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壓吸引(VSD)對20例糖尿病患者創面治療的臨床觀察

2022-06-19 16:13劉波齊慧
智慧醫學 2022年5期
關鍵詞:糖尿病患者臨床效果

劉波 齊慧

【摘要】目的:分析負壓吸引(VSD)對20例糖尿病患者創面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糖尿病創面患者共40例,數字表隨機分2組每組20例,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該基礎上增加負壓吸引(VSD)。比較兩組創面愈合時間、治療前后患者創面炎癥因子、總有效率。結果: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后患者創面炎癥因子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常規聯合負壓吸引(VSD)對于糖尿病創面的治療效果確切,可控制炎癥,加速創面愈合。

【關鍵詞】負壓吸引(VSD);糖尿病患者;創面治療;臨床效果

糖尿病人皮膚組織長期處于高糖狀態,使微血管基底膜增厚,使炎癥細胞大量附著在血管壁上,使局部組織的抗感染功能降低;局部供血不足,靜脈回流功能降低,造成局部缺血、缺氧,從而造成糖尿病創面氧分壓降低。這些原因導致了糖尿病病人傷口易感染,傷口愈合困難。VSD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治療骨創傷、燒傷及其他皮膚創傷的一種方法[1]。目前,VSD負壓閉合引流技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分析了負壓吸引(VSD)對20例糖尿病患者創面治療的臨床效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糖尿病創面患者共40例,數字表隨機分2組每組20例。其中,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35-78(48.21±2.21)歲。病程2-15年,平均(7.24±1.55)年。觀察組男13例,女7例,年齡35-78(48.57±2.45)歲。病程2-15年,平均(7.25±1.51)年。兩組統計學比較顯示P大于0.05。

1.2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該基礎上增加負壓吸引(VSD)。①徹底清除缺損、易壞死的組織、不正常的分泌物、異物等,并將其全部打開,以保證軟組織及骨組織床的血液供應。清潔創周肌膚。②根據傷口的尺寸和形狀,對帶多側孔口的VSD敷料進行修剪,以保證導流管端孔和全部側孔均用VSD包扎。每1個引流管的VSD敷料不得大于2 cm,也就是4~5厘米寬的VSD包扎塊內要有一條引流導管。遇到較大的創口時,用引流器串聯,減少引流器的數目,使引流器的出口方向便于引流器的密封。覆蓋填充物,用設計的VSD敷料進行縫合,使其完全包住傷口,如果傷口很深,則用VSD敷料填滿底部,不留下死腔。③將傷口周圍的皮膚擦拭干凈,并用生物可滲透的膠片將VSD敷料包住。密封好是確保排出效果的關鍵,要耐心、細致、靈活地完成封口,可用“疊瓦法”進行包扎。采用“系膜法”將引流管的切口周圍封閉,也就是用一層薄膜包裹引流管,將多余的膠片粘在一起,形成一層膜,這樣既能有效地避免引流管上的松散和漏氣,也可以用“戳孔法”來封住引流管,如果是特別的地方,比如手腳,就用“餃子”法,半透膜的覆蓋面應該是創周正常皮膚2 cm。④按要求,將各排水管合為一排,排出管與負壓設備相連接,使負壓打開。⑤將負壓調整到-40-60千帕,負壓起作用的標志是VSD填充物明顯癟了,而膜下沒有液體積累。術后使用負壓設備,保持負壓-40-60千帕。手術后3~5天,更換VSD材料,7~10天移除VSD材料,觀察肉芽組織的生長,當生長良好后,在腹部和/或健側四肢上取適當大小的皮膚,將皮下脂肪移出,并將其固定在傷口上,然后用VSD敷料覆蓋植皮處,持續負壓吸引,使引流管暢通,如有阻塞,則用生理鹽水清洗。在手術后3~5天,替換VSD,1周后將其折疊。如果對肉芽組織的生長不滿意,則將其移除,然后進行VSD覆蓋和吸引治療,10 d左右,肉芽生長良好后再進行移植。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創面愈合時間、治療前后患者創面炎癥因子、總有效率。

1.4療效標準

2周后評價療效,顯效:癥狀體征消失,創面愈合;有效:癥狀改善,創面縮小;無效:達不到以上標準。排除無效率計算總有效率[2]。

1.5統計學方法

在SPSS22.0軟件中,計數x2統計,計量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2結果

2.1兩組創面愈合時間比較

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12.21±1.20d短于對照組15.45±4.23d,P<0.05。

2.2治療前后創面炎癥因子比較

治療前二組患者創面炎癥因子比較,P>0.05,而治療后兩組創面炎癥因子均改善,而觀察組創面炎癥因子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3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

3討論

糖尿病病人在出現創口后要進行正確、有效的處理,以促進傷口的愈合。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和防止感染,并促進其恢復。切開、減壓、引流是治療創面腫脹、減輕疼痛的最佳方法。傳統的切開引流方法可以排出病人體內的部分毒素,但是由于無法有效地清除深入到創面深處的毒素,所以療效不理想。VSD技術最早是德國學者 Fleischmann等人提出并在臨床上推廣使用,它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安全、有效等優點,并在較大范圍的創傷和軟組織感染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VSD設備主要包括:傷口填充材料、半透膜、導流管道、負壓發生器[2]。傷口用聚乙烯泡沫塑料制造,其微孔直徑在0.1-0.2毫米之間,沒有毒性、免疫作用,組織相容性、吸附性、透水性都很好,可以完全貼合傷口。封閉式半透膜以聚氨酯為主體,不透水性,但可投水蒸汽,既可為傷口提供密封的環境,又可防止細菌、微生物等侵入。該引流管與負壓發生器連接,能從切口傷口中排出液體。VSD技術相對于傳統的引流法,具有如下優勢:①持續高負壓吸引,完全清除傷口和腔縫中的液體,保持傷口清潔。防止局部滲出,加快組織消腫,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有利于早期移植感染傷口。②在排出液體的同時,將排泄腔的壁向內壓,當物料慢慢抽離時,腔壁會被緊緊地封閉,該方法能有效地預防殘留膿腫和死腔的發生,特別適合于外傷引起的潛在皮膚撕裂或有死腔的患者。③生物滲透膜的透氧性、透濕性、防水、隔離、防止交叉感染等優點。④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法,能維持7~10天,無需更換包扎,減少了患者因頻繁換藥而造成的疼痛,也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3]。

綜上,常規聯合負壓吸引(VSD)對于糖尿病創面的治療效果確切,可控制炎癥,加速創面愈合。

參考文獻:

[1]陳盟盟. 疼痛護理管理在VSD聯合自體游離皮片植皮治療糖尿病足感染創面中的應用[J]. 承德醫學院學報,2022,39(02):139-142.

[2]馬翠,花奇凱,何曉紅,徐筱清,黃燕鳳,黃山,張秋,鐘鑫,戴霞. 負壓封閉引流術對重度糖尿病足患者脛骨橫向骨搬移術后炎癥指標及創面愈合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22,42(07):1630-1634.

[3]于美玲,林碧芳. 超聲水刀清創系統聯合封閉式負壓引流(VSD)沖洗在慢性糖尿病足創面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2022,25(01):191-194.

項目名稱:負壓吸引(VSD)對20例糖尿病患者創面治療的臨床觀察項目編號:YJ2017CX08484A4CEF-3168-432F-954A-826FDC2F0AF8

猜你喜歡
糖尿病患者臨床效果
糖尿病患者自護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
氣管穿刺導入氣管套管術用于急診糖尿病患者救治效果觀察
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研究
白眉蛇毒血凝酶與泮托拉唑聯合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評價
觀察奧曲肽治療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成人腹腔鏡疝修補術92例臨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觀察分析及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