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信息化理念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

2022-07-01 01:59劉瑋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2期
關鍵詞:融合應用高中數學

劉瑋

摘要:數學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它作為一門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科目,數學教學方法的開發,既要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又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培養其應用理論的能力。但因為教學方法單一,部分高中教師對數學知識的背景不清楚,未能在備課時利用信息技術實施多種教學設計,導致現今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存在很大程度的“低效性”,這也是教育領域亟需要解決的。

關鍵詞:信息技術背景;高中數學;融合應用

前言

相較于初中時期,高中階段的數學內容變得更加抽象,其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疾速上升,這導致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效果一落千丈。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促使高中數學教師學會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并提高探究式聯系的比重。要突破傳統的數學教學思維的限制,打破課堂封閉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的熱情,全面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育中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傳統的數學教育往往把老師使用的“填鴨式”教學引入課堂并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很難提高教學效果。而發展創造性及探究精神,把信息技術納入高中數學教育,有效地把各種教育資源應用于課堂教學,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利用圖像、視頻、音頻等更為生動的教育資源將“靜態”的紙面知識轉換為“動態”的思維內容,可有效調動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高中生數理思維還處于發展階段,認知能力還未完全成熟,再加上高中數學理論知識較難,較為抽象,這導致高中生學習壓力較大。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障礙,強化他們的檢索與邏輯能力,突破傳統課堂的邊界,以獨特的優勢,更加直觀、立體地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

對于新時代來說,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既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要注意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為此,教師要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數學認識,采取多種新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構建完整的課堂學習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融合應用策略

1抽象知識的可視化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數學課堂,應基于教材內容,充分體現教學難點,把抽象的知識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高中數學學習有很強的邏輯性,許多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漸進的原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教學的許多優點,加強數學課堂的銜接設計,確保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地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中,可以使學生直觀地模擬抽象知識,在頭腦中建立知識模型,提高空間想象能力。

如《三角函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程大綱的要求,深化學生對三角函數的幾何理解。在學習函數的公式、圖像時,利用視頻、音頻、圖象等方法,幫助學生建立三角函數的數學模型,并對其進行較為精確的描述,幫助學生了解三角函數的特性,考察參數變化對圖像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信息科技的動態表征,使學生有更多的思維空間去探究三角函數的變化規律,更深刻地理解三角函數的變化特征,并利用數值近似值設計三角函數模型,從而熟練掌握并應用這一學科知識。

2優化數學教學方法

在高中數學教育中引入信息技術,能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正如上面所說,傳統的數學教學觀念一般都是用一種單向的知識注入,而不能反映學生的生理狀況,不利于突出重點、難點,這就導致了學生缺乏有效的數學學習引導,從而難以有效地提高其數學認知。而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可從根本上改變高中數學教學的面貌。運用信息技術聲音與影像的組合教學形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參與,營造多元開放的數學教育課堂,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引導性,有利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比如,在《恒等變換》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由基本公式導出轉換公式。通過這一過程,學生能夠感受到演繹推理方式是一種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并將其在課內應用。教師可運用微課等教學模式,將周期現象介紹給學生,導出三角函數的正、余弦公式,并在此過程中對其知識本質進行持續性的拓展與深入,這反映多媒體教育資源的豐富儲備。

3教學情境構成與教學評價設計

要把信息化教學手段和高中數學課程有效銜接,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必須把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和先進的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真正的變化。它可以提高數學學習的思維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價值,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的愿望。而在這種優良學風的熏陶下,師生可締結成平等的師生關系,增進老師對學生的了解,也增進學生對教師的親近,這可以讓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參與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從而不斷完善教學環節,突出教學針對性。

另外,應建立多層次的教師評價體系,將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任務完成程度、數學探究能力等指標加入到教學評價中,使教師客觀、全面地評價和評價今年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狀況,這可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育中的卓越作用,讓教師可從多個方面提高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當今時代是個信息時代,傳統的教育模式與方式已不再能適應大數據爆炸下的教育領域,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育的融合和應用,有傳統教育無法比擬的優點,而身為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教學方式的革新與改進,這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社會進步的要求,更是新時代學生自身學習的關鍵需求。

參考文獻:

[1]呂愛華.信息化條件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1,23(1):230-231.

[2]潘曉清.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1,23(18):210-211.

[3]高小燕.互聯網背景下的高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7):70-71.

猜你喜歡
融合應用高中數學
初中數學課堂與多媒體技術的融合
電氣工程中電氣和自動化的融合應用分析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景—問題”教學模式研究
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研究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研究
調查分析高中數學課程算法教學現狀及策略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淺析電子商務在餐飲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