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反思

2022-06-26 12:13馮云霞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0期
關鍵詞:高中歷史互聯網+互聯網

馮云霞

摘要:高中歷史是一門兼具人文性與方法論的重要學科,同時學科內部具有很強的文化淵源。對于學生相關核心素養與價值觀念的養成具有重要效用。教師在展開學科教學時,需要充分考量學科能夠帶來的教學效用與價值意義,結合有效的探討與研究尋求歷史學科表達的最佳方式,帶給高中學生充分的教學引導。在互聯網+的教學背景下,學生的學科教學與實踐擁有了更多的空間。教師需要合理利用相關元素展開教學活動,帶給學生有效且具有內在影響的學科表達。本文以互聯網+背景下歷史學科教學效用為主要研究方向,針對互聯網+背景下提高歷史教學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以及相關科學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歷史;教學效用;科學策略

引言

歷史學科是涵養學生文化生態,培養學生基礎認知,完善學生全局觀念的重要學科。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在當前的教學情形下,學科的表達與教學有了更加寬泛的發揮空間,能夠為學生植根歷史學科文化沃土提供充分的養料和養分??煞此寄壳暗臍v史學科教學我們依舊能夠發現一些需要改善調整的問題,從而有效的保證整體教學的真實效用和質量。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歷史學科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學科教學中,教師還常常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和束縛。無法帶給學生全新的教學體驗與引導,弱化了歷史學科內在的趣味性與價值效用。在互聯網+的教學背景下,學科教學擁有更加廣泛的發揮空間,教學的形式與教學的節奏教學的環節等相關內容的設計上,教師的選擇與范疇更加的廣闊。但由于傳統教學思想的禁錮,仍然存在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模式局限,教學傳達僵化教學引導桎梏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利于學生理解歷史學科,領悟歷史學科的內在魅力,同時使課堂氣氛過于沉重,塞滿了應試教育的成分,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的壓力。另一方面,互聯網+的教學背景,能夠更好的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表達空間。教師的教學來源過于狹窄,全然圍繞課本素材,某些時刻較少進行知識點的擴充,歷史背景的充分展開,歷史人物的適當講解,淡化了歷史學科中的學思空間。容易導致整體教學局限,無法實現歷史學科特質的充分發揮與放大,學生內在缺乏歷史學科有效認同。往往容易陷入僵化循環之中,普遍認為歷史學科只是一門任務型學科,無法主動進行深入與研究。讓學科教學可擴充可擴展的空間變小了,不利于新課程改革下對學生的各項素質要求的培養,也不利于學生養成學科思維與認知。

二、互聯網+背景下保證高中歷史學科教學有效性的科學手段

2.1豐富教學表達形式,提高教學趣味性

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教師結合當前教學背景展開教學實踐時,可以通過豐富教學表達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學習壓力較大,在展開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通過豐富教學表達形式,設計知識點的合理輸出模式。能夠使學生群體與學科之間產生有效的聯結與互動。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多樣化形式引導,讓學生可以深入理解歷史學科的內在特質和價值,在提高教學趣味性的基礎上,實現教學手法豐富與適當創新,從而帶給學生眼前一亮的感覺。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對學科的觀感和理解度,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與效率。

例如在高中歷史人教版歷史綱要下,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應用多媒體的教學表達方法,讓這一章節的教學內容更加的清晰直觀的展現出來。教師可以適當借用ppt圖文結合內容的精心編排,為課堂教學增添一絲光彩。在進行教學時注意應用整體歷史觀。講述到十月革命的事件脈絡時,可以穿插時間線劃分和章節框架劃分,將歷史事件直觀化具體化。同時在課程復盤時借用多媒體,引導學生思路擴展,教師在主要框架結構上進行擴充延申。增加教學主體雙方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從而有效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與效率。

2.2擴充教學表達空間,提高學生理解力

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擴充教學內容與相關趣味性知識,豐富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認知,增添學生的知識點儲備量。在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涵蓋一些小巧思,擴充學科的表達空間。使整體教學不僅僅局限在課本教材的固定知識點,使歷史學科活起來,動起來,靈起來。讓學生能夠獲得情緒價值。在學習過程中對歷史學科產生更加完善且全面的認知度,愿意主動的參與歷史教學實踐與研究。

例如在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一隋唐制度與創新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合理利用這一章節的教學主題,適當的進行相關歷史知識點的擴充。將隋唐制度中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科舉制度單擰出來進行一定的擴充講解,將其與現實生活聯系。引導學生明確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樹立積極且正向的歷史觀。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內資認同與價值尊重,在合理的教學表達豐富下,深化學生對學科的認同感。提高整體教學質量與效率。

結束語

在高中階段展開歷史學科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整體認知現狀,展開適當的擴充與填補,讓歷史學科內在的人文學與歷史觀可以發揮充分的作用,帶給學生更多的價值傳達。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的環節場景豐富,展開教學調整,反思教學現狀,帶給學生更加完善的教學表達,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全優.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 西部素質教育,2018,4(10):256.

[2]崔興國. 互聯網+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分析[J]. 中國新通信,2021,23(12):223-224.ED38FE8A-F21C-44D5-AB38-7734EE5A08DF

猜你喜歡
高中歷史互聯網+互聯網
高中歷史“問題+”課堂模式構建的實踐探究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學科哲學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重構
淺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新變化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