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情境教學實踐應用探究

2022-06-25 04:01趙素青
學生之友 2022年7期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情境教學高中地理

趙素青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度落實,為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為教師樹立了全新的教育觀念,立足以人為本教育理念,探索契合當下時代教育特征的教學模式成為所有高中地理教師一致追求。故此,現以新課標為導向,就情境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實踐展開相關探究,并提出相應教學策略,以期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發展學生地理素養。

關鍵詞:高中地理;情境教學;新課程改革

新課改的多輪推進改變了過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狀,倡導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通過探究過程培養其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地理新課標中還特別提出,通過創設情境有利于開展針對性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教”與“學”都得以高效落實。但是基于應試教育思維影響,情境教學在高中地理中的應用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情境構建形式化、脫離實際等問題屢見不鮮。如何圍繞教學內容,創設符合學生真實內心需求的情境模式成為當前教師應著重思考的課題。

1情境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意義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構建具備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化為主體的教學場景,通過動態、互動式的教學過程引發學生的深度情感體驗,激發學生主觀學習意識和激情,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將其應用于高中地理課堂是順應新課改教學要求的必然趨勢,具有重要教育意義。具體而言:第一,推動高中地理教學改革。情境教學是以學生需求為根本,以教學目標為導向而創設的利于學生參與和理解的教學場景。打破了傳統理論灌輸式的教學弊端,將培養學生地理素養放在教學首位,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推動了地理教學改革的長足進步。第二,提升學生地理學習效果。高中地理具有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特征,其知識內容涵蓋面廣,抽象龐雜,常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而且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多以灌輸教育為主,學生主觀參與的探究活動少之又少,更加抑制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而情境教學具有直觀性、趣味性、生動性等特點,將教材內容以多元化的載體呈現,把枯燥的知識內容放在了逼真的環境中,切實讓地理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有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欲望,形成濃郁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2情境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實踐策略

2.1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師生互動

問題情境是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情境教學類型之一,將地理知識以問題為載體融入一個場景之中,讓學生結合信息呈現,聯系自身知識儲備和思維認知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解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地理能力,發展地理素養。問題情境創設需具備啟發性、挑戰性、真實性特征,從教材、身邊、生活中挖掘各項情境資料,借助巧妙設問的方式,制造“懸疑課堂”,以此促進師生的有效互動、深度互動。例如,教學“地球的歷史”一課時,本節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地球的歷史,可以運用地質年代表等資料簡述地球演變史。首先在教學導入階段,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探討類問題構建情境,如:同學們知道地球歷史多少年嗎?知道地球歷史用什么作為單位表示嗎?說一說你們感興趣的紀年。通過一系列問題設計點明教學主題,聚焦學生注意,為后續課堂學習奠定良好氣氛基礎。然后,在教學重點知識內容時,可以根據各個教學板塊適時提出一些思維引導類問題,如:古生代、中生代結束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思考其結束的原因;人類是何時出現的?通過學習內容總結各個年代特征,思考地質年代的劃分依據是什么?等等。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其思維一直處于動態發散狀態,師生之間借助問題媒介完成了深度互動,打破了地理教學的枯燥乏味,利于高效課堂構建。

2.2創設感官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在大力推崇現代化教育的當下,利用多媒體等設備創設生動、形象的感官情境,不但可以讓學生收獲美的體驗,還可以突出教學直觀性。以圖片或視頻為載體的知識呈現形式為學生提供了全新的認知途徑,以刺激感官增強學生主觀學習熱情,激發其求知欲。在削減了地理知識學習難度的同時還可以節約課堂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常見的地貌類型”一課時,如果單單依靠靜態的課本素材,學生很難對地貌概念形成深刻認知。為此,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源,將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風沙地貌、海岸地貌等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構建利于學生理解、帶有一定形象色彩的感官情境。通過觀察實際地貌圖片或視頻促進學生理解,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把課本中未能呈現的知識細節彰顯出來,突出細致教育。

2.3創設生活情境,踐行知行合一

就高中地理而言,教材中大部分內容都與我們實際生活存在緊密練習,但是書本知識內容普遍具有概括性、淺層性特征,無法很好激發學生的生活認知,其抽象性的知識特點常會為學生帶來一定學習難度。因此,教師需立足學生實際生活經驗,構建生活教學情境,以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場景,激發學生探究興趣,踐行知行合一。例如,教學“常見的天氣系統”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的天氣特點相鏈接,通過生活化思維融入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首先以生活化提問聚焦學生注意:據觀察,今天是怎樣的天氣?天氣為什么會發生變化?然后,教師可以出示當天天氣預報畫面,根據主持人的播報讓學生預測天氣預報是根據什么來預測的,引出天氣系統概念。最后,教師還可以根據一些生活諺語來組織學生開展趣味競答,比如“清明時節雨紛紛”是什么天氣系統下的現象呈現;通過生活教育素材的融入,學生利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不僅可以活躍教學氣氛,還可以促成學生知行合一。

結束語: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度推進,情境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得到廣泛普及與推廣,深受師生青睞。教師需立足以人為本教育理念,遵循學生內心實際需求,挖掘一切有利情境創設的教育素材,通過契合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發展的情境搭建,激發學生地理探究欲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健康.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創設有效情境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03):177-178.

[2]丁兆寶,唐婉容.情境教學視域下高中地理常態化好課設計的三步進階[J].地理教學,2021(03):14-16.

猜你喜歡
新課程改革情境教學高中地理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情境教學模式探究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組織研究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