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讓小學生愛上詩歌創作

2022-06-28 06:50陳迎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2期
關鍵詞:詩歌創作仿寫興趣

陳迎

摘要:詩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它更是一種傳承。然而現在小學生由于課業負擔重,對于詩歌的了解和學習顯得有些欠缺。優美的詩歌是人精神世界的歸宿,使人情感得以寄托,讓人在美的文字中徜徉。所以從小就讓孩子了解詩歌、愛上詩歌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有些小學生對詩歌一無所知,有的也只是憑借自己的感覺和一時沖動去創作詩歌,所以讓學生愛上詩歌創作也是我們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

關鍵詞:興趣;仿寫;詩歌創作

詩歌,聽起來便是一個飽含優美、浪漫等多種特點集一身的詞語。詩歌也是從古至今我們文化的精髓。文人墨客經常用簡短的詩歌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似乎這種表達方式才能觸碰人心中那根最敏感的神經。詩歌既是一種學習,又屬于一種文化的傳承。根據小學生的年齡以及心理特點,結合年段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詩歌創作指導,既能豐富學生的情感,又能鞏固所學知識。所以我決定從以下三方面入手,讓學生愛上詩歌創作。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樂寫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至關重要。如果學生對學習寫詩不感興趣,甚至是厭惡的,這樣就很難讓學生寫出優美的詩歌。反之,學生興趣十足,積極性高,他們情感豐富,愿意用詩歌表達出內心所想、所感,這樣還愁學生寫不出好作品嗎?

(一)欣賞優美詩歌,激發學生興趣

如果直接給小學生談詩歌創作,是非??斩吹?。因為在他們對詩歌這一詞語是沒有概念的。所以最初我們先讓學生欣賞經典詩歌。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所以我打算找一些與學生年齡相符的詩歌,利用早上晨誦時間,給學生灌灌耳音。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量變也定會引起質變,相信學生的朗讀能力、語文表達能力、情感感悟能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詩歌誦讀也是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徑,孩子們讀得多了,感受就多了,在不經意間,他們也會稍加改動地進行仿寫創作。

(二)嘗試寫作,啟發學生興趣

不要讓學生覺得創作詩歌是一件高深莫測的事情。想讓他們寫詩,就應該先讓學生明白寫詩是怎么回事。情感的表達有多種方式,我們可以用詩歌記錄下開心的事情、用詩歌唱出我們心中的想法,使之被記錄下來,讓瞬間變成永恒。如果學生意識到寫詩并不是一件難事,而且可以提高我們的說話藝術,豐富我們的生活和情感,相信學生就不會產生抗拒心理,進而愛上詩歌寫作。

二、引導學生仿寫經典詩歌

愛模仿是學生的天性。學習寫詩,最初階段也離不開仿學仿作。小學生的積累不足、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對詩歌的內容、情感、形式、寫法等方面可能都會存在認識不清的問題。這時,老師就應該讓學生照著寫仿著練。但也應該給學生明確一點,在仿的過程中也應該有自己的思維精華,而不是完全地照葫蘆畫瓢。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結合自身生活經驗篩選出自己創作時需要的素材,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將有效信息在自己的大腦進行組合、加工,這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對學生的仿寫練習定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三、指導創作,讓學生自己寫詩

(一)由“仿”到“創”的練習

起初的仿作,只是為后期的自創詩歌奠定基礎。仿寫只是我們的教學方法,而并非是我們的教育目的,能讓學生自發地創作出詩歌才是我們的最終的目標。小學生的認知和經驗會隨著經歷地增長而慢慢發生變化,閱讀積累和對事物的感悟力提升后,由“扶著走”到“自己走”是他們創作時的必經之路。從心出發,生活的美好就會在筆尖流淌,記錄學生的童心童語,使他們在文字的海洋中見證自己的成長和蛻變。能照著別人的經典作品仿寫出自己的作品就是創作能手,能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就是創作高手,在詩歌創作中不僅內容新穎,且能靈活的運用各種修辭及擁有獨特的形式就是創作大師。

(二)善用修辭,使詩歌富有意境美

平鋪直敘的描寫缺乏創造力,而且不能更好地激發讀者的想象空間和畫面感。所以在創作詩歌時,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已有水平,鼓勵他們根據需要恰當地使用修辭。以下面兩句話為例,讓學生感受善用修辭的妙處。第一句“母親時時保護著我”,第二句“母親像參天大樹,為我遮風擋雨”。第一句就仿佛喝白開水,沒有抓住讀者的味蕾。而第二句話的畫面感就會更加強烈一些,讓我們感受到母親那深深的又真摯的愛,仿佛一棵永久定格的大樹,陪伴著我們、不求回報地守護著我們。

四、組織詩歌比賽活動,給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臺

詩歌的比賽可以是多種形式,如在班級鼓勵表揚、鼓勵學生競賽、在班級開展贊詩歌交流分享會等方式。平時,教師也不應該吝惜自己的表揚和贊美,如果發現學生在創作時的點滴進步,都應該給與他們肯定和表揚,在學生的作品上寫下自己對詩歌的感受,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詩歌創作方面是有天賦的,并且定會在詩歌創作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相信他們的積極性會長久地持續下去。鼓勵學生把自己的作品進行投稿,一旦學生的作品在刊物上被發表,這種激勵勝過一切蒼白的語言,當學生的在創作中“嘗到甜頭”,自己的創作能給別人帶去快樂,并且被讀者肯定和欣賞,還愁學生不會愛上詩歌創作嗎?不會主動投入到詩歌創作嗎?所以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就只需要靜待花開。

創作之路永無止境,讓學生自發去創作,無論他們寫得質量怎樣,作為孩子詩歌上的領路人,我們都應該給予肯定,指出不足,讓學生在詩歌創作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打開腦洞,去發現吧,去表達吧,去創作吧,去開辟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吧!

參考文獻:

[1]劉翠霞.淺談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提高[J]. 考試:高考族, 2009(10):1.

[2]]王俊杰. 多讀 多感 多悟——關于古詩詞教學的思考[J]. 語文教學之友, 2007(8):2.

猜你喜歡
詩歌創作仿寫興趣
怎樣引導小學生進行仿寫訓練
戴望舒詩歌創作的獨特性略析
偏愛這不息的變幻
挖掘閱讀教材, 實踐英語仿寫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巧用多媒體技術, 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探究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
淺論龔自珍詩歌中的愛國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