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幼兒教師情緒管理的研究分析

2022-07-01 22:29呂越
民族文匯 2022年35期
關鍵詞:師幼幼教幼兒教師

呂越

摘 要:本文通過對重慶市部分幼兒教師情緒管理現狀調查,發現盡管多數幼兒教師能夠認識到幼兒教師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并有意識提升自身情緒管理的能力,但對于如何進行情緒管理卻缺乏具體有效的方法。本文在了解幼兒教師情緒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幼兒教師情緒的原因,提出了相關的建議或策略,以期幫助幼兒教師進行更加科學有效的情緒管理,從而更好地促進幼教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師;情緒管理

近幾年,隨著來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從事幼教行業的人員越來越多。然而,在幼師職業如此迅猛發展的表象之下,新聞媒體屢次爆出的幼師虐童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想要確保幼師行業的穩定及發展,必須要加強對幼師素質的培養,而情緒管理就是其中最基本的內容之一。本研究以重慶市部分幼兒教師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和分析,了解幼兒教師們的情緒管理現狀,找出具體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相關的策略以期幫助幼兒教師們進行有效的情緒管理。

一、問題的提出

情緒管理,即是指在掌握自身情緒特征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培養健康、樂觀、積極的情緒,與他人產生良好的互動,能以樂觀的態度、幽默的情趣及時地緩解緊張的心理狀態。而幼兒教師情緒管理,則是指幼兒教師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能夠及時克制自身不良情緒,有意識地在幼兒面前建立樂觀向上,積極健康的態度,與幼兒產生良好的互動,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發展。在社會及國家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教師情緒也受到重視。情緒管理作為幼兒教師所必備的一項自我管理能力,不僅影響著自身工作質量,還會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重慶市部分幼兒教師情緒管理的調查,筆者總結出幼兒教師情緒管理目前存在的部分問題。

(一)自身因素

1.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不夠高

由結果可知,目前重慶市部分幼兒教師對于自身情緒管理這一方面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這類現象??v然幼兒教師明確地知道良好的情緒管理于自己、于幼兒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自身情緒管理,但還是會由于外界或自身的各種原因影響到自己的情緒,以此可見幼兒教師的情緒管理能力水平較低。而良好的情緒管理是對當代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要求之一,幼兒教師不能較好的進行自身的情緒管理則是其專業素養不夠高的表現。

2.缺乏情緒管理的有效方法

根據調查結果的數據表明,在自身情緒出現問題的時候,幼兒教師們主要是通過聽音樂等娛樂活動、跑步等體育運動以及向他人傾訴、睡覺等方式來進行自身的情緒的調節管理,除此之外基本沒有其他較為有效的方式。從這種情況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教師有意識調節自己的情緒,但其進行情緒管理的方法較為單一,目前為止大部分幼兒教師都缺乏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

(二)外界因素

1.幼兒園方面存在的問題

幼兒園是幼兒教師進行教育的場所,幼兒教師每天在幼兒園中花費的時間是絕對多于在其他場所花費的時間的,所以幼兒園對幼兒教師的方方面面就顯得尤為重要。由調查結果可知,教師在園工作時間過長,幼兒園給教師的薪酬待遇偏低,以及園方對幼兒教師工作的支持度不夠高,是目前幼兒園影響幼兒教師情緒的主要原因。另外,結合筆者的生活經驗,在幼兒教師情緒管理這一方面,大部分幼兒園也沒有定期組織幼兒教師進行專門的關于情緒培養的學習或培訓,幫助教師提升情緒管理的能力。這也是當今社會幼兒園普遍存在的問題。

2.家長方面存在的問題

家庭教育對于幼兒來說,其重要性并不低于幼兒在幼兒園內所接受的教育。但現實生活中不乏有將教育完全丟給教師的家長,認為孩子只要送去幼兒園了,教育就是教師的全部責任,這無疑是增加教師的負擔,此為其一;其二便是不信任教師對幼兒的教育,不支持幼兒教師的工作。特別是老一輩,憑借所謂“經驗教訓”來教導幼兒,干涉教師對幼兒的科學教育。

3.社會方面存在的問題

幼兒教師對于社會對于自身職業的認可度是十分看重的。在同等學歷條件背景之下,同為教育工作者,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可度是普遍低于其他學段教師的。這樣的情況也是導致幼兒教師對自我工作的認同度不高,影響自身情緒的原因之一。不過,目前社會對于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正逐步提高,幼兒教師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指日可待。

三、應對策略

幼兒教師的情緒管理對教師本身以及幼兒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力,針對調查結果呈現的問題,本研究從兩個方面提出幼兒教師情緒管理的應對策略。

(一)教師自身的發展

一名教師具有良好的情緒管理技能,能夠及時調整自身情緒狀態,為幼兒樹立好的影響,是其自身具有高水平專業素養的表現。

1.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足夠的專業知識是教師進行教育的基礎。這里的專業知識并不僅僅指的是教師所教內容的知識,而是教師在結合自身情況的實踐中能夠將自己的知識進行合理的運用,這樣才能在應對各種復雜問題的過程中擁有積極且穩定的情緒。另外,幼兒教師要研究幼兒和幼教規律,以此來促進自身對幼教理論的深刻理解,進而推動幼教水平的提高, 提升教育的質量。一些專業素養高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往往比較得心應手, 這樣就更容易產生較強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從而擁有較好的心境。專業素養高的教師,自我調適能力較強, 因此更能自覺地針對教育需要營造良好的情緒情感。相反,專業素養較弱的教師在工作中就更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產生對孩子大吼大叫等行為。正如一位園長曾說到“有些老師習慣用大吼的方式去管孩子,其實這是一種很不恰當的方式,是一種專業能力匱乏的表現。因為她們不知道還可以采取哪些更有效的方式”。

2.提升情緒管理的能力水平

(1)建立良性的、有效的師幼關系。幼兒教師要注重幼兒的情感需求,保持微笑、傾聽的方式去面對幼兒,并給予幼兒及時積極的反饋。[4]通過建立良性有效的師幼關系,給教師和幼兒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的交流環境,只有二者相互交流愉快了,才能更加方便地解決師幼互動中發生問題,幫助教師擁有較好的情緒。但幼兒教師處于消極情緒時,幼兒面對教師就可能產生畏懼、提防心理,出現心情焦慮、無心活動等現象。因此,教師的不良情緒會容易造成師幼之間不良情緒的惡性循環。當教師向幼兒發泄不良情緒的時候,幼兒受其傳染,情緒也會惡化,可能表現出的哭喊、吵鬧、尖叫等行為,會更加容易刺激教師。此時教師的消極情緒便會愈發強烈,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例如,某幼兒園的教師因為自身情緒管理不到位,氣惱地朝一個原本開心活動的男童吼叫,讓他離遠一點,不要在自己身邊跑來跑去。男童沉浸在玩鬧當中,沒有給教師回應,依舊不停地跑動。教師盛怒之下一把抓住男童的胳膊叫他滾。如此的惡言惡語也引起了男童的不滿,男童一邊大喊著“不”,一邊扯打教師的手,甚至開始往地上滾,教師一看,更加氣惱,開始推搡男童,二者的情況也愈發惡化了。由本案例可以看出,幼兒在明確感受到了教師的不良情緒后,受其壞情緒的傳染,本來很好的情緒也被影響了,開始大聲吵鬧,不僅對教師進行抵觸,還伴隨著一系列擊打、滾地的動作。這樣消極的回應,被教師接收到,情緒變得更加惡劣,同時又以不良的方式表現出來。如此往復,師幼關系只會越來越緊張。因此,建立良性的師幼關系是十分必要的,師幼關系融洽了,教師才能更好地進行活動的組織,從而擁有良好的情緒,提升情緒管理的能力。

(2)保持充分的愛心、童心。作為幼教工作者,擁有愛心和童心是特別重要的。愛孩子、愛幼教事業,才能做到一切為了孩子。一個充滿愛心和童心的教師,才會給予幼兒充分的愛與關懷。真正愛孩子的教師,不僅能夠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待問題,體察到童心的需要,創造童趣的世界,還能夠理解幼兒的語言、心理、行為,知道如何正確地引導、教育幼兒,并能夠在幼兒情緒失控的時候,給予幼兒充分的理解與體諒。幼兒教育倡導旳是“在玩中學”,而保持愛心和童心,則有利于教師“在玩中教”。因此,愛心和童心可以為幼兒教師帶來更加愉快的工作體驗,有利于幼兒教師進行良好的情緒管理,培養其情緒管理地能力。同時,換位思考,從幼兒角度出發。幼兒教師了解幼兒的發展規律、心理習性,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成長,教師就應該設身處地去理解幼兒的想法和需求,做到真真正正地從幼兒的角度出發,體驗幼兒的心理感受,感知幼兒的情緒變化。

(二) 外界的理解支持

幼兒教師要進行良好的情緒調整,提高情緒管理的能力,與外界各方面的支持理解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任何教育工作者是只身一人站在講臺上,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背后,都需要堅強的后盾。

1.園方對幼教的支持

現如今,幼兒教育呈現出越來越專業化的發展趨勢。幼兒園園長作為眾多專業幼教的領導者,自身的專業素養也需要隨時提高與更新。園長具有過硬的專業素養,能夠及時、有效的幫助幼兒教師處理在教導幼兒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困惑。與此同時,園長作為整個幼兒園的領導人,應避免讓教師和自身的關系處于緊張的氛圍之中。因此,園長要多與教師進行溝通,了解教師的想法和需求,以便激發教師的正向情緒,幫助教師們進行情緒管理。其次,園方應加強對教師的情緒教育。不僅在教師職前專業訓練這一步中,將情感素養的訓練列入專業素養課程,還要重視教師入職之后的正向情緒培訓。因此,園方需適期組織教師進行情緒培訓的活動,以加強教師正向情緒素養的培養。由于情緒發展的長期性決定了如果僅從情緒教育的短期效果對其進行評價,只能讓情緒教育流于形式,所以園方對教師情緒管理方面的支持也應長期堅持。

2.家庭對幼教的理解

家庭、家長對教師工作的理解與支持,是幼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最大的鼓勵與回報。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完全信任幼兒教師,尊重教師的意見;主動積極地與幼兒教師溝通了解幼兒的情況,同時配合教師對幼兒進行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真正做到家園共育。例如,重慶市某幼兒園的雯雯,她的爺爺總是覺得雯雯班上的老師太年輕,20多歲沒有當過母親根本不會教育孩子。老師教一套,雯雯爺爺教另外一套。一來二去,雯雯東學一點、西學一點,最后不知道該聽誰的,索性就不學了。最后導致雯雯各方面認知都比同年齡段的孩子差一截。雯雯爺爺氣不過,就把責任推給老師,指責老師不會教,把自己孫女禍害了;雯雯的老師不服氣,也埋怨是雯雯爺爺自己要在孫女的教育上插一腳,用一些不科學、沒根據的理論亂教一通,才導致雯雯什么都學不好。最后,爺爺和老師鬧得不歡而散,雯雯的整個家庭和幼兒園也產生了矛盾,事情也只能以雯雯轉園告終。雯雯的老師,也因為這個事情整日郁郁寡歡,沒了工作的興致。由此可見,所謂的家園共育,不是各教一套,而是二者統一起來教育孩子。家長缺乏與教師的溝通,不支持教師工作,不信任教師,不僅會給教師造成負面情緒,影響其工作質量,更會對孩子起反作用,阻礙孩子的身心發展。

3.社會對幼教的支持

當今社會,學前教育事業雖然正處于上升發展階段,但仍有一部分人認為幼教工作者是不具有任何技術含量的,特別簡單且地位卑微的工作。這樣的錯誤認識導致部分幼兒教師缺少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從而在工作中相對容易地產生負面情緒。因此,國家及社會就此情況,應該大力普及宣揚學前教育的重要性、科學性和專業性,讓社會大眾正確認識學前教育、認同學前教育;提高幼兒教師的福利待遇,做到真正的付出與回報成正比;進而增加幼兒教師的職業榮譽感和幸福感。因此,當學前教育工作者感受到社會對于自身工作的支持和認可,便能激發自身的正向情緒,在工作中做到更好的情緒管理,以推動國家幼教事業的發展。

綜上所訴,幼兒教師是需要“動心忍性”的職業。作為幼兒一生發展的奠基者,做好自身情緒管理極為重要。良好的情緒管理既能及時避免教學暴力事件的發生,又能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使得幼兒教師能夠更加輕松、愉快地參與工作,于公于私都是百里無一害的。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是幼兒教師高素養高專業水平的體現,更是幼兒教師實現好的教育需得終身踐行的良方。

參考文獻

[1] 舒仙桃.幼兒教師情緒管理初探 [J] .湛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1(4):121.

[2] 陳琰.探析幼兒教師的情緒管理[J].才智,2015,(29):102.

[3] 韓蕊.淺析幼兒教師情緒管理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4,(45):11.

[4] 王晶,李欣雨,劉超.師幼互動中教師情緒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山西青年,2017(42).

[5] 巨金香.幼兒教師的情緒管理[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11):258.

[6] 劉超,王晶.師幼互動中教師情緒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期),2017,6(16):132.

猜你喜歡
師幼幼教幼兒教師
關注幼兒日常生活 開展師幼有效互動
幼兒園師幼互動現狀調查研究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共享區域活動資源 滋長師幼幸福
第三屆亞洲幼教峰會評出十位“最美幼教人”
師幼互動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