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班本課程的探索與反思

2022-07-01 15:20郝毛毛
民族文匯 2022年35期
關鍵詞:班本課程幼兒園大班課程建設

郝毛毛

摘 要:班本課程是園本課程的一部分,主旨是為了引導幼兒成為課程的主人,成為自我發展的主人。班本課程開展的內容,來源于幼兒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實際情況,課程圍繞幼兒產生的興趣和引發的問題為切入點,是幼兒與幼兒、教師、環境之間產生的學習與探索的過程。幼兒園班本課程是生長的,課程生長表面上看是班本課程內容的生發,是幼兒活動的產生,實質上是兒童發展空間和多元發展可能性的增加。在開展大班班本課程《奇妙西游記》實踐過程中,教師有收獲也有反思,本文針對課程開展中遇到的疑惑和反思,進行探討。

關鍵詞:班本課程 幼兒園大班 課程建設

伴隨著學前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能夠深刻的感受到幼兒園班本課程在實施中越來越趨于成熟和專業。班本課程的開展不僅豐富了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而且,極大地拓寬了教育的多元化。陳鶴琴先生曾提到:“學前兒童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應該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組織課程?!贝笞匀缓痛笊鐣际腔罱滩?,所以在課程資源收集時,教師以充分尊重幼兒為前提,從幼兒的個體經驗、興趣、班級情況為出發點,構建和實施了屬于本班特色的課程主題。

一、從教育觀出發,引發課程主題生成

現代化的教育觀和兒童觀告訴我們,要追隨幼兒的興趣,關注生活、關注游戲,陪伴和支持孩子發展,做孩子童年的守護者!以幼兒為主體,教師促進幼兒發展為核心。

在班本課程的具體實施中,幼兒的需求和發展已經成為課程的中心指向,這不僅因為幼兒的興趣能有利于教育活動的有效進行,更重要的是,這是對幼兒人格、權利的尊重,對幼兒主體性、個性的尊重。任何發展性教育都是建立在高度重視幼兒的興趣需要的基礎上的。

(一)以幼兒興趣為導向

在一次“畫臉譜”的美術活動中,馬梓陽小朋友畫了一

張孫悟空的臉譜畫,并興奮的給周圍的小伙伴們科普了起來:“孫悟空是《西游記》里的人物,他可厲害呢,打的妖怪們落花流水,我很崇拜它?!逼渌∨笥岩布娂姼胶椭?,自己也看過《西游記》。作為老師,能夠敏銳的捕捉到幼兒發出的“求知信號”是教師的必修課,所以,在與幼兒的互動中,誕生了班本課程《奇妙西游記》。

(二)以兒童指南為依據

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理論依據,活動的

開展要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通過開設不同領域的活動,使得幼兒對《西游記》具有全面、細致、科學的了解,愛上中國傳統文學。

二、從多維度出發,促進課程綜合化發展

班本課程的實施不僅僅依靠教育教學活動,同時在教師的區域活動、戶外活動、一日活動中體現和豐富。作為教師,傾聽幼兒的心聲,順勢而為,應孩子的需求,開展特色班本課程,以中國傳統文學為支點的班本課程,采用一種新的視角,不斷挖掘《西游記》對于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價值,使班本課程的實施真正成為一個生活化、趣味性和綜合性的過程。

(一)班本課程更聚焦于兒童綜合發展。

認識《西游記》中的各種妖怪,了解西游記中的故事情節,我們不急于告訴兒童,而是等待兒童通過多種途徑廣泛獲取,家庭中、社區中、電子產品中、圖書中等等,之后為孩子們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臺,童話劇表演、皮影戲等活動的開展,是幼兒厚積薄發的展示。

(二)班本課程注重兒童主體性的發揮。

課程實施過程是一個師幼互動、同伴互動的過程充分彰顯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在不同的活動中,幼兒一步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沒有什么可以難倒他們。當然,在實施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幼兒個體、小組、集體之間的關系,如何最大化的發揮幼兒的主體性,減少消極等待的時間,還需要不斷摸索。

(三)區域活動發展幼兒自主游戲的能力。

“西游大雜院”是區域活動與集體活動的呈現,區域活動的獨立、自由與集體活動的高效互為補充。

1.區域活動內容選擇和材料投放需滿足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在建構區和美工區,教師適時投放圖片、仿真實物造型等,為幼兒的游戲搭建支架。

2.關注幼兒各領域之問的均衡發展。通過區域游戲記錄,統計幼兒參與區域游戲的種類,了解幼兒喜好。

3.集體活動需根據課程發展及幼兒興趣靈活調整?;谟變旱呐d趣臨時調整增加的,敏感的捕捉幼兒的興趣,提升幼兒經驗,助推課程的深入發展。

(四)童話劇表演體現合作的作用。

表演是幼兒最愛的游戲,幼兒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體驗角色的情惑,接受問題的挑戰,感受表達的快樂,享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同時也鍛煉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從課程內核出發,探索活動教育價值

(一)“無中生有”激發幼兒自主意識

班本課程的內核在于“無中生有”,這是一種幼兒園課程開發策略,也是課程生長的機制。其關鍵在“生”,無論誰是生發的主角,“生”的結果一定要指向兒童,最終一定能給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增加機會和可能。

(二)“遵循規律”支持幼兒無限發揮

教育的核心是促進和支持幼兒的生長。幼兒的生長空間可能性有限又無限。有限,是因為幼兒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不可能超越規律;無限,是因為在遵循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挖掘一切可能性,給予幼兒更多的機會和挑戰。

四、從課程反思出發,探索更多可能性

(一)在反思中探索指導策略

在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幼兒環境、師幼關系等各個生態因子都應該能夠自由生長,但又需要相互關聯,在互動中尋找平衡。在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成為一名好的聽眾,不隨便對幼兒的分享做出好與壞的判斷。在玩游戲材料或是和其他伙伴發生爭論時,盡量鼓勵幼兒去解決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如果幼兒需要協助,盡量嘗試將這些情況轉變為學習或解決問題的契機。

(二)在總結中拓展課程經驗

隨著課程的結束,教師可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和新的探索:對課程資源的價值判斷和課程資源的運用邏輯。價值判斷是一個綜合考量的結果,它立足幼兒的生活和經驗,追隨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也基于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當然,課程資源本身的性質也是價值判斷的參考依據。一個具有統整感和邏輯感的課程資源開發不是對某一資源淺嘗輒止的試探,而是鎖鏈式的生發推進。

在班本活動發展中,也是教師不斷反思和總結的過程,班本課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師和幼兒不斷互動,不斷實踐,才能在一次次的好奇中收獲成長,教師也會不斷反思、總結,為今后的班本活動提供經驗支持,最終,通過班本活動的開展,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鋼要(試行)解讀》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2(09)179BEDB5-1ADD-47F6-B4D5-A69464486C99

猜你喜歡
班本課程幼兒園大班課程建設
大班幼兒繪畫特點的調查分析
基于兒童語言表達力培育的班本課程實踐
特色龍城,潤養課程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課程園本化背景下幼兒園主題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幼兒園大班環境中的常規教育
晨間鍛煉中大班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