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減負優化教學的路徑探索

2022-07-01 01:59周碧利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2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小學語文

周碧利

摘要:當前,各個學科的基層教育都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為重點任務,強調指導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和思考能力,這樣才能為學生今后的長期學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要真正地減少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成效,就要從學生的發展與成長出發,確保教學與作業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這是減負和提質的關鍵所在。為此,本文以“雙減”為背景,以“減負增效”為切入點,給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優化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減負教學;作業設計

在“雙減”形勢下,教師要正確認識和掌握教育方針,分析其積極的意義和功能,并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自改革開放后,“減負”問題就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而“雙減”政策在教育領域的推廣更是一時間被大家推上榜首。然而,“減負”的實施卻陷入了一個怪圈:只要上面一聲令下,“減負”就會被大眾所推崇;上級不把它當回事,“減負”成效就會大打折扣。這一現象的出現,折射出“減負”的背后依靠資源、維護利益的現象。但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白,不管有沒有政策支持,減負都必須要長期堅持,對癥下藥,才能真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一、巧借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預習

新課改強調了讓學生完成學習模式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合作學習轉變。信息技術是學生探究知識的有效工具,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理解最新的教學工具,幫助學生在完成獲取信息、拓展思維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比如,在教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時,教師布置了這樣的課前預習任務:仔細閱讀課文內容,歸納作者和背景介紹、文章內容、文章情感等多方面的內容,將其制作成微課視頻、PPT課件等;此外,學生在通讀和歸納文章內容的過程中,要對存在疑惑的地方進行圈紅標注,還要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重難點標注,方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有針對性地聽講,從而能夠保證學生整節課都集中注意力在老師的講解上。除了預習,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是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關鍵,加深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其次是培養學生反思的能力。在新時期的語文教學中,老師開始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反思能力,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優化創新教學方式,以便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夠在自己反思的思考過程中找到新的學習想法和策略。

二、巧借信息技術推進課堂探究

小學生喜歡各式各樣的有趣活動,教師可以通過這一特點為學生提供課堂展示的機會,強化課堂探究,例如可以每天都在課堂開始時問一次,“今天的天氣怎么樣???離我們最近的是哪個節氣???描寫這個季節的詞匯和詩詞你們知道有哪些嗎?”這些問題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能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作用,減少了相關的課后作業。

再如,在講解王維的《山居秋暝》時,教師提前準備課件圖片、視頻,首先播放該詩詞的朗誦視頻,播放完成后,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對話交流,如,大家看了視頻后有什么感受,有學生說:“詩人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名副其實的畫家詩人?!庇钟袑W生說:“詩人王維在終南山隱居,一日秋雨下的淅淅瀝瀝,滿山都籠罩在秋雨的沐浴里,雨停后已是夜晚,詩人走出戶外,看見山間那叢叢松樹的縫隙里透出月色的光輝,又聽見山澗里雨后的泉水歡悅跳動,和山石合作,演奏著一首首歡快的樂曲,足見其隱者的閑適和情趣?!痹谶@樣的問題情境下,學生們都積極參與到小組的對話交流中,在這個過程中,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課堂的積極作用。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就通過對話就掌握了該詩詞的主要意思和內涵,課后這類的作業也可以減少了,從根本上實現了學生的作業減負。

又如,教師還布置了從背景和意境進行探究的課堂作業:

如,在學習詩詞《石灰吟》時,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依據注釋,利用工具書和小組平板查詢背景,并思考哪些語句直接抒發了作者的情感,然后由由小組進行匯報,學生們介紹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于謙自幼勤奮好學,有著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傳說有一天他在一個石灰窯里閑逛,看著工匠在燒制石灰,只見那一塊塊青黑色的石頭,在火焰的炙烤之下,已經全部化為了白色的灰燼。他回去之后,引發了深刻的思考,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詩,當時的他不過十二歲,詩中句句他都不離對石灰的描繪,但其實是在借石灰寫自己對未來生活的一種追求,尤其是最后兩句直抒胸臆,傳達了詩人的情感和追求。

如,在講解杜牧的《江南春》時,引導學生從意象提取進行探究,學生提取詩詞中的意象,并分析意境,鏡頭掠過江南大地,呈現的是聲聲鳥啼、綠草紅花交相輝映的欣欣向榮的景象,還有水邊的村寨、山麓的城郭、處處飄動的酒旗。這迷人的江南畫卷在詩人筆墨的沾染下一一再現,其中“千里”二字更給前兩句增添了廣大之意,全詩暗含含蓄深蘊的情思,“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句更是膾炙人口之作。由此,學生從學習中可以領略古詩文獨特的意境美,不斷提高鑒賞能力與審美想象力。在這樣的探究任務中,學生很快就完成了學習的任務,對整首詩有了一定的把握,提升了學習效率,降低了作業負擔。

三、巧借信息技術設計多元化作業

在小學語文的課后作業設計方面,實踐和知識應用的重要性也不斷被強調,作業設計應有效地讓學生將生活實踐與語文理論相結合,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語言表達能力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教師要注重在課后作業設計中為學生留足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的作業。例如,布置口語誦讀的作業,教師提出要求,要求學生每天朗誦一篇文章或者詩詞,讀后上傳到班級網絡平臺進行每日打卡,月打卡達標的同學可以獲得老師提供的一些獎勵,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誦讀的積極性。又如,在“口語交際:講歷史人物故事”的學習中,老師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課本上,運用信息技術,向同學們展示一場來自歷史英雄人物的歡樂盛宴,引導學生進行調查和了解,并要求學生學會觀察。此外,老師通過整理各種課程資源,展示一些優秀的歷史人物資料,讓學生可以課后利用信息技術自己完成一個關于“歷史人物”主題的探索報告,增添學生的新鮮感,提高其語文學習興趣。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減負課堂中,教師要從課前預習、課中探究、課后拓展和鞏固三個層次上進行教學優化,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習壓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毛延霞.小學語文減負增效教學探索.散文選刊:中旬刊,2021(3):168-168.

[2]格桑次旺.淺議小學語文教育減負增效.散文選刊:中旬刊,2021(4):226-227.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小學語文
淺議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