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語文群文古詩文閱讀方法

2022-06-25 20:15黎陽琴
民族文匯 2022年32期
關鍵詞:文學素養初中語文

黎陽琴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要求的不斷提升,增強學生對古詩文理解能力和背誦能力是當下教師的首要問題。作為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師,引導初中生理解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文學素養,喚醒學生對古代詩文掌握理解與閱讀技巧是當下語文課堂構建的主要教學內容。對此,本文當中,作者針對初中語文群文古詩文閱讀方法做出一些策略性的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群文古詩文閱讀;初中語文;文學素養

對于群文閱讀是近些年來興起的一種理念,在群文閱讀當中學生通過時間閱讀改變現有思維上的一個維度,在提升閱讀量的同時也在從思維品質上發生著改變。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當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在現代化教學當中把閱讀教學推進是語文老師在構建教學時需要深入了解的一個課題。閱讀不僅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談吐,還可以由內而外的提升這個人的氣質,因此如何在語文教學當中將群文閱讀設計好是所有語文老師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一、當下初中古詩詞教學現狀

由于古詩文的出現已經在我國流傳千百年,而且有的古詩文采用的是文言文寫成,這樣的文章教師一般都是讓學生進行背誦的,在背誦的過程當中學生們都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的,這樣的方式雖然不能說是最管用的,但一定是學生運用最多的,但是在死記硬背的背后,學生們真正理解文章的內容又有幾人呢?而語文教師大多在課堂上只是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將本篇文章的詩詞大意進行一句一句的解析,很少剖析文言文背后的寫作背景,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們很難真正的理解文章當中的內容,從而導致古詩文理解的進度提升不上來。

二、初中語文群文古詩文閱讀方法策略

1、確定好學習目標,促進學生理解古詩文學習的了解

群文閱讀的主要概念是為了增強學生不同文章的閱讀理解和學習,讓學生感受我國文化歷史的博大精深和古代文人的風采展示[1]。但是在學習的時候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再加上古詩文學習與現代漢語學習的方式有所不同,學生在學習古詩文的時候難免會產生意思的理解錯誤,與古詩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對此,語文老師在創設教學內容的時候,尤其是在古詩文閱讀的時候可以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增強學生們對古詩文的理解與記憶。

在學習初中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陋室銘》時,這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們理解文章當中的意識,體會作者的思想品質和志趣追求,并且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激發學生對高雅志趣的追求以及面對挫折樂觀不屈的態度。老師在授課的時候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方式將本篇文章以小故事的方式進行播放,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本篇文章的理解,然后在設置一些問題,激發學生對本篇文章的閱讀興趣,為了更好的了解作者劉禹錫,老師還可以找幾篇相關作者的其他作品進行群文閱讀,鼓勵學生對作者劉禹錫文章中的創作背景進行深入探究,從而加深學生對作者的寫作特點進行了解,提高本節課教學質量。

2、梳理文章當中的重點,感悟古詩文背后的內涵

古詩文作為承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美好載體,是初中語文教材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當中,老師都會通過多遍的閱讀與朗讀讓學生體會古詩文當中蘊含的語言之美。俗話說的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倍旁娢牡拈喿x相對現在文學更多的是需要學生理解文章背后的寓意,以及文章當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而傳統的閱讀當中,學生們只是根據老師的翻譯與講解在加上個人對本篇文章的理解就需要對本文章進行死記硬背,而一些學生在加上記憶能力不好,在背誦的時候會增大很多難度[2]。針對此,語文老師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當中的重點內容,讓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古詩文背后真正的內涵知識,從而提升語文知識素養。

在學習部編版初中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古代詩歌五首》時,這節課的主要學習是有《登幽州臺歌》、《望岳》、《登飛來峰》、《游山西村》、《已亥雜詩》五首組合而成,老師在進行群文閱讀的時候可以將班上的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組合學習,這樣學生們在小組品讀的時候可以通過多方面的渠道對這些古詩進行深入交流與了解,從而在交流的過程當中體驗古詩文的魅力之處,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個人修養。

3、精選一些文本進行閱讀練習,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古詩詞本身是穿插在初中語文教材當中的,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理解能力穿插到不同年級和不同單元當中,就是為了分散開來,能夠讓學生有階段性的學習與掌握。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難形成整體與系統性的認識,教師在構建教學的時候也是針對一首詩或者一篇文言文 進行反復的解釋與閱讀、賞析,在這樣的情況下,看似扎實的一節課,但是效果往往不佳。對此,老師在進行群文閱讀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相關的教材進行促進學生們對本節課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能拓展學生們的語文視野[3]。

在學習一些相關的歷史人物古詩文的時候,老師可以借助互聯網科技對該人物進行深入的調查,在授課的時候可以借助人物故事背后的資料促進學生對該人物的理解,從而促進群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古詩文閱讀的時候老師可以借助一些相關的知識點作為引導,幫助學生將古詩文學習活躍起來,使學生在多文閱讀的方式下更好的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從而使學生終身受益,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陳曉春 .立足統編版實施初中語文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以福建省中考語文古詩文復習為例[J].新課程導學. 2022,(01)

[2]陳紅芳 .互文性理論下的初中古詩文群文閱讀探究[J].語文教學之友. 2022,41(05)

[3] 黃秋亮.初中古詩文群文閱讀的問題及有效方法分析[J].課外語文. 2021,(19)

本文系課題《初中語文古詩文群文閱讀方法探究 》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9A055

猜你喜歡
文學素養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步步謹慎,處處藏玄機
試論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與途徑
淺議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淺談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語文教師的能力結構簡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