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本,傷害了語文課堂教學

2022-06-30 02:46周國全
民族文匯 2022年36期
關鍵詞:傷害語文課堂教學

摘 要: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要根據學科的特點,認真地研究學科核心素養、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語文課堂就要以語言為本,語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靈魂。

關鍵詞:忘本? 傷害? 語文? 課堂教學

經常與語文教師交流,出現頻率最多的話題是“現在的學生特不喜歡語文,只要一有空,都會拿出數學等理科做題,語文即使布置了任務,學生也不看”。聽起來確實覺得可憐,也為我們語文感到悲哀!但思考起來,我總覺得,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已經忘本了。

這里所說的忘本,并不是全盤的否定現在語文老師的語文課堂教學,最主要是指那些課堂上對語言的忽視。簡單地講,現在的語文課堂就是不重視語言的教學,語文課堂上,把一篇好好的文章,肢解開來進行分析,搞得面目全非,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到什么,連老師都不知道。怎么談得上給學生喜歡語文呢?甚至有不少的語文老師都在說現在越來越不懂怎么教語文了。

總的來說,語文課堂就要以語言為本,語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靈魂。記得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語文教育家洪鎮濤先生的“語文姓‘語’”,它指的是“以‘語言’為本”。這個本,既是本體,也是本位,又是本色、本質,乃立足之本。多年來從事語文教學研究,深入一線課堂后總有這么一個感覺:語文課堂教學不改革,真的沒有出路。改變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是語文學科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徑,但是怎么改都好,就是不能忘本。只有像教育家洪鎮濤先生說的語文姓‘語’,真正把語言這一根本重視起來,不忘本,語文課堂教學才能有救、有效、有用,實實在在,才能吸引學生;如果忘記了語言之本,傷害的不只是某個時段的個別語文課堂教學,而是整個中小學語文教學。

我市課堂教學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幾年,不是學洋思模式,就是學習杜郎口模式,語文學科也通過摸索,衍生出很多的課堂教學模式,各校有各校的學科課堂模式,但是語文課堂忘本的現象依舊沒見變化,甚至更加嚴重。下學校視導推門聽課聽到的課堂大多是這樣。就連各種縣、市級別的課堂展示評比、深度融合教學比賽的語文課堂,同樣也是逃不脫忘本的現象。無論是現代文閱讀課堂、還是文言文、古詩詞課堂是這樣,連寫作課堂也是如此,語文姓‘語’被語文教學常規性遺忘成了常態,如果久不久有哪位老師把語文課堂教出點語文味兒,就會帶來同行們異樣的眼光,感覺怪怪的。語文的核心素養是不能離開聽說讀寫的。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解決如何聽、如何說、如何讀、如何寫的問題??梢哉f離開聽說讀寫,語文是無法進行教學的。以‘語言’為本,文本都是由語言建構的,忘本必然無法閱讀文本。

筆者以為,在許多語文課堂上不重視語言,這就使語言失去它的根本。這幾年語文課堂雖然已經進行改革,但是課堂上嘮哩嘮叨的復述課文內容、情感、思想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也很少見了,而把語言擱置腦后的課堂變多了。語言在課堂中被拋棄、被遺忘,變得可有可無,課堂中語言變成不再重要,而且影響到學生在課堂的生成、亮點、個性等,長此以往,“語”將不“語”了,可以想象,如此的語文課堂教學怎能不讓人憂心又無奈。

學習語言就是語文課堂的重點,中國漢字有形音義這個獨特的優勢,只有理解和悟透了語言,就可以理解文章的內容、主旨、思想和情感等要素。從這里看出,語文課堂對語言的遺忘、忽視,全都顯露出來。以朱自清的名篇《春》為例,可以解讀和需要探究的信息相當豐富,但無論解讀什么,其出發點和著陸點還是語言??墒?,筆者在2021年全市語文學科課堂教學展示評比的十二節課堂教學設計,發現其存在的共同缺陷,那就是語言被明顯降格。且看這些出自不同教師教學設計,但其問題設計卻存在驚人的雷同——投出有關春的“視頻”、“說出你能想到的與“春”有關詩句”、“這篇課文寫了春的幾幅畫面?”“我們本地春天與作者筆下的春天各具特色,請說說你認為我們本地春天的最大的特點”、“課文最后三個段落運用什么修辭手法?”等等。所有問題都和課文內容、情感等有關,這樣一篇名篇,優美的語言的運用,但是教學設計基本上忘記了語言之本,無論課堂怎么改革,如何創新,最終確教成了思品課的課堂,距離語言之本實在有些遙遠。我們來看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筆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太陽的臉也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多美的語句,具有詩化的語言,清新樸實、口語化的語言,作者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使景物變得鮮活生動,形象逼真。

這么好的語言,問題的設計竟與語文之本格格不入,真不知道我們的語文教師是怎么想的? 也許,課堂教學展示如果不熱烈、掌聲不斷,會影響到他們的評比成績。主要原因在于這樣課堂課堂的功利性,甘愿人云亦云,人做我也做,隨大流,所謂的跟上時代。但正是這些污染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污染了語文課堂的本真,遠離離了語文教學的真正目的。筆者以為,語文,是一門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不需要承載過多責任。我們應該挺起胸膛并實實在在落實語文學科的‘語言’之本,有效的提高學習者理解、掌握并能正確使用漢語言文字才是不忘本。

語文閱讀課堂已忘了‘語言’之本,而對寫作課堂那就更慘了,對學生的傷害更為嚴重。部編版語文教材寫作專題:注重一課一得體驗,加強寫作實踐的靈活性和指導性。但是目前語文的寫作教學隨意性大,大部分語文教師對寫作教學可以說是無序狀態。真正投入精力寫作課堂的語文教師少之又少,根本原因一是很多教師不知從何下手;二是寫作教學費時費力,耗費很大的精力,同時很難在短期內取得成效。很多老師按部就班,一到寫作課,就隨意布置一道題目,由學生自由發揮。作文在考試中占半壁江山,老師們都知道很重要,給學生灌輸語文學科成也作文敗也作文,但寫作成為語文教學名副其實的軟肋,隨便應付變為一種常態。這樣的氛圍下,嘗試和探索寫作課堂用語言為本進行訓練的情況寥寥無幾。很多的出現開頭二十種方法,結尾十種方法、過渡技法等的形式訓練,當然寫作也確實需要這些方法,但如果忘本:離開語言之本,我覺得其它一切都是無用。

寫作中,訓練最多的就是進行片段細節描寫,但更關鍵則在于語言運用。任何細節描寫都是語言組裝而成的,失去了語言這個重要載體,細節就不復存在,即使技法高超也枉然。然而,大多數寫作課卻更多的是關注寫什么,即關注細節需要借助哪些來寫;而不是怎樣寫,就是怎樣做到語言恰當表達。更多的是關注細節的內容,對于細節的語言關注度遠遠不夠。我們訓練學生進行細節描寫,說實話只是內容的描寫。所有要求、目標指向都是細節描寫的內容,語言的錘煉拋之腦后。這里拿一位學生的細節描寫來展示:“我們的語文老師盡職盡責。一天放學后,我因為忘記拿作業本所以返回學校拿。 辦公室里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我眼前,這么晚了?還在干嘛?我遠遠望去,她正在給我們改作業呢!我再仔細觀察起了老師,燈光下,老師的臉顯得格外蒼白無力,眼神很柔和,那常年在黑板上寫字的雙手已經被石灰侵蝕的溝壑縱橫。我不由得想起,平時她總是到校最早,現在這么晚了還在改作業,真是位有責任心的老師呀!”從內容看,這段文字很符合細節描寫的有關要求了,作為范文介紹給其他學生也無可厚非。但從語言運用分析,至少有兩處是值得注意的:一是“我遠遠望去,她正在給我們改作業呢!”,能看得懂是在“改作業”嗎,應該是“我走近一看,她正在給我們改作業呢”更妥當些;二是“我再仔細觀察起了老師”,燈光下,老師的臉顯得格外“蒼白無力,眼神很柔和”和那常年在黑板上寫字的雙手“已經被石灰侵蝕的溝壑縱橫”是“我遠遠望去”望不到的。應該是在看到是老師后發出的某種信息后的心理反應,這里并沒有出現對方信息的明確傳遞,無“心”可“會”,因而語言運用就存在問題了;可以改為“我走進望去”“我再走進仔細觀察”等。

無論是已經出現過或者將要出現這樣那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型,我們的語文學科語言教學,始終就是語文教學的安身立命之本。任何脫離語言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型,都會深深的傷害到語文教學,對語文教學的健康發展很不利的影響。

姓名:周國全,出生年月:196909,性別:男,民族:壯,籍貫(具體至市級):廣西百色市,單位(學校具體到二級學院):靖西市教學研究室,學歷:本科,職稱:高級,研究方向:基礎教育

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廣西數字資源應用研究專項課題

課題編號:2022ZJY022

課題:《“雙減”背景下利用數字資源助力初中語文學科高質量作業設計與實踐研究

猜你喜歡
傷害語文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沒有人得益的傷害
論勒克萊齊奧探索異域文明的積極意義
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安全策略研究
我的語文書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