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影響

2022-06-26 09:39李寧李莉馬陸洋趙超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0期
關鍵詞:文化自信新時代傳統文化

李寧 李莉 馬陸洋 趙超

摘要: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是立身之本,為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提供了深沉、持久的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敝袊鴥炐銈鹘y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傳承發揚傳統文化,實現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培養和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對于削弱物質與功利主義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升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傳統文化;文化自信

一、新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現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毙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種傳統文化同時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大學生是當代社會青年群體的重要構成部分,其肩負著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深入了解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能夠大大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感。根據相關研究發現,現當代大學生存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興趣且有信心,對于社會主義文化有信心,對于革命文化有自豪感及認同感,大多數同學能夠比較理性去對待外來文化等文化自信的表現。同時,存在文化認知膚淺、文化踐行度低、文化情感低等缺乏文化自信的特點。

二、高校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問題

1.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承缺乏自覺性

大學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主體,但很多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缺少準確性和針對性,文化認知膚淺,缺乏傳承發揚傳統文化的自覺性,甚至個別學生缺乏優秀傳統文化自信感。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神,具有很強的的兼容性以及包容性。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全球文化相互交融,借助新媒體手段,文化傳播途徑越來越多,良莠不齊的思想觀念、文化思潮,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帶來了沖擊。

我國以往的教育側重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及傳承,缺乏對課程教學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切合連接。面對多元的社會文化環境,相當數量的學生缺乏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切身感受,文化修養不足,無形之中被外來文化所影響,缺少堅定不移的文化站位。例如,學生盲目崇拜和追隨外來文化,過洋節等,缺少主動傳揚、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自覺性,導致大學生文化自信度低。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追求自由的特點,使得傳統教育過于死板、生硬流于形式,獲得的成效也會大打折扣,學生也會喪失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道路就會愈發艱難。

2.當代大學生缺乏文化危機意識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國家同其他國家的來往日益密切,經濟的交流,文化的交融,使得西方外來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日益顯著。西方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潮無形中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意識和行為。

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為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多種途徑,信息傳播速度快、內容雜,大學生掌握著獲得信息的主動權,其分辨信息的能力不足,對樹立大學生文化自信帶來了危機和挑戰。網絡作為新一代大學生生活的第二領域,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網絡上,網絡在給學生提供新的學習手段等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消極、負面的信息,無形之中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大學生由于心理不足夠成熟,對于負面的信息和外來消極文化的影響無法理性辨別,導致其缺乏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危機意識。

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

1.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

實現大學生文化自信,前提需要對本民族本國文化有清楚的認知和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本民族文化的精華,學生對其的深入學習和掌握,是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繼承和發揚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大學生認清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發展背景、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把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之處,認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當代價值,尊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

2.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文化危機意識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影響著人民的思維方式和實踐行為。首先,多元社會文化環境下,新媒體網絡的發展,外來腐朽思想、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滲透,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其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所凝結的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對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堅定理想信念、促進自我修養、增強對文化的內在價值的認可、抵制不良文化的誘惑、增強文化危機意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最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其作用和意義十分深遠。加強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既有知識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既會做人又會做事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劉璐.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的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05).

[2]李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2).

[3]楊曉紅.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方法探析[J].大眾文藝,2019(21).

[4]陳琨.“新時代”我國高校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價值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8).

[5]許倪倪,劉利華.文化自信視域下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2(09).

[6]胡冰.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自信邏輯互動視域下培育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8).

基金項目: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董仲舒教育思想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價值研究”,項目編號:SZ2022032.

作者簡介:1、李寧,男,(1981—),河北邢臺人,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李莉,女,(1990—),河北邢臺人,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3、馬陸洋,女,(1989—),河北邢臺人,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4、趙超,女,(1988—),河北保定人,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文化自信新時代傳統文化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