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本土文化資源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開發利用與實踐

2022-07-01 00:59趙安東
民族文匯 2022年35期
關鍵詞:幼師教學活動美術

趙安東

摘 要:對于幼兒的美術指導過程,不僅僅是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加幼兒對美學的綜合素養,更是讓幼兒能夠從小學習傳承本土的優秀文化。幼兒能夠在本土資源中獲得美術學習的資料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幼師深入的了解了本土的教育資源,并且與基礎美術教育相結合,策劃出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美術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積極擴展教學內容,不斷深入研究幼兒學習特點,是幼師能夠順利開展本土美術教育的關鍵。

關鍵詞:地方文化資源;幼兒教育;美術教學

幼兒園的孩子們就像是一張白紙,對于本土的文化資源只具有大體輪廓上的印象,沒有進行過專業、專門的學習。幼兒園老師如果能夠利用本土地方性的文化資源為幼兒開展手工課、美術、繪畫等類型的課程,將會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接觸到家鄉的本土資源,從而對家鄉文化產生興趣,這對培養幼兒的家鄉歸屬感和熱愛家鄉的良好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美術對于幼兒來說是用來培養幼兒的審美感官,給幼兒一種由內到外的美覺感受的一類課程,美術教學往往能夠大大的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基礎性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如果穿插進入本土文化,將會進一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讓幼兒身臨其境地感受家鄉的文化之美。

一、提升教師對本土文化的了解程度

實際上我國不同區域的文化資源豐富,手工藝品種類多樣。每個很小的地區都有自己自古傳承下來的自然資源和物質文化。例如龍泉的青瓷文化就包括陶器的制作、燒制,定型從而制作出紋路、顏色具有標志性特征的藝術作品。如果教師能夠針對自己所在區域的文化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將會取得豐富的教學素材,由此可以衍生出泥塑、陶器、繪畫等藝術作品。教師收集到的藝術作品幼兒會更加感興趣,對教師的課堂內容具有一定的期待。而美術課堂上動手操作又會給幼兒帶來更加豐富的美術體驗,讓幼兒從觀賞、學習、模仿直到自己創作,這一系列過程中,對本土文化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讓幼兒對本土資源產生認同感和自豪感。

達到這一目標的準備工作需要教師對本土教育資源進行整理歸納和篩選,可以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類本土文化資源為實驗素材,融入到美術學科的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將注意力轉移到本土文化資源方面,并且做出盡可能全面的講解,使幼兒對本土文化產生多元化認知。其中的難點是選擇出適合幼兒年齡段的美術教學內容,如果教師沒有將本土資源進行合理的轉化,那么將不能達到提升幼兒美術素養和深入了解本土教育資源的作用。

我們還拿青瓷的燒制舉例,如果教師向幼兒介紹青瓷在燒制過程中的復雜流程,那么幼兒一定會產生厭煩或不能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因為這已經超出了幼兒對地域文化的認知。如果教師能夠從幼兒感興趣的方面入手,例如青瓷的顏色、花紋以及不同的形狀,結合幼兒平時對形狀、顏色等知識的學習,將會有效的將地方文化與基礎教育相融合,取得不錯的效果。

教師也可以選擇在國內大部分區域都流行的文化來向幼兒做出介紹,例如中國的茶文化、山文化,山水之美是每一個地區都具有的教育資源,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接觸大自然,多去觀察自然美景,讓幼兒在學習成長過程中更加具有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1]。

二、善于擴展幼兒美術教學材料

擴展幼師對地方文化資源運用的材料,不僅僅是上面提到的手工制品可以作為教師的本土文化資源,我國各色各樣的民族服飾文化也是一類非常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不同的民族遍布在國內的不同區域,教師可以選擇離幼兒生活最近的一個民族來介紹其民族文化服飾的特點。這樣幼師會為幼兒打開一扇多姿多彩的美術之門,從布料、色彩、標志性圖案等方面讓學生能夠了解至少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提升幼兒對世界的好奇心。讓幼兒從小認識到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而學習會讓幼兒的知識面增加,認識到更加多樣化的世界。學習民族特色文化的優勢也包括提升幼兒對不同文化的包容性,能夠從小養成尊重他人文化習俗和生活的習慣,能夠做到尊重他人。幼師可以將民族文化進行拓展,例如著名的民族文化相關的事跡,例如蒙古族民族的服飾、飲食文化、部落圖騰等,幼師可以將這些知識進行適當的簡化,方便幼兒的理解。

三、就地取材進行美術教學

幼師在利用本土文化資源對幼兒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相關的資源,如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其他的展覽館。教師可以以圖片、視頻的形式向幼兒分享相關藝術作品,有條件的話建議幼兒課后對博物館進行參觀,或者參與相應的幼兒園教學活動。讓幼兒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生活和藝術之間的聯系,就地取材地豐富幼兒美術課堂教學活動。像北方的化石展覽館、植物園,江南水鄉的傘博物館等等都是幼師為幼兒創造濃郁的文化氣息的場所,可以對幼兒又想的心靈產生強大的震撼,留下深刻的印象[2]。幼兒創作的相關的作品,教師可以布置在幼兒園的活動墻面以供欣賞,讓新入學的幼兒耳濡目染的接觸家鄉的文化特色。這樣既能節省一定的教學成本,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提升欣賞美、創造美的美術活動,又能在教學中一起欣賞偉大的、古老的藝術作品,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結束語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于美術作品的接受能力和表達能力有所差異,幼師也要留心進行輔導。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對于美術作品的展示是更加偏向于抽象化的,更多的是描繪出幼兒想象與實際相結合的美術作品,這是幼兒獨特的不具有意識的創造力。教師應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美術想法,引導并且輔助幼兒完成美術作品。隨著幼兒年齡的增加,可以逐漸教授幼兒一些美術、繪畫、剪紙、手工等等的技巧,讓幼兒在不同階段可以不斷提升表達美的能力。這也是利用本土文化資源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活動的初心和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馮瑞雪.淺析創新開展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策略[J].學周刊,2021(21):179-180.

[2]張一明.淺析地方文化資源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開發利用[J].中華手工,2021(04):58-59.

猜你喜歡
幼師教學活動美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網紅幼師 撕掉標簽,拒絕被定義
培優輔差小組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的教學活動設計
男幼師荒
美術篇
以數學類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教學活動探究
基于心理視角的中職學校男幼師培養的策略和研究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臺灣當代美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