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過程性評價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實踐研究

2022-06-24 21:33楊瑜蓉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71期
關鍵詞:核心概念過程性評價初中化學

楊瑜蓉

【摘要】本課例實踐是以“一問一答”形式落實過程性評價,開展“三環五步”教學建構初中化學核心概念。這為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發展提供了課堂實踐案例,反映了過程性評價應用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實踐案例中,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是以化學史上兩種理論之爭引入使學生深入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設計理念,使學生學會用定量研究方法,培養其“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素養。觀察“紅磷燃燒實驗”和“鐵釘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宏觀現象后,問題驅動引導學生分析實驗、處理數據,并引導學生經深度學習后自主歸納質量守恒定律內容,初步培養學生“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素養。最后,對宏觀現象進行微觀解釋,進一步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

【關鍵詞】過程性評價;核心素養;初中化學;核心概念

一、問題的提出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目的是讓教育回歸本真,學生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落實“雙減”政策,既要減輕作業負擔,更要提高課堂質量。課堂質量需要過程性評價的監控,需要將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有機結合,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傳統實驗教學往往只注重實驗現象或實驗結論描述完成情況,缺少對實驗過程中的監控,缺乏對實驗原理和操作原理的分析能力、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能力的客觀評價,忽略學生情感體驗和價值觀培養,不利于學生形成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下面以《質量守恒定律》第1課時的課堂實踐為例,探究如何以表現性評價、發展性評價為導向設計教學環節,建構核心概念,落實核心素養,為一線教師提供借鑒和幫助。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過程性評價理論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既要強調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又反映未來社會公民必備的共同素養。黃磊教授也指出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課程標準提出,過程性評價需要重視評價學生的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核心素養。過程性評價需要強調過程性與目標性一致,切實以多元手段實施學習動機態度、過程與效果三位一體化的評價,關注診斷、激勵和發展。由此可見,過程性評價順應了評價體系的科學化、綜合性發展趨勢。

三、基于過程性評價開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以《質量守恒定律》第一課時為例,將教學目標、過程性評價融合在學習過程中,使用“三環五步”教學模式,采用“問與答”鼓勵性評價方式,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達到了理想效果,同時使學生更加關注實驗現象的有序觀察、實驗數據的處理方式,從而增強信息加工能力、證據推理能力、建模能力,以培養化學學習能力與學科素養為目標。

1.圍繞新課標要求,確立教學和評價目標

傳統教學中強調學生“記住”概念,但是新課標的核心素養是需要學生通過化學學習逐步形成化學的學科思維、關鍵能力和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化學教學》等期刊對“質量守恒定律”教學策略的研究具備一定數量,但是基于過程性評價建構“質量守恒定律”核心概念的相關教學研究較少。筆者認為,對于只學習了四個單元的初三學生而言,化學知識儲備有限,不應在學生未形成實驗事實的形象思維和化學學科的定量思維的基礎上就要求其設計探究實驗,或者過多拓展課外實驗內容。本案例重新編排、深挖教材素材進行深度學習,注重對“質量守恒定律”本質的理解,使學生有完整的定量實驗方法的體驗,體驗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演繹關系。因此,制訂以下教學目標和評價目標,以及教學與評價思路(如圖1)。

2.導入化學史,樹立“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

本課例以富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史——“兩種理論之爭”引入,指出定量研究成為化學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使學生體會到科學史發展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了解化學學科思維方式,以及了解“知識不是絕對真理”,當出現與已有的解釋不一致的實驗數據時,知識會發生改變,增強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兩種理論比較可見“拉瓦錫實驗”背后的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這對學生形成“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核心素養添上人文色彩。

3.設置“一問一答”,開展過程性評價

問題驅動讓學生對實驗裝置設計、操作原理、數據處理等進入了深度學習,運用實驗觀察、儀器分析、數據分析提供概念建構的綜合證據,從客觀事實(實驗)自行歸納總結“質量守恒定律”,從而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高階思維的提升,情感的內化。

四、基于過程性評價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實踐的策略

第一,過程性評價轉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課前,教師需要多方面分析學生的認知層次和能力,預設其思維障礙,才能有效設計問題,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搭建腳手架,幫助其思維躍遷。同時,問題導學的“三環五步”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形成性評價,以及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反饋。

第二,過程性評價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以實驗觀察為基礎,運用分析、比較、歸納的思維方法開展深度學習;需要注重知識結構化和認知的系統化,從而概括、提煉核心概念。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學科思想方法思考問題,促進化學實驗教學向學科核心素養的轉化,體驗了化學學習的價值。

第三,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需要著重培養“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素養?!白C據推理”是“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素養的實踐基礎,是化學學科思維的核心。概念認知的過程需要通過建模、評模、用模進階學習,突破學生思維障礙,突出概念發展過程,體現實驗教學蘊含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功能與價值。

由此可見,過程性評價使得教學評價具有及時性、真實性、高效性、多樣性,使得實驗教學更高效,使得學生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切實提高其核心素養,樹立正確的化學價值觀。

[本文系廣州市海珠區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教師專項課題“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立項號:2021C03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王磊等.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化學學科能力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潘尖等.形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的區別[J].新課程研究,2018.

[4]歐陽國亮.問題道學三環五步——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M].吉林大學出版社,2021.

[5]陸軍.對幾則質量守恒定律教學設計的比較和思考[J].化學教學,2010(8):3-5.

[6]劉琦.“質量守恒定律”教學設計[J].化學教學,2011(11):24-26.

[7]張娜.初中生質量守恒定律認知障礙探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26.

[8]唐云波.基于標準的整合式教學設計的研究[J].化學教學,2013(7):29-32.

猜你喜歡
核心概念過程性評價初中化學
利用大數據進行學習評估與診斷
從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討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銜接
利用微課輔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Oracle數據庫》課程教學模式探究 
有效掌握科學概念的教學實踐
挖掘核心概念,發現潛在疑問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基于過程性評價的Office高級實訓課程教學模式探討與實踐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