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理念下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提高幼兒綜合素養

2022-07-01 22:59李楠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2期
關鍵詞:幼小銜接背景雙減

李楠

摘要:幼兒階段是兒童思想發育和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早期教育應注重用輕松的方法來引導幼兒認識世界,感受生活。在小學階段,由于大量的知識積累,許多孩子無法承受過大的學習壓力。特別是“雙減”后,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求越來越高,可見,做好幼小之間的銜接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從“雙減”的涵義和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出發,就如何促進幼小銜接的發展提出了若干對策,以期推動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雙減”背景;幼小銜接;幼小策略

前言

幼小銜接的主要任務是使幼兒在升入小學前進行全方位的準備,加強自身的核心力量和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特別是在“雙減”的情況下,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必須從課堂上發現教學的價值,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在幼兒階段進行有效的幼小銜接,有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兒童的思想和身體發展。

一、“雙減”政策的內涵

“雙減”是伴隨著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而產生的一項教育政策。教師應該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釋放學生課下的時間,這和我們一直提到的“減負”口號有非常相近的含義。在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之后,作業中所包含的教學價值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進行補充和強化。所以,提升課堂質量,提高學習效率成為新時代下我們努力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教育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要相應改進,不能因循守舊,要有相應的對策。幫助幼兒提前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習節奏,讓幼兒提前做好心理建設,在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都形成良好的習慣。從而做好幼小銜接,為以后的孩子們上小學學習打下基礎。

二、幼小銜接如何做到雙向銜接

1.要有一顆渴望的心,做好孩子的心理準備

幼兒進入小學后,心理壓力的增大是兒童早期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通過與大部分幼兒的溝通訪談,我們發現,初入幼稚園的兒童心理問題是十分有趣和復雜的,例如:有些幼兒害怕上小學后,父母不能來接他們;有些幼兒喜愛幼兒園教師,十分友善,對小學教師的嚴厲表示擔憂;有些孩子怕萬一在上了小學之后就會變得很差。這些問題普遍存在于幼兒的心中,而且許多老師都沒有料到,因此,我們把這些有心理問題的幼兒統稱為“入學前焦慮”兒童。所以,我們的幼小銜接工作,就是要消除孩子們的疑慮,讓他們對小學的生活充滿希望,讓他們有信心去面對新的生活,去適應新的生活,去適應新的生活。這就需要老師仔細地分析每個孩子的心理問題,然后進行積極的引導,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接受和期待小學教育,讓他們從焦慮變成主動,從而更好地融入到小學的生活中。比如,我們要組織一些活動,以調節他們的心態,因為他們即將上小學,許多父母都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所以我們應該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制定適當的教育策略,給予他們適當的幫助。為此,我們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繪本的閱讀,在此推薦《我準備好上小學了》這一繪本,它包括了孩子在小學后的生活、學習、認識的朋友,就像是給孩子們畫了一幅五彩繽紛的小學生活,讓他們對小學生活有更高的期望。然后,老師可以組織孩子們閱讀圖畫,或者讓他們自己說話,讓他們對自己的小學生活有更多的期待,讓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期待。此外,我們還可以舉辦親子活動,讓父母與幼兒共同認識小學的生活,緩解他們的精神壓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園教育的順利進行。

2.學前預備,發展幼兒的學習能力

事實上,在幼小銜接階段,除了老師們對孩子的成長給予特別的重視之外,父母們也十分重視他們自己對于小學生活的適應。在幼年時期,我們會發現許多孩子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并不了解,他們總是抱著一種輕松的心態去對待,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也不能掌握好自己的學習方法,這讓家長們非常的頭痛,尤其是在某些問題上,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方法,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極端的情緒。所以,在幼小銜接階段,通過培養幼兒的學習技能,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主性。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老師和孩子的父母應該共同努力,在教育和生活中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多看新聞,多了解外界的信息,同時,老師和父母也要積極地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為他們的小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要養成預習、溫習的好習慣,鼓勵孩子在學習前先把所學的東西看一遍,把自己不會的東西記下來,再找別人幫忙,在課堂上主動開口,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在課后總結,不斷地思考,不斷地練習,直到掌握為止。其次,父母和老師要培養孩子的自主性,當孩子們遇到問題時,不能馬上給他們解答,要用正確的思路引導他們思考,逐漸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促進他們的思維發展,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這對于幼小銜接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3.迎接新挑戰,提升幼兒的綜合實力

幼小銜接要做好,要怎么銜接?我們從兒童的心理、生活、學習三個層面來論述,主要是針對幼兒當前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還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問題,另外,我們還著重介紹了幼小銜接中許多技能的銜接,旨在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讓他們在步入初等教育階段后,能夠主動地面對各種挑戰。在不同的能力中,我們著重介紹了感知轉換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語言交流能力。知覺轉換能力,要求培養幼兒能夠做到各種知覺之間的靈活轉換。在學習和生活中可以靈活地處理問題,手腳配合大腦,大腦指揮手腳。社會適應能力則要求幼兒能夠進行自我情緒、行為等的控制,文明待人,學會分享,自信且陽光。語言交際能力主要是培養幼兒語言表達、情感表達的技能,在與他人進行交流時,能有效地捕捉、運用信息,并及時做出準確的反應。要把這些能力一一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去,要根據幼兒的特征和需求,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指導,使其更深刻、更直觀地感受到,才能真正地貫徹實施幼小銜接。

結語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做好幼小銜接是非常有必要的,能有效的發展兒童的發展意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樹立其生涯自信,這些能夠盡快地幫助幼兒強大起來,在迎接新的學習挑戰的時候可以有條不紊地應對。要做好幼小銜接,我們主張從四個層面進行指導:從心理層面來說,我們要讓幼兒存在向往,要對未來充滿希望,要敢于面對困難和挑戰,要敢于堅持;在生活方面,我們應該增強幼兒的生活能力,培養其獨立自主、勇敢果斷的思想習慣;在學習上,要讓孩子盡早地適應小學教育的步伐,要有自己的計劃,要有合適的學習目的,為升入小學作好充分的準備;在整體能力上,我們要鼓勵幼兒干預挑戰,敢于向自己提出自己的要求,這樣才能讓他們不斷的進步。通過以上四個環節,可以使幼兒順利完成幼教銜接,并為其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雨詩.新時期幼小科學銜接教育模式的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34):185-186.

[2]王濟民.走向共哺:幼小銜接的文化轉向[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21,41(12):22-27.

[3]周怡,黃靜,方瑜璐.敬惜兒童成長做好幼小銜接[J].中小學德育,2021(11):67-69.

[4]劉敏.社會與情緒學習促進幼小雙向銜接的可行性探索[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1(11):12-19.

猜你喜歡
幼小銜接背景雙減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轉相似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跟蹤導練(一)5
簡談大班幼兒跳繩能力的培養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基于Modelica的高爐頂壓控制仿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