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研究

2022-06-19 10:05張錦雄
學周刊 2022年20期
關鍵詞:生本理念初中英語核心素養

摘 要:素質教育背景下,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關注的重點內容,也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面對英語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師唯有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中解放出來,指向“語言、思維、文化和學習”四個方面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文章以此為研究中心,針對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教學開展路徑進行了詳細的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生本理念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01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06

新課程改革下,不僅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也明確提出了英語核心素養一詞,為當前的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面對全新的要求,教師必須要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中解放出來,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還應指向“語言、思維、文化和學習”四個方面的素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和創新課堂教學策略,促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完成知識建構,并實現能力和素養的提升,真正滿足新課改下的教學需求。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一)過分關注英語成績

核心素養視角下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但部分教師深受應試教學理念的束縛,過分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認為學生只有死記硬背才能牢固掌握英語知識,最終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在這一教學理念下,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基本上都是圍繞考試進行的,以知識學習、提高成績作為唯一的目標,忽視了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導致學生出現“讀死書”的現象,難以真正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二)缺乏高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想促進英語核心素養的落地,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師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立足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科學選擇課堂教學方案,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來說,由于教師對核心素養認識和研究不夠,一味束縛在灌輸、口頭講解的教學模式中,致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枯燥單一,制約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阻礙了英語核心素養的落實。

(三)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

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只有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結合到一起,才能在有效的師生互動中真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但在調查中發現,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當前英語課堂教學中依然以教師為主體,認為只有在課堂上保持嚴肅的態度才能讓學生產生敬畏之心,但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導致師生之間產生距離感,制約了師生的溝通和互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遇到疑問時也不愿意主動向教師提問,甚至在課堂上不愿意回答問題、配合教師等。長此以往,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制約了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地[1]。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研究

(一)及時轉變教學觀念

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出,為當前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面對這一全新的教學改革,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必須要對英語核心素養進行全面、深刻的解讀,樹立與新課改相契合的教學觀念,運用正確的教學觀念指導課堂教學。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將自己從“高高在上”的課堂主導地位中解放下來,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引導學生等,契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教學,旨在活躍課堂氛圍;還應堅持平等的原則,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面臨的困難,并提供針對性的幫助等,使得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中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堅持發展的教育理念,英語核心素養下,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時,不能局限于學生的英語成績中,應在傳統知識與技能的教育目標中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文化等目標,真正提升初中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2]。

具體來說,教師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樹立核心素養理念,關注學生在語言能力、學習行為、思維品質方面的共同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出切實改變了小學英語教學目標,初中生的語言儲備日益豐富,獨立學習意識增強,不再滿足于被動接受現成知識的學習狀態,而且也渴望證明學習價值。對此,初中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則應遵循核心素養理念,設計多元化的教學目標,綜合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改變“唯知識論”的教學行為。

其次,先學后教,樹立雙主體互動意識。新課程改革從轉變師生關系層面入手展開了課程改革,強調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互動形式,而初中英語教師也應由此轉變教學觀念,樹立雙主體互動意識,在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以科學的教學指導服務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為促使學生實現持續發展做好充足準備。

(二)以生為本,強化語言表達能力

英語屬于一門語言學科,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不能束縛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而是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初中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其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和環境中積極主動參與到聽說讀寫訓練中,最終落實語言素養這一培養目標。

首先,教師在強化語言能力訓練時,可結合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情境,或者對教材上的對話進行改編,引導學生在角色演繹情景劇的學習情境中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英語語言能力。同時,通過教學情境的運用,可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徹底扭轉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在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時,教師應盡量還原英語文化環境,引導學生了解英語知識的起源、發展,使得學生能及時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由此改善學生的認知狀態,使其能自然而然地樹立語用意識,促使學生自主遷移語言信息,主動建構新知意義。

其次,還可以靈活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方式,借助英語視頻糾正學生的英語發音,強化學生的英語語感?;ヂ摼W平臺上有豐富的英語音頻、視頻資源,“趣配音”這一軟件便收錄了大量的英文影視劇,用戶可通過為影視劇作品配音的方式鍛煉自身的英語口語能力,有利于促使學生說出地道的英語口語,同時也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互聯網平臺上還具有豐富的英文歌曲、英文詩歌、英文繪本與文學作品等資源,均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語言儲備,便于學生實現持續學習。對此,教師則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訴求開發、整合網絡資源,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學說英語,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最后,還可以在日常教學之余,定期舉辦一些英語文化活動,指導學生英語課外閱讀活動、唱英文歌曲、創編英語短劇、演講英語故事、開展英語辯論賽等,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中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在豐富的課外活動中,初中生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語能力,且可不斷豐富對于英語文化的認知儲備,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開放的文化意識,使其接受精神啟發。

(三)多元化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面對初中英語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還要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從教學生學會英語知識逐漸轉變為向學生傳授英語學習方法,以便于學生日后更好地開展學習。

一方面,合作探究學習。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應遵守“自主、探究、合作”的原則,結合英語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科學設計出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學習任務。接著,按照小組學習的方式,將全班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引導學生在互幫互助、優勢互補的過程中完成英語知識的探究學習。由于初中學生英語基礎知識薄弱,自身學習能力弱等,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教師唯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價值,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引導,才能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英語知識的探究學習。為此,教師則應盡量減少講解行為,鼓勵學生自主解釋、總結英語知識,弱化教師思維對學生的影響。但是,這并不是要否定教師的教學輔導作用,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需求使用課堂提問、留白、導入等教學技巧,使得學生的英語探究活動變得越來越有效,從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得初中生積累有效的英語學習經驗。

另一方面,靈活運用翻轉課堂。教育現代化背景下,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時,還應積極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具體來說,教師在上課之前,可結合教學內容科學設計教學視頻,將其上傳到班級平臺上,引導學生在課前結合教學視頻展開自主學習。學生在完成自主學習之后,可結合教師提供的練習題目,針對自己的自主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同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將疑惑點、難點等反饋給教師。教師則對學生的反饋進行總結,重新設計教學方案。如此一來,不僅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也促使學生在翻轉課堂的引導下逐漸掌握了自主學習方法,提升了自主學習的能力[3]。為了優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現條件,初中英語教師可親自制作微課,也可下載網絡平臺上的優質微課,或者開展網課教學活動,與學生共享電子課件、輔導材料等重要的教學資源,利用信息技術的實時交互功能整合課內外教學活動,由此提高英語學科的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四)問題驅動,促進思維發展

面對初中英語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時必須要加強學生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訓練,真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而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必須要堅持“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原則,借助問題的驅動,引領學生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實現思維能力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之前,對英語核心素養、英語教學目標、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堅持“從易到難”的原則,科學設計出層次化、環環相扣的問題,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交流的過程中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同時,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之前,教師還應關注初中學生的實際學情,結合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科學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質疑和猜想。如此,可促使學生在質疑和猜想中活躍自身的思維活動,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

(五)補充文化元素,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

英語與文化密切相關,這種關系是與生俱來的。英語從產生以來,都不可避免地烙印了文化痕跡。尤其是在英語核心素養下,也明確要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還要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

首先,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文化元素。就現行的英語教材來說,每一個單元的安排都聚焦一個主題結構,其中蘊含了大量的文化因素,包括傳統習俗、文學藝術、風土人情、歷史地理、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因此,英語教師應聚焦英語教材的內容,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文化因素,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西方文化。

其次,通過文化對比,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漢語和英語都屬于語言性學科,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因素。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在強化學生文化意識時,可通過文化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在中西文化對比中強化自身的文化意識,并逐漸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素養。

最后,拓展和延伸文化滲透路徑。為了強化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還可在學習之余,給學生推薦一些與文化相關的課外閱讀書籍、電影等。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滲透文化自信、文化傳承教育活動,以便于學生在學習中強化自身的文化意識。

(六)優化教學評價,促進核心素養落實

教學評價是制約英語核心素養落實的關鍵性因素?;诋斍坝⒄Z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必須要指向英語核心素養的要求,優化和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一方面,實施多元化教學評價。英語教師在開展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英語筆試成績,還要將學生的口語能力、閱讀素養、寫作能力、學習能力、思維發展等都納入具體的評價中,確保教學評價內容能夠滿足英語核心素養的要求。

另一方面,指向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評價。英語教師在優化教學評價時,還應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設計出差異化的教學評價標準,不僅要關注班級中的優秀學生,還要關注學困生,真正實現所有學生的發展[4]。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出,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诖?,教師要從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下解放出來,指向英語核心素養的內涵,科學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借助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循序漸進地提升初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殷治世.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方法研究[J].學周刊,2021(30):41.

[2] 遲婧睿.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研究[N].科學導報,2021-09-17(B03).

[3] 雷曉紅.初中英語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探索[J].新課程,2021(37):36.

[4] 康忠.芻議提升初中生英語素養的若干有效途徑[J].基礎教育論壇,2021(26):95.

作者簡介:張錦雄(1977.3— ),女,漢族,甘肅武威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猜你喜歡
生本理念初中英語核心素養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生本課堂實踐探索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