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滲透勞動教育的策略

2022-06-27 18:44袁龍靜
學習與科普 2022年21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小學數學

袁龍靜

摘要:新課程時代的教育教學,使課程教育更好的適應學生的認知需要和成長要求。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勞動教育的作用一直是很重要的,但是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勞動教育也越來越容易被人們淡忘,所以從學科教育出發,開展勞動教學,不僅可以擴充數學教育的教學內容,還能夠使小學生對勞動教育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勞動素養,并指導其建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感受數學精神,本文在新教育理念下對在小學的數學課程中,怎樣滲透勞動教育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新教育理念;小學數學;勞動教育

一、探索數學知識,滲透勞動教育理念

更好的傳授數學知識,是當前小學教師主要的課程教學目標,同時將數字知識有效的傳輸給學生,也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基礎。但是與其他科目相比較,數學領域的知識和理論都是存在著高度抽象性的,而這個高度抽象性也往往正是學生在數學學習路途上的絆腳石。如在講授學生數學重點的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從實際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勞動現象出發對學生加以指導,從而使勞動教育成為有助于學生認識和內化數學知識的好助手,也就能夠有效提高數學教育的實效性。

比如,在學習“表內乘法”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涉及到的勞動知識,對學生加以指導,協助學生理解乘法的具體含義。教師可以從以下內容進行思考:中秋節來臨之際,家長朋友們想要自己做月餅送給朋友,家用烤箱一般每層只可以放六個月餅,一共有三層,那么怎樣可以快速的計算出一次可以烘烤多少個月餅呢?因學生已經掌握了加減法的運算,那么在教師的引導下,有些學生想起可以通過6+6+6=18來得出一次烘烤月餅的數量,還有些同學運用數數的方式查出具體數量,但是這兩種形式都沒有6×3=18計算的快。經過教師的教學指導,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可以養成運用乘法口訣的運算習慣。

二、創設數學實踐,融入勞動知識

對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進行培養,還需要引導學生嘗試使用數學知識處理生活問題,所以在小學的數學課程實施中,老師往往還能夠把勞動問題納入數學課程中,使學生通過用數學知識處理勞動問題的方法,來進行數學課程核心素質的有效提高,使學生從勞動問題的處理中體會數學實踐所帶來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克與千克”時,可以將以下的勞動問題融入到課堂環境中來,為學生創建出更多的實踐機會。教師可以拿出生活中常見的大米,讓學生猜想一顆大米的重量是多少?帶著問題讓學生觀看水稻生長視頻,而后為學生補充,一粒大米會長出15~30個稻穗,同時一個稻穗又可以生產出200余粒稻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手中的計算器,仔細的計算每個水稻結出米的數量,通過稱重的形式得出千克這一概念。在下課之前,老師還可指導學生預習“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古詩文內容,以讓學生養成節儉的習慣。而通過學生在數學課程中的勞動學習,可以豐富數學內容,促使學生進行實踐,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還可以讓學生理解我國的農業文明,繼承我國傳統美德。

三、拓展教學資源,尋找勞動中的數學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中,也需要從充實校園教育資源的方面,來使學生們開闊眼界。特別是在網絡科技發展日趨完善的今天,若把互聯網上的校園生活中的網絡資源導入學校課堂中,將更可以起到充實校園學習內容的效果。老師們還可以利用對網絡資源的搜集,通過對,勞動生活中典型事例的深入思考,可以將勞動過程中存在的趣味故事分享給學生,同時構建出數學與勞動生活之間的關系,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一種形式。當小學生們認為學生數學的用處不大時,教師可以結合勞動或者是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讓學生進行思考,解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

四、博古通今探索,展現勞動人民智慧

中國是個數學強國,從古至今,我國的數學水平就在全球居于領先地位,而中國古代在數學領域所開創出的卓越成績,都與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分不開。所以,在小學的數學課程中,除了面向小學生進行勞動教學外,還應該將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展現在小學生面前,讓學生可以感悟到古人的智慧,同時樹立起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講解“比”時,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在授課過程中融入黃金比、黃金分割的理念,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著重宣講古代勞動人們是怎樣在建筑中體現“黃金比”概念的,以此來凸顯出我國古代勞動人們的智慧。再比如,在引導學生畫“圓”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圓規進行聯系,同時將古代具有圓特征的事物,通過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妥善的運用身邊的工具,繪制出美麗的圖形。這種將古代智慧與現代教學形式相融合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我國小學生更充分的了解我國古代人們的才智,更能夠讓他們在活動和感受中實現民族榮譽感和創造力的提高。

結論

在小學課堂中加入勞動教學,加強對勞動知識的滲透,不僅能夠充實學校課堂的內容,使之在形式上更加豐富靈活多樣,還能夠使小學生從活動和感受中獲得更多東西。為了推動新教學理念的深入落實,本文中主要強調在探尋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融合勞動觀念;打造出實踐性較強的數學實踐活動;豐富教師教學資源,通過對教學規律的探究等策略,期望通過上述措施能夠給廣大教育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從而推動學校教育事業向著更良好的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洪靜.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生涯教育的策略研究——以冀教版第11冊教材為例[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9.

[2]李麗,魯曉紅.小學數學教學滲透勞動教育的途徑與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0(20):78-80.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小學數學
鄧穎超的婦女勞動教育思想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