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德育之花綻放

2022-06-19 10:05賈寬召草
學周刊 2022年20期
關鍵詞:德育教育重要性小學英語

摘 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成為新時期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部分教師覺得在小學英語這一學科的教學當中滲透品德教育似乎有點牽強。其實,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它能夠使學生更全面理解英語這一學科的價值。因此,需要小學英語教師利用好教材資源,重視對德育素材的挖掘,提升教師素質,優化教學流程,開展多樣化的課外活動,把德育教育納入評價體系中,通過英語教學滲透德育教育,陶冶學生情操,讓德育之花在小學英語課堂綻放。

關鍵詞:小學英語;德育教育;重要性;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14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50

英語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這與社會的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下英語是重要的信息載體有密切的關系。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小學階段要求學生在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中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還要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磨煉學生的意志,陶冶學生的情操,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這就是在落實英語教學中三維教學目標的要求,也符合現代育人理念。同時,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也要注意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科育人的功能。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也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對此筆者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符合新時期德育工作的要求。立德樹人是新時期教育的根本任務,為了更好地指導當前的中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教育部在2017年頒布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對推進德育工作進行了規范化、實效化的指導。在它的實施途徑和要求方面,明確指出了要重視課程育人,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把德育內容細化并且落實到各學科的教學環節中,也特別指出了在外語課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國際視野和綜合人文素養的培養。所以,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是新時期教育的必然要求。

第二,有利于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效果。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學要求要以三維教學目標為指導開展教學,即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三者全面融入其中,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全面成長。但是,從目前小學英語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還是堅持以知識、語法或者分數為中心開展教學,這就忽略了在英語教學中對小學生品德的培養,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認識、外國文化的認識存在局限,這就難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小學生來說,正確的思想認識是其良好行為習慣的先導,只有把德育教育扎實地落實到小學英語教學中,才能夠切實落實三維教學目標要求,真正落實課程標準的精神,從而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效果。

第三,有利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小學英語教育需要立足于這一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與學習能力,從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和學習習慣開展教學。但是對小學生來說,其在學習過程中比較缺乏語言氛圍,如果僅僅是講知識、背單詞和課文,會使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這樣的教學也難以真正吸引學生。而在英語教學中給學生滲透德育教育,能夠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情感的交流,使學生深刻領悟英語學習帶來的價值,這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質,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蓖ㄟ^滲透德育就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內驅力,從而提升小學英語教學的效果,這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也有幫助。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策略

(一)利用好教材資源開展德育教育

小學英語教材是英語課程標準的具體呈現形式,也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主要載體?,F在的統編版教材在設計的過程中更加重視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與學習需求,基本上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來給學生呈現學習內容;在學習內容的設計上,既包含了我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信息,也包括了情感、態度、思維、交往等在生活中比較常用、常見的學習內容,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拉近學生與英語學科之間的距離,還能為德育教育提供切入點,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教材學習的過程中將學習內容適度拓展,從而有效推進德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Friends and Colours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在My friend這課學習時,教師可以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在學生完成教材對話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角度對小學生進行如何交友、如何與別人禮貌地交流進行引導,這會為學生順利融入集體生活,提升社會適應性有很大的幫助。而在學習Colours這課的內容時,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需要學生掌握關于顏色的單詞“red,yellow,blue,green,orange,brown,white,black”,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學生很快學會了這些單詞的發音及含義,在此基礎上適當進行拓展學習的訓練并融入愛國主義教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呈現幾個國家的國旗,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嘗試用英語說一說各國國旗的顏色,可以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適當解釋這些國家選擇國旗顏色和樣式的內涵。在課堂最后給學生重點分析我們中國的五星紅旗,再給學生講一講國徽和國歌,增強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這也能夠使學生形成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認知。

(二)適當挖掘教材資源,進行養成教育

生活化是現行小學英語教材在編寫過程中的重要特點,特別是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習內容幾乎就是學生身邊的事物或者經常接觸的內容,只不過是用英語的形式呈現出來,這些學習內容經過教師適當的挖掘可以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滲透。

所謂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教育,這里的習慣既包括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也包括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因為社會性是人的根本屬性,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參加社會、學校生活的時間在不斷增加,也意味著學生需要獨立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而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關于學生如何去交流、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內容,適當挖掘后可以成為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素材。如見面后一些簡單的打招呼用語:“Nice to meet you!”“Good morning!”“How are you?”以及致謝的用語“Thank you !”“You are weclome!”等,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給學生創設新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式的體驗性學習,使學生了解如何正確與人交往,這樣的設計既能夠使學生復習和鞏固課上的學習內容,也能夠使學生逐漸學會如何去適應生活,如何在學校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有效落實德育教育的目標。

(三)重視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用自身的魅力去滲透德育教育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一段廣為流傳的話:“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边@也就是教育中所倡導的教育真正的價值是一種啟蒙,一種喚醒,一種打開,一種點燃。而這種教育與啟蒙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說教難以真正實現其效果,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育智慧,用教師的自身魅力也就是言傳與身教去影響學生,去有效地滲透德育教育。

首先,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要過硬,特別是在教學能力上要有一定的優勢,這是“征服”學生的最有效手段。英語教師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習意識,特別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保持教育教學思想能夠與時俱進,從而使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保持在前沿狀態。

其次,要重視師德師風建設,教師一定要有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要用“師愛”去影響和感染學生。具體到教學中,要堅持英語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把促進學生成人與成才的教育結合到一起,在英語教學中切實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為目標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教師要重視在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把教書與育人工作落實到實處。

最后,要把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由課上拓展到課下,在課上滲透德育教育,在課下通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給學生以言傳和身教,這就能夠起到“親其師、信其道”的育人效果。

(四)精心組織安排教學活動,進行德育滲透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需要把德育教育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滲透給學生,這樣才能夠減少生硬的介入,才能夠實現“潤物無聲”的德育教育效果。

首先,在備課環節要做好準備。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除了要備教材、備課標、備學生之外,還要重視在備課的內容中挖掘德育教育的素材,或者是尋找德育教育的切入點,提升教學內容的知識性與思想性。如在對Li ming’s family這課進行備課時,教師就可以從構建和諧家庭的角度來做好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準備,讓德育成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

其次,通過優化教學方法來滲透德育教育,為了使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由知識的學習上升到情感的認知,教師要盡量減少單一的講授法,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滲透德育教育。例如,可以結合小學英語教材中對話內容為主要形式的特點,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學習“How much is it?”句型時,讓一名學生扮演售貨員,其他學生扮演顧客進行問答式訓練,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去與人交往以及溝通;也可以開展合作學習式教學,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功能,在教材的基礎上給學生呈現輔助其德育認知的素材,如各國的風俗文化、歷史地理狀況,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理解能力。

最后,重視課后小結。每節英語課在最后都要進行總結和歸納,這既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而這種總結應該是綜合性的,也就是要著眼于三維教學目標的要求,既要有知識和技能,也要注意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從而實現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效果。

(五)通過多樣化的英語課外活動開展德育教育

開展多樣化的英語學習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果,也就是要把學生的英語學習由課內拓展到課外,在實踐中育人。而在這些活動中也可以適當地融入德育教育的內容,從而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落實德育教育的要求。

例如,2022年我國迎來了冬奧會,北京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雙奧城市”,為了更好地宣傳和展示我們國家的魅力,需要借助英語這一世界主要通用語言,所以“英語熱”再次興起。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此契機開展一系列的英語活動,如讓學生自制關于北京冬季奧運會的手抄報,開展“我眼中的冬奧會”為主題的英語演講比賽,以及“我是小小志愿者”的角色扮演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有效鍛煉小學生的英語寫作、表達和口語交際等方面的能力,還能夠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責任擔當的意識,這對學生來說就是有效的德育教育。

(六)把德育納入英語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小學英語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學評價能夠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診斷、激勵和調節的作用,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英語教學的實效性。為了切實在英語教學中落實德育教育的目標要求,教師要把德育內容納入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中,如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規范,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情況,合作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意識等,這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認知的變化。為了引起學生的關注,教師要定期對學生進行評價和反饋,可以采取“小紅花獎勵”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量化式的評價,通過評價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也是在開展德育教育。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學科是小學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只要我們用心挖掘,到處都是開展德育教育的素材與契機,這需要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做“有心人”,重視從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小學生的現實情況出發,來尋找或者挖掘有利于開展德育教育滲透的契機,它們就像美麗的寶石隱藏在諸多字母的背后,一旦被開采發掘出來加以利用,就能美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其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 王枬,王彥.教育敘事:在實踐中體悟生命[J].教育研究,2005(2).

[2] 王彥,王枬.教育敘事——從文學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3] 張曉東.框架理論視野下的道德敘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4] 黎加厚.信息時代的教育敘事與教師主體意識的覺醒[J].中國電化教育,2004(10).

[5] 丁鋼.教育與日常實踐[J].教育研究,2004(2).

作者簡介:賈寬召草(1983.2— ),女,藏族,甘肅天祝人,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猜你喜歡
德育教育重要性小學英語
“0”的重要性
論七分飽之重要性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