之,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等,促進學生關注閱讀過程,通過思考的方式來探究語言知識,實現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到語言學習過程中,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主動感受,主動體驗,在實踐中夯實基礎,不斷提高閱讀能力,將“雙減”落實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劉曉君.基于深度學習背景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探討[J].中學生英語,2022(04):6.

[2]梁嘉敏,楊建國.賦權增能理論下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J].教育界,2022(01):14-16.

猜你喜歡
雙減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