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與實踐的探索

2022-06-29 01:52鄭啟秀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2年1期
關鍵詞:創設有效性教材

鄭啟秀

盧梭認為:“通過兒童自身獲取的知識,比從教科書,從他人學來的知識要清楚的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們的身體和頭腦得到充分的鍛煉?!?/p>

在小數學教學中,怎樣在課堂上達成有效教學,是我們在工作中一直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獲得進步或發展。

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的職責,也是每個教師永恒的追求。教學有效性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那么,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結合工作實際進行了如下的一些思考。

一、加強對教材的解讀

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師需要對教材有一個深入、全面、系統的解讀。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再現絕不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盎钣媒滩摹笔菍崿F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前提。教師應在深入理解掌握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下研讀教材,正確解讀數學教材的教學內容和育人價值;解讀教材就是要把握教材知識呈現的規律,弄清課時教學內容在單元教材、全冊教材、學段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解讀教材時要有主題意識,解讀本冊教材時要看其包含了哪幾個主題。正確把握主題知識結構和所提供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解讀單元主題內容要根據學生基礎,統籌兼顧,整合劃分出課時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基礎開發利用教材,重建適宜于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結構。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兩條線索:一是數學知識的線索,這是寫在教材上的明線;另一條是數學的思想方法,這是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是一條暗線,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容易看明。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深鉆教材,挖掘教材隱含的教學思想方法,并在教學中加以滲透,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實現對教材的超越,有效教學也才能不至于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二、重視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創設數學學習的良好情境,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論認識與實踐經驗。新教材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

1、情境創設要目的明確。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情境創設要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認識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

2、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征進行設計,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景、實驗情景等。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對低、中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敖虒W效果取決于學生的興趣”。學習興趣的激發是形成學習積極性的內在因素。有興趣的學習是富有主動性的,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興趣學習是教學有效的一個最簡單的法則。如在教學中可以把本來很枯燥的學習內容以故事、游戲、競賽的形式展現出來,把智力培養寓于情趣之中;可以以色彩鮮艷的、動態的、形象的教具使學生產生興趣,增強記憶;可以適當提高學習的難度,使其具有挑戰性,形成更大的內部動力等。另外,要采取一些增強學生自信心以及心理安全感的教學策略,從而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問,始終保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注重教學過程,達成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1、注重動手實踐,保證參與機會

我在課堂教學中總是開展“說一說”“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畫一畫”“折一折”“疊一疊”的教學活動。對于一個問題愛多問幾個“誰還有不同意見或想法?”“誰還能補充?”“再仔細想想還可以怎樣做?”等等,盡量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多創造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2、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學生就能體會到數學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科學,數學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學習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因此,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中的生活內涵。

四、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生身心的發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個性差異。因此,教師要因材施教,創設適應學生認知差異的課堂教學方法。

首先要確定分層教學目標。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特征,本著“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原則,制定出具有整體性,差異性、層次性的目標。這樣設計目標,保證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優等生“吃得飽”。在教學上進行分類指導,在作業上,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的作業。在評價上盡量使用縱向比較,少用橫向比較,使他們分享成功的快樂,增強上進心,促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

五、重視課后的教學反思

所謂課后反思,即教師在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后,對自身在課堂中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后反思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一方面要反思教師的“教”。它包括:(1)總結本課“亮點”、積累成功經驗。一節課下來,教師回味課中的成功之處,并且對成功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這樣會使自身的教法越來越活,教師水平大大提高。(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對應策略。不是每節課都盡如人意,教師面對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課,更應該及時查找失敗原因,找準不足之處,并進行分析,找到應對的策略,記錄下這些策略,對以后的教學幫助會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學生的“學”。我們的教學始終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在反思時,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困惑與問題,或在某一個教學環節中的奇思妙想、創新見解,記錄下這樣的教學資源,有利于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只要我們把握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學原則,使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激情、智慧和個性的舞臺,就能不斷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30E722FD-8EE0-465F-BEAD-3F71C0F31D82

猜你喜歡
創設有效性教材
當代藝術概念的確立與有效性
教材精讀
創設未來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