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工程技術在風景園林造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

2022-07-01 01:59杜磊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2期
關鍵詞:造林綠化實踐應用

杜磊

摘要:林業工程技術在推動我國林業資源產業結構優化、提高林業生產效率、完善國家造林體系構建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為了更好地應用林業工程技術,我們需要科學地選擇合適的栽種時間、方式以及正確的栽培管理方法,使我國的造林綜合效益逐漸得到提高,以此實現我國林業綠化的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真正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付諸實踐,讓我們的祖國和我們的子孫后代都能因此受益!

關鍵詞:林業工程技術;造林綠化;實踐應用

新世紀以來,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問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在進行造林和綠化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土壤以及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從而保證造林和綠化工程的順利進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具體的過程。

一、要正確選擇栽植樹木的時間

目前,造林和綠化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在苗圃內進行幼苗的培育,等幼苗成長到合乎要求的狀態后,才能把幼苗移栽到指定的地方。在移植幼苗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幼苗死亡的問題,這不僅會影響到造林的效果,還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要降低這種情況的發生率,提高苗木移植的存活率,就需要根據苗木的生長特征以及當地的地理氣候特點,選擇合適的移栽時機。首先,可以優先選擇發芽早、成長迅速的幼苗,確定好的位置后,先進行適當地移栽,并給幼苗創造良好的生長條件,提高種植的成功率。其次,在移植幼苗時,要充分考慮到苗圃與移植地的間距,若距離太遠,則要考慮到運輸過程中幼苗的脫水問題,要在移植前及時補充水分,并挖起一部分原土壤,保護好移植土球,以此保證移植后的運輸期間,幼苗有足夠的水分供應,盡量避免出現脫水的問題。在季節方面,移植幼苗時,要盡量避免過高溫和過低溫的季節,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植物生長緩慢,移植后容易出現大量死亡的現象。

二、要正確選擇栽植樹木的方法

由于我國南北方氣溫、氣候特點差異較大,各地生態系統差異也較大,所以土壤墑情也存在差異大。因此,在進行樹種種植時,相關人員應根據區域生態系統、土壤墑情等因素,合理選用適宜的種植方式,以確保造林綠化達到比較良好的效果。例如,對常綠闊葉樹來說,要考慮到闊葉引起的水分蒸發,在進行移植之前要進行葉片修剪,以使水分損失降到最低;對于硬木幼苗,在休眠期要及時補充水分,以防止在移栽過程中出現水分損失;對要求較高、不易成活的樹種,可采用帶土法進行移栽,并將根系覆蓋于土壤中,以增加移植成活率。在進行移栽的時候,要遵循“隨挖隨種”的原則:春季出苗,可將幼苗置于日光下一小時;幼苗的根系要承載原有的土壤;拔土后,將土壤進行綁扎,以此減少根系的水分流失,提高成活率。另外,由于樹種的不同,移植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造林技術人員在進行移植時,必須考慮到當地的生態環境、土壤含水量、樹種特性等因素,才能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實現預期的目標。

三、強調幼苗的撫育與管理工作

苗木的養護和管理是關系到苗木的成活率的重要因素。首先,要注重日常松土、除草等措施。土壤適當的松軟,可以使土壤含氧量增加,然后硝化菌活性增強,逐漸推動氨態氮向硝態氮的轉化,為苗木提供更好的生長條件。除草能有效地阻止雜草對土壤中的營養物質的過量吸收,避免其危害到苗木的生長。其次,要加強病蟲害的控制。病蟲害對造林綠化有重要影響,嚴重時可造成大批苗木生病或者死亡,直接帶來巨額經濟損失。病蟲害的控制一般采用差異分散性控制和季節性控制兩種方式。差異分散性控制是指根據害蟲的活動規律和特征,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以提高控制的效果。季節性控制是針對害蟲的季節性特征而采取的措施,在害蟲繁殖后代的季節進行整體控制,從而達到根治的目的。另外,為了防止病蟲對林木的危害,我們還可以對林木的樹干進行涂白。然后,還要強化防風。在林木生長過程中,若遇到大風,容易導致幼苗斷裂,所以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止大風,特別是在風力作用較強的地區,必須要加強防風措施,防止林木被大風刮倒,從而提高林木成活率。

四、造林灌溉和施肥的控制管理

管理灌溉是指對樹木進行人工補水,這可以提升樹木所處土壤的含水量,增加其生存率。造林灌溉的方法有很多,植樹者要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采取漫灌、溝灌等多樣方法,并要注意澆水的力度,確保灌水充分,讓水能滲入樹根,避免澆水過量,以免樹根積水過多而腐朽。一般而言,夏天比較熱,適合在早上和晚上澆水,冬天比較冷,最好是中午澆水,這樣可以防止澆水引起的根系溫差過大,這對樹木生長不利。秋天要控制澆水,要注意控制幼苗的生長,以促進幼苗的木質化,有利于幼苗的越冬。在冬季來臨之前適當澆水,以確保樹木在冬季也有足夠的水分。在進行造林和綠化的時候,由于某些地區的土壤肥力不夠,并不適宜樹木長時間地生長,而許多樹木僅僅依靠土壤中的微量營養是不能正常生長的,所以必須要用人工的方式來補充營養。施肥要根據天氣、土壤性質和幼苗的特性,合理施用鉀肥、磷肥、氮肥和其它微量元素肥料。在高溫多雨的季節,要適量多施化肥,在低溫條件下要選用腐熟的有機肥,并根據不同區域的土壤構造,合理選擇施肥,以保證養分平衡。同時,要根據樹木的生長特點,適時地進行施肥,在生長較快的時期,要加大肥料的用量,在生長較慢的時候,要減少或暫時停止施肥,以免施肥過度造成幼苗根部燒死。

五、結語

總之,我國林業工程技術在我國的造林綠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整個綠化工程開展過程中,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林業工程技術的優勢,合理選擇苗木的時機和方式,并通過強化病蟲害管理、灌溉管理、施肥管理等措施,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增加綠化的效益,為我國的人民創造一個適宜的生存環境,促進我國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中華的“新綠”增添一片色彩!

參考文獻:

[1]郝榮昌.林業工程技術在造林綠化中的應用探討[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09):59-60.

[2]張太平.淺談林業工程技術在造林中的綠化應用[J]花卉,2020(06):201—202

[3]于洋.林業工程技術在造林綠化中的實踐應用[J].河南農業,2022(12):63-64.

猜你喜歡
造林綠化實踐應用
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探究
當前造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淺談造林綠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術
淺析貴州荒山造林綠化技術要點
造林綠化的意義和管理方法研究
網絡實戰法在電子商務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稅務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的實踐應用探究
微課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模式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