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初期民報所刊載鴉片問題的輿論研究

2022-06-20 15:27薛梅
今古文創 2022年21期
關鍵詞:鴉片

【摘要】民國初期的中國展開了一場禁煙運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中國禁煙史上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社會歷史巨大的變遷所帶來的各種關于鴉片的思想、觀點也迅速涌現,各種輿論更是以自己的認知對鴉片表達態度。本文以民國初期報刊中與鴉片相關的輿論為研究主線,通過當時民間對于“鴉片”這一問題的關注,探究當時社會各界關于鴉片的態度,采取的辦法及其所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民國初期;民報刊;鴉片;公眾輿論

【中圖分類號】K2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標號】2096-8264(2022)21-005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1.018

清朝末年,西方列強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通過向中國大量輸入走私鴉片以牟取巨額利潤。鴉片貿易給中國社會造成嚴重危害,所謂“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1]。清廷自1821年起頒布禁令嚴禁鴉片,英國政府以此為由挑起鴉片戰爭。民國初立,孫中山頒布《嚴禁鴉片通令》實行禁煙政策,此時由于報刊媒體的大量出現,起到引導社會輿論與疏導民情的作用,使得此時的鴉片問題帶有新時代的特征。民國中國歷史上第三次轟轟烈烈的禁毒禁煙運動,作為中國禁煙史上的大事件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內容,因此“鴉片”自然而然地成了當時各類報刊的一大主題。國內外除了從宏觀角度對鴉片這一主題進行研究之外,還從微觀角度從不同地區探索當時鴉片與地域的關系,而較少談論關于大眾輿論對當時鴉片問題的看法,本文從輿論研究這一角度,運用文獻研究法,針對民國初期民報所載鴉片問題的輿論這一問題展開研究。

一、民辦報刊客觀理性地向公眾宣講鴉片利弊

由于鴉片給中國近代社會所帶來的巨大危害,使得民眾將鴉片視為“妖魔鬼怪”,以至于“談煙色變”。將鴉片妖魔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斷絕民眾對于鴉片的吸食,但是不利于人民對其產生正確的認識,同時也影響了鴉片在醫學上的應用。在這種情況下,最先站出來為鴉片醫用“正名”的是受到西醫教育的“新醫”,他們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勸導民眾用客觀理性的態度重新認識鴉片,并科學地對鴉片等藥物進行分析研究,這種研究貫穿于整個民國時期并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深入。專門研究鴉片藥用價值的醫學報的產生,為民眾正確客觀地看待鴉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中《實驗救吞鴉片法》以及中醫雜志《解鴉片毒》都是從醫學角度出發對鴉片進行研究?!蛾P於鴉片和麻醉藥的幾句問答》則說明證了鴉片和麻醉藥的關系,做出了“凡是一種藥品,能滅除病痛,催眠,舒適緊張的神經系,除去腦部可怖的陰影,使得環境像做夢般的恍惚,又能遏止忿怒而且有成癮的趨勢的,都叫做麻醉藥”的結論。該研究表明只要不濫用,它就是一種普通的藥物,能為人所用。還有關于如何解毒的方法的研究報道《求解鴉片煙毒法》等,對已吸食煙毒者如何戒煙給予指導。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解鴉片煙毒》更是將不同程度的吸食者醫治法以及對誤吸鴉片后的做法進行了區別指導。專業人士在報刊上大量發表關于鴉片的制作過程、藥用價值以及鴉片中毒或吸食上癮后如何解毒斷煙的方法。特別注意的是,這類文章以科普為主,本身并不帶有感情色彩,用科學的方法實事求是地公布所研究的結果,客觀上為減少了對鴉片的恐慌,而且能夠在科學的指導下戒除煙癮。

二、民辦報刊批評地方軍閥的鴉片公賣

禁毒禁煙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不和諧音”,其中最嚴重的當數鴉片公賣。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政府內部爭斗嚴重,中央權力大減,軍閥割據現象嚴重,為了能夠在全國范圍內爭奪更大的地盤以至于得到中央政權,他們紛紛實行弛禁政策,甚至公然加入鴉片販賣的行列,公然挑釁中央實行的禁毒禁煙政策。

鴉片公賣顯然與全國最廣大人民的意愿相違背,因此在這一時期的報紙刊載了大量批判鴉片公賣的文章。蕭裕生在《辟鴉片公賣》一文中寫道:“我國積弱之原,皆此鴉片為之害階,奈何垂禁多年,反倡公賣?若政府凈照準施行,何以杜外人之口?!?蕭裕生將鴉片視為中國積貧積弱的原因,因此對政府公賣的行為大肆批評,表示若政府實行鴉片公賣是出爾反爾的行為,國家信譽將被擲之于地,將無法立足于世界各國?!吨腥A醫學雜志》也有人在《反對鴉片公賣之函電》撰稿認為:“上海各公國熱心國事,乃有貴會之組織,思有以抨擊軍閥。遏制毒物。成立以來,雷厲風行,舉國震動,不謂身為上??偵虝L之虞和德,反提倡鴉片公賣。舉二十年來之禁毒大法,破壞無疑,喪心病狂,至此已極?!盵2]作者首先肯定了上海商會自成立以來對中國所做出的貢獻,筆鋒一轉,批判該組織已忘初心,妄圖破二十年禁煙大法,支持鴉片公賣是喪心病狂之舉?!顿R鴉片公賣文》中寫道:“一班窮鬼乃者功膏,公賣予求予取,易於拾芥,快若登仙,看萬家白板紅牌氣似蘭而噴溢問幾處……”[3]采用反諷的手法抨擊鴉片公賣。

當時在地方軍閥的默許甚至支持的情況下,種植罌粟售賣鴉片在某些省份十分猖獗,出現了大量的抨擊鴉片公賣的文章。這些報道的出現反映了鴉片公賣政策與民心相背,那么為什么要在形勢如此嚴峻之下仍舊進行鴉片公賣呢?在探究這個問題前首先要充分認識在民國初年鴉片公賣并不是一項全國性政策,而是主要存在于某些地區的個別行為,其中陜西、福建和云南三省的煙禍復起現象尤為嚴重。以陜西為例,《申報》曾在文章中提到,自實行禁煙政策以來,由于厲行禁煙,每年槍決者超百人,因此在 1917 年該省的煙土本已經得以肅清,但軍閥陳樹藩以軍用無著落為借口,公然地勸說民眾栽種煙苗,其他各省栽種煙苗的理由也是大同小異。在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各地軍閥各自為政,都希望能夠爭奪中央政府職權,因此進行了激烈的擴軍備戰行動。擴軍備戰就需要大量的金錢做后盾,因此在偏遠的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利潤豐厚的鴉片種植和販賣就成了部分軍閥的首要選擇。例如:馬鴻賓任寧夏鎮守使任期間,作為甘肅省管轄的寧夏道,按照甘肅省的政策,開放煙禁征收“煙畝罰款”,并成立機構署禁煙罰辦處。不管農民種不種鴉片都要繳納“煙畝稅”,寧夏當時征收“煙畝稅”也是按畝征收的。寧夏農民深受“煙畝稅”征收之苦。等到寧夏省建省以后,行政機構龐大政府的財政壓力更大,便重新整頓了“煙畝稅”,將“煙畝稅”改為“清鄉費”,較之前搜刮性更強了。地方勢力采取征收重額煙捐,使農夫不種鴉片煙便不能維持生存,無論是否種植煙土,皆以煙土征收賦稅。在這種情況下,即便農民不愿種煙,為了生存,也不得不種煙。[4]中央政府方面由于軍閥割據的局面導致國庫空虛、財政困難,而此時全國仍舊是一個爛攤子。政令的施行,社會的改革甚至于國家的運轉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大量的金錢為后盾,地方勢力的強大也使國家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盎蛟唬河纱艘杂^,果無方策已救此弊乎?其或將經驗所得,以最切實施之方法,迎合國家所公布之拒毒政策,復可將以前被強有力者中飽巨金歸諸中央國庫,畫思維功而得兩全之策乎?”[5]在這種情況下中央也有人認為與其地方私種,不如將鴉片販賣收歸中央,訂立法律以解決國庫空虛的難題,先解決國家財政難題,先使國家正常運轉。但是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巨大危害又是國家難以承受的,歷史苦果仍余留苦味,若是實行鴉片公賣不但會使多年禁煙心血毀于一旦,更會給中國后世發展帶來深不可測的危害,因此是否進行鴉片公賣,也使中央政府陷入兩難的選擇。

三、民辦報刊對地方禁煙運動曲折的觀感

民辦報刊意識到,中央政府組織的暗中掣肘是導致地方禁煙運動一波三折的內在原因。民國初年的共和官僚體制中仍殘留了大量的封建因子,貪污腐敗、賣官鬻爵、尸位素餐現象十分嚴重。作為關系著中華民族命運的禁毒禁煙運動,某些官員關心的并非是國家與民族的前途,而是個人的榮華富貴,特別是在廣東、江西一帶尤為猖獗。有人在《破壞禁煙者調查員也》撰文指出:“粵省私土充斥,多系軍界由滇入桂境,由桂結隊挑至北海,用兵輸入號東……”在反對者看來,這些官員只顧貪圖眼前,視國家法律為無物,自顧自進行鴉片活動,或是直接經營,或者是間接武裝販毒。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些職位較低的緝毒警察,竟然利用職位之便,以權謀私,參與走私,甚至于被發現后還可以恬不知恥地稱為查獲之物,稍后繼續進行販賣走私。除了直接販賣破壞禁煙法令外,一些官員還大肆進行搶劫活動,不但將查獲的煙土收為私有,而且將其他的金銀物品一并查獲。

民辦報刊注意到,部分民眾的變相抵抗是地方禁煙運動遭遇頓挫的主要阻力。中國地大物博,在社會動蕩的年代,一些地區的人為了的生存固守一隅,形成小范圍的割據勢力。他們依靠高額利潤的煙土而生,甚至形成一定范圍的壟斷,成為阻撓當地禁毒禁煙運動的主要阻力?!渡陥蟆吩涊d江西弋陽縣西鄉邵姓一族,以煙土為生,割據一地,好斗尚武,不畏生死,紳士農商都不敢與之相爭,“弋陽縣西鄉邵姓聚族而居,負固隅,常以械斗為能事……”“官吏偵悉該處煙苗甚多,擬率警察護兵前往查鏟,未及半路即聞該姓聚眾技城預備官到即殺,警來即擒,大有摩拳擦掌之概?!盵6]面對政府的圍剿他們并不吝惜自身的性命,以命相搏。此外,申報也記載了河南、廣東等地煙土盛行的狀況,該地人民視政府禁煙法律如無物,大大阻礙了禁毒禁煙運動。

此外,民辦報刊也認識到,來自外國勢力的公然干預是民初地方禁煙運動不能徹底進行的重要外因。民國初年的禁毒禁煙運動自誕生之日就受到各種黑暗勢力的阻撓,密切關注著這場運動的風向,以便干涉、阻撓這場帶有民族自強性質的運動。帝國主義更是加緊干涉中國的禁毒禁煙運動,以免失去這塊巨大的“蛋糕”。據《日內瓦第二鴉片會議紀》記載:“英代表薛希爾子爵今日在鴉片會議時發表有政治家風度的鎖定而茁敢之演辭歷一小時之久,申述英政府極欲禁絕吸煙及取締麻醉品用途之意?!盵7]幾次日內瓦會議的召開都是為了禁絕煙毒。但禁毒禁煙政策的實行,一方面會斷絕了外國鴉片販子“洋藥”的銷路,使其失去了高額的利潤來源。另一方面這些鴉片通常由銀行做了擔保,鴉片滯銷產生的損失是這些金融機構所難以承受的。為了尋找出路,藥販與金融機構相勾結,慫恿英國使館方面出面向中國政府施壓。除此之外,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的日本為了擴大侵略范圍,攫取更大利益,公然毀約,以嗎啡代替鴉片,向我國被占領的地區出售,“哈爾濱日人售藥者,多雇華人攜帶嗎啡針,四處兜人注射?!薄叭毡揪煲暼糌杪劇盵8],日本人想要通過嗎啡代替鴉片的方法來彌補損失,全力阻礙禁煙運動。

民辦報刊還覺察到,封建軍閥割據一方是地方禁煙運動陷入困境的政治原因。政府出臺各種關于鴉片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就必然會發生許多與其相關的案件。在政府禁煙期間,由于鴉片吸食成癮難以斷絕的特性,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使各種勢力無法放棄販賣鴉片而帶來的巨大的利益,因此鋌而走險,產生了關于鴉片的眾多案件?!杜袥Q王中現等因販賣鴉片一案》:“王中現意圖販賣而持有鴉片之所為,處有期徒刑一年,裁判確定前羈押日數,準以二日抵徒刑一日。鴉片二十七兩四錢沒收焚毀之?!盵9]《判決李秦周販賣鴉片一案》《陳德明販賣鴉片上訴案》《陳正廷吸食鴉片上訴案二十一年十月十三日》《禁止開設鴉片煙館案》等案件也是關于個人違背禁煙禁令所遭受何種懲罰的案件。從這些關于鴉片案件中可以看出,大多是牽扯個人吸食鴉片和個人販賣鴉片的,多是牽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而對于中央禁煙時期地方政府官商勾結甚至政府公賣鴉片的案件則為空缺,這也反映了民國時期地方軍閥割據勢力強大,中央政府政令下達后難以執行的窘境。

四、各類報刊輿論對禁絕鴉片的影響

民國初年的禁煙禁毒運動在中國的禁煙禁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這個過程中新聞報刊充分發揮其作用,對政府禁煙的態度,法令的宣傳,以及在禁煙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相關問題和民眾的態度都進行了跟蹤報道和宣傳。這些報刊也對這一時期的禁煙歷史進行了實時的刊載,并對整個社會面貌的展現做出了巨大貢獻,對中國的禁煙禁毒運動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不同的報刊雖特點不同,但是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在全中國完全禁絕煙毒。它們重點關注禁煙禁毒運動,一旦有事件發生,便迅速做出反應,敢為人先,為萬人言。對于在禁煙運動中中央政府的所作所為毫不遮掩,無敢不言,對于地方政府在禁煙運動中的倒行逆施更是大達鞭笞。1921年第5卷第7-12期《時事月報》刊載的《反對今日之鴉片政策》中馬寅初批評道:“實行鴉片公賣政策無異于流氓爭利,但上海流氓我知其或有未是非之心者。政府禁煙,彼等私販之,一日破案,治以嚴法,彼等毫無怨言,若政府與之整利,則去流氓者幾希,牛羊何擇,彼等必不甘心伏法矣?!盵10]

民國初期關于刊載禁煙禁毒內容的報刊,無疑對這一時期的禁毒禁煙運動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一方面將民初的各項禁煙法令向大眾宣傳,另一方面也對各種與鴉片相關的事件給予跟蹤報道,使人民可以了解事情的原委,參與禁煙運動中來。此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對政府的禁煙禁毒行為的監督。國民政府時期的大眾媒體將這種作用發揚光大,對于今天所展開的禁毒禁煙問題仍有借鑒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禁毒禁煙不僅是歷史議題更是現實議題,毒品仍是全球性的重大問題。毒品影響世界的和平和穩定,是社會穩定發展的一顆潛在的定時炸彈。毒品本身的危害以及所帶來的一系列犯罪問題是每一個國家都不能回避的問題,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任由其自由發展。當今中國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毒品售吸,最終徹底解決毒品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各類報刊以及新時代各種新聞媒體,都必須積極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向大眾宣傳毒品的危害,幫助公眾充分認識到毒品的危害。

首先各類報刊所代表的輿論不能完全等同于大眾“民意”,它只是民意中一部分人意志的體現。對于民初中國四萬萬人口的總數來說,占據社會底層大多數的貧苦百姓并沒有發表自身意見的機會。從當時輿論形成的機制來看,當一定數量的人對鴉片問題發表意見時便能夠形成一種輿論,這種輿論背后可能有人進行操控,打著民意的幌子牟取私利。

其次輿論的形成必然是需要關注度和討論程度以及持續時間等因素,它們甚至決定了輿論監督力量的大小。輿論效果需要高關注度,高持續時間,報刊形成的輿論很大程度上也缺乏持久性,它能夠迅速在短時間內將鴉片問題的熱度帶上高峰,形成“升溫”現象,但同時其他新鮮事物的出現又會帶走民眾對該問題的關注度,當鴉片問題在長時間內得不到解決時,會使得百姓對禁煙禁毒問題變得疲軟,而另一項新鮮事物的出現會使民眾轉移視線,最終失去對該問題的興趣。

再者報刊的發行需要合法的手段,并且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當時的政府的。當報刊所發表的文章與政府政策不一致時便會面臨困境。民國初期雖然有不少報刊不畏壓力,對倒行逆施的行為進行了大篇幅的批評,但在整個民國時期,鴉片問題始終貫穿于整個民國的歷史。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鴉片才最終斷絕。

參考文獻:

[1](清)魏源.海國圖志[M].長沙:岳麓書院,2011.

[2]辟鴉片公賣[N].錢業月報,1923,第3卷,(5).

[3]賀鴉片公賣文[N].錢業月報,1918,第4卷,(7).

[4]陳育寧.寧夏通史(近現代卷)[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

[5]鴉片公賣之呼聲[J].新北方月刊,1931,(5).

[6]江西禁煙之反抗[N].申報,1915-3-22.

[7]日內瓦第二鴉片會議紀[J].中華醫學雜志,1925,(2).

[8]西報紀南滿日人嗎啡營業[N]申報,1915-9-14.

[9]判決王中現等因販賣鴉片一案[J].綏靖旬刊,1925,

(29).

[10]反對今日之鴉片政策[J].時事月報,1921,(7-12).

作者簡介:

薛梅,女,漢族,山東青州人,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從事歷史研究。

猜你喜歡
鴉片
太平天國與清軍的一筆奇葩買賣
6月歷史大事記
太平天國與清軍的一筆奇葩買賣
1821-1839年伶仃洋走私網絡的鴉片數量考
鴉片泛濫曾困擾美國很多年
清朝中后期為何鴉片泛濫
美國類鴉片癮君子數量劇增
林則徐:憂國憂民,妙諫道光禁鴉片
邪正
阿富汗鴉片年產量創新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