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貧困定向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2022-07-02 04:06胡萬源王韋翔馬海曲干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3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培養模式

胡萬源 王韋翔 馬海曲干

摘要:以成都工業學院“三州一市”定向班為例,展開深度貧困定向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培養模式創新研究,了解深度貧困定向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培養、頂崗實習,就業期間出現的系列短板問題,薄弱環節,總結分析出一套更加完善和精細的深度貧困定向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培養模式。為學校培養貧困地區定向人才提供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深度貧困定向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培養模式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之年,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開啟鄉村振興的非凡之年,為了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及專業扎實,技術過硬,愛黨愛國的定向人才,實現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為深度貧困地區的各個領域作出一定的貢獻,更好的鞏固脫貧攻堅的豐碩成果,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一份光、出一份力,故展開深度貧困定向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培養模式創新研究,為深度貧苦地區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有作為”,具有家國情懷、愿意為深度貧困地區的發展做貢獻、能夠適應地區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專業人才隊伍。

一、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系統的環境工程基礎理論和熟練的專業技能,掌握水、氣、固體廢物等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具有進行污染控制工程設計及運營、科研開發和管理能力,具備扎實的思想文化基礎,具有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能結合地方實際從事環境監測、生態保護、污染防治、環境管理與評價等工作,能適應環境工程發展和環境保護建設需要的環境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適宜到政府部門、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學校從事設計、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

二、環境科學與工程定向培養的現狀

2.1成都工業學院環境專業定向班介紹

成都工業學院材料與環境工程工程學院18環境工程定1班由來自涼山、甘孜、阿壩三州的25位同學組成,其中包括藏族11人,彝族8人,漢族4人,羌族2人。在學校和學院相關領導及輔導員老師的關懷以及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下,在過去三年里班級取得了“優秀班集體”“紅旗團支部”“民族特色型團支部”等榮譽稱號,與此同時,同學們積極參與系列文體活動,如文化共享校園行系列活動、彝學課堂、寒暑假民族文化調研活動,材環心語的寫作等,這些活動極大的提升了同學們的組織能力、上臺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此外班級同學還積極參與學校和學院組織的相關活動和比賽,比如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生命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等文體活動,并取得了不錯的的成績。

截止目前,班級擁有正式黨員2名,預備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3名。且定期開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團組織生活與主題班會,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向黨組織和團組織靠攏,樹立崇高理想,厚植家情國懷,形成了良好的愛國思想和感恩意識。

目前全班25名同學都在三州的環保部門頂崗實習,歲月靜好,光陰荏苒,青春如歌。相信我們同學們一定能在實習期間里腳踏實地,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為家鄉與祖國的環保事業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三、深度貧困定向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3.1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由于深度貧困定向培養的大學生就業方向、就業崗位、就業單位有了明確的方向和保障,所以部分學生在學習上產生了消極和懈怠思想,文體活動和競賽參與度普遍較低,并且沒有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大學規劃。

3.2競賽參與度較低

來自深度貧困地區的定向生由于自身的教育水平相對落后,故而在學習上一定程度的弱于其他學生,因此在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等學科競賽的參與度普遍較低,參與取得的成就較少。

3.3外語水平普遍較差

由于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地理位置限制等因素,來自深度貧困地區的定向生外語水平較之于其他學生相對較差,四六級過級率普遍較低。

3.4普通話水平普遍較差

由于來自深度貧困地區的定向生很多都是來自少數民族地區,從小生活在民族地區,語言環境有所限制,故而來自深度貧困地區的定向生普通話水平相對薄弱,不標準,帶有民族腔調。

四、深度貧困定向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培養模式創新

4.1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

理論對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且可以發展和完善理論,所以對于深度貧困地區定向的學生可以結合專業實際,整合校內外的資源,在相關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讓學生更好的展開與往后就業相關的實踐活動,提前預熱,儲備技能,保證定向就業階段平穩有序的進行,也能為深度貧困地區培養出緊缺專業所需的人才,為本地區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激發內生動力。

4.2校與單位的合作,設置雙導師制度

為了更好的培養出能夠為深度貧困地區做出貢獻的專業人才,可更近一步加強學校與單位的合作,設置雙導師制度。學校方面選擇一位導師,負責定向生在學校里面的學業,生活,思想狀態等,單位里面選擇一位經驗豐富的、跟定向生以后就業對口的工作人員或者分管領導負責定向生頂崗實習期間的工作安排和指導。除此之外,導師之間每學期至少要展開一次或多次交流,共同擬定更加適合定向生培養和發展的相關舉措,爭取在雙導師制度聯合培養下,打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4.3位發展戰略,指定學生職業規劃

由于定向生是根據深度貧困地區緊缺專業所培養的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人才,所以相關培養學??稍谥贫ǘㄏ蛏瞬排囵B方案和職業規劃時,可以提前了解定向生畢業后就業單位的發展戰略和服務方向,最好展開調研和交流,以確保培養方向的絕對正確,為深度貧困地區輸送專業對口,技術過硬,理論扎實的優秀人才。

4.4生實習工作,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更是對所學理論知識的一次驗證,充實和完善,更是提前為以后的上崗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學生個人的成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定向生,做好他們習和實習的有效銜接,加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鍛煉他們的綜合技能,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關鍵性作用。

4.5用寒暑假時間,形成假期實習制度

實踐出真知,磨礪出人才??梢月撓瞪疃蓉毨У貐^定向培養的單位在寒暑期給定向生們提供不少于一個月的實習機會,聯合雙導師制度,給以定向生們更多的鍛煉機會和成長的平臺,讓他們更加迅速、厚實的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彭皓玥、向陽陽.我國本科生人才培養科研創新模式一基于國外一流大學研究性教學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2(S1).

作者簡介:

胡萬源(2001.07-),男,漢,四川珙縣人,成都工業學院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20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學生。

王韋翔(1989.06-),男,彝,四川金陽人,碩士研究生,成都工業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彝學、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馬海曲干(1997.05-),男,彝,四川美姑人,成都工業學院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18級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

基金項目:本文系成都工業學院校級科研課題項目“四川少數民族長征資源文化融入深度貧困定向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0SZ014)的研究成果。328914AB-F61E-4124-8E19-47EC583A36D2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大學生培養模式
現代大學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學生工作的創新方向
關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調查研究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做好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宗教工作的幾點思考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電子信息類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探析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新媒體視域下少數民族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