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2022-06-30 02:29張君孟
民族文匯 2022年36期
關鍵詞:教學法情境教師

張君孟

情境教學法是指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通過一定的教學媒介,根據課堂教學目標設置相應的情境,使得學生可以在構建情境和體驗情境的過程中學習和遷移運用知識的教學方式(鄭欣進,2018)。針對《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結合高中生已有的知識特點,教師有目的地創設一定的地理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

一、高中地理課堂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地理教學情境地理教學要利用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有些地理原理及現象是非常難以理解的,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強大優勢,增強地理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魏金碧,2018)。適度用多媒體創設地理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了解復雜的、抽象的地理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地理教學效果。如在講授“我國水土流失的危害與分布”時,教師提前精心篩選和剪輯水土流失的模擬動畫視頻,讓學生感受水土流失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影響因素,引導學生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思考水土流失的危害。讓學生了解我國水土流失的嚴峻現狀,認識到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根據地理情境,設置有效提問提問是常用教學方法,既可以檢測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可以鞏固重點知識。提問需要技巧,若提的問題太簡單,學生輕易答出正確答案,則無法促進學生的思考;若提的問題太難,學生則會產生畏難情緒,容易對地理學科喪失信心。因此,只有有效提問,才能真正促進學生思考,開拓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如教學“工業的布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附近工廠的布局情況,設計有效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增進學生對本節內容的認識與理解。先讓學生回顧教材知識,思考問題:“有水污染的工廠應該布局在哪里?有大氣污染的工廠應該布局在哪里?有固體廢棄物的工廠應該布局在哪里?”然后根據所在城市的氣候、地形、水文、土壤等特點,分析“你所在城市自來水廠的布局合理嗎?鋼鐵廠布局合理嗎?火電廠布局合理嗎?”等問題,學生腦海里會浮現出各個工廠的位置、該地的風向、河流流向、耕地分布等信息,從而真正調動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三)創設情境開展實踐教學地理是一門與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學科,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是地理教育的最終目標(曹娟,2018)。高中生已經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且對實踐教學有著極大的熱情與興趣,教師應創設合適的地理情境開展實踐教學,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在實踐中體驗地理對生產生活的作用與價值,并獲得知識、獲得啟發,不斷提高個人的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麻瑞瑩,2018)。地理實踐教學非常具有挑戰性,教師應提前做好教學安排、具體的路線、調查的問題、安全預案等前期工作,并與學生充分溝通交流,讓地理教學實踐安全、有序、目標明確地進行,使學生在真實的地理情境中理解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教師要善于選取現實中的地理情境激發學生思考,如成渝高鐵途經成都平原、龍泉山脈和中梁山脈,三跨沱江,橋隧總長占線路長度的65.8%,從設計到建設都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引導學生思考:“成都與重慶之間有那么多高山和河流,為什么還要打通這條高鐵線路呢?”“影響成渝高鐵修建的區位因素有哪些?”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也能讓學生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地理問題,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二、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一)情境設計要精選素材許多高中地理教師都有多年的任教經驗,接觸各種案例,素材很多。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精心選擇適合情境教學的素材。選擇素材時盡量符合當代高中生的心理特點,選擇一些最近出現的新聞視頻作為素材,問題的設計要有啟發性,容易激發高中生的探究熱情。如講“熱力環流”時,可以引導學生探究濱海地區早上和夜晚的海陸間空氣流動方向;講“山谷風”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思考巴山多夜雨的原因;講“季風”時,可以讓學生思考成都冬夏季的盛行風向,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另外,素材還可選模擬實驗、實地觀測等。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創設情境,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情境設計要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教師設計的地理教學情境只有與學生之前的認知結構有沖突時,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如“我國古代東南沿海的僧侶,一般選擇冬季從中國東南沿海乘船出發去東南亞各國進行文化交流,選擇在夏季乘船歸國。這是為什么呢?”這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矛盾,易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問題。

(三)情境設計要注意時機和時效要根據地理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呈現情境。教師根據學生的反應和教學環節的完成情況,隨機應變,適時調整情境的呈現時機,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如在必修1學習“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校內地理實踐活動,從春分到夏至、秋分、冬至,再到次年春分,中午測一下學校旗桿影子的長度,總結旗桿影子的變化趨勢。通過這樣的地理實踐活動拉近了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問題的距離,學生對正午太陽高度這個抽象的概念有了更加直觀深刻的認識。另外,還可結合教材中的“問題研究”進行研究性學習。如必修3中的問題研究“河流上該不該建大壩”。在這個問題情境中,讓學生自己查閱有關尼羅河和阿斯旺大壩的資料,然后分析阿斯旺大壩的利弊,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修大壩的利弊。這樣,利用教學時機把地理活動和研究性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于保持高中學生較強的探索興趣和創造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傊?,情境教學法應該隨著學習內容、學習場景、認知對象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在地理教學中,教師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認可,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施展各自的才能和智慧,從而使每個學生在地理課堂中都有收獲。

參考文獻

[1]趙偉軍.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探討[J].學周刊,2019(30):64.

[2]鄧承美.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7):93.

[3]祁玉芳.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研究[J].學周刊,2018(9):100-101.

猜你喜歡
教學法情境教師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異步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思考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高中英語單詞象形教學法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高中英語單詞象形教學法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