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社”協同育人背景下高校學生工作探究

2022-07-02 04:06黎露露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3期
關鍵詞:學生工作協同育人

摘要:良好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家庭、學校、社會三大系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合作、協同、互補的“合力效應”,有利于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學生工作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為提高學生工作的實效性,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需要“家校社”協同發力。

關鍵詞:“家校社”;協同育人;學生工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知識的更迭,大學生身心發展出現新的特點和規律,高校教育面臨新的挑戰和困難,如果僅靠學校單方面進行教育已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于是“家校社”協同育人顯得尤為必要,它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因此,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業指導和心理輔導等學生工作,需要“家校社”聯動起來,共同探究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一、“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內涵

國內最早研究“協同教育”的學者是劉純姣,他在《學校家庭協同教育構思》中首次提出這一概念,他認為協同教育就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合作。2006年南國農在《成功協同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將社會教育納入協同教育理論中。2019年,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規定,學校教育應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動。由此可見,“家校社”協同育人是指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育人主體相配合,將各方資源與力量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對同一受教育群體實施同步教育,最終使教育效益實現最大化。

二、“家校社”協同育人背景下開展高校學生工作的途徑

(一)切準學生脈搏,三方聯動促進思想成長

中共中央、國務院2004年發布的第16號文件指出“學校要探索建立與大學生家庭聯系溝通的機制,相互配合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1.學校與家長心連心,為思想成長護航

輔導員為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作好大學生政治思想的引領者,可以一方面通過開展主題班會、談心談話,了解學生在校生活和學習上存在的困難,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另一方面通過開展線上家訪、在線家長會等系列活動,搭建起家校溝通的橋梁,營造家校溝通的和諧氛圍。

班主任可以通過個別走訪,連線家庭經濟困難、學業困難、就業困難等學生家庭,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人員構成、生活條件和經濟狀況等基本情況,聽取學生心聲,調動家長積極性,鼓勵家長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培育他們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

2.社會正面引導,傳播正能量

在新媒體時代,網絡對學生的影響極大,社會主流媒體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突出時事熱點教育,將具有愛國情懷、拼搏精神的生動案例和鮮活素材作為宣傳的重點,號召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一個愛國愛黨的新時代青年;以知識和智慧啟迪和促進大學生的心智健康發展,幫助大學生解決思想困惑,充實和豐富其精神世界。

(二)構建交流平臺,三方聯動推動就業

2017年9月發布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指出“要建立更加開放的教育體制機制,加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構建政府、學校、家庭與社會之間的新型關系”。因此,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機制既是響應國家號召,也是推動就業工作的現實需要。

1.家校同心保就業

家校協同幫扶就業,學??梢源罱ń涣髌脚_,一是讓專業課教師與學生、家長面對面,了解學生存在的困難,為學生和家長解答專業學習和職業規劃等方面難題,并給出合理的建議;二是請班主任將自身成長成才經歷與學生、家長分享,鼓勵學生和家長克服困難、共同進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三是邀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對學生和家長在復習備考中的緊張焦慮情緒進行疏導,指導學生備考期間進行有益的健康生活和科學的自主學習。

2.校企聯動促就業

近年來,各高校已按照國家的要求落實校企合作這項工作,效果初步成效。在新的社會形勢下,校企要加深合作,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學??梢酝ㄟ^線下“訪企拓崗”,就學生目前就業情況、單位基本要求、人才供需等問題與企業進行交流,提前科學謀劃、統籌安排畢業生就業工作。邀請企業以“直播帶崗”、“云端會客洽談”和“集中宣講和專場招聘”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招聘活動,助推學校畢業生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三)創新載體方法,三方聯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1.家校加強溝通,共同預防干預學生心理危機

為發揮家庭的力量,首先要做的是改變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責任的觀念,學??砷_展針對家長的心理健康講座,提升家長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增強家長的責任感,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到家校協同心理育人的工作中。其次,建立健全家校協同心理育人制度,明確各自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制定規范、詳細、可實施的合作方案。最后,對輿情名單的學生,學校要定期與家長進行信息互換,學校在做心理輔導和干預的同時可尋求家長給予學生心理安撫、精神與物質支持。

2.加強校社聯動,提供專業指導服務

與醫院、社會心理服務機構合作,形成全覆蓋心理育人聯動格局。一是開通“校-醫”綠色通道,醫院為師生提供心理測量、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心理督導等專業服務,并為心理危機個案提供緊急援助和危機干預。二是社會心理服務機構通過講座、報告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解答學生求助問題,也可開設在線問詢、危機干預、實踐活動等為一體的新媒體平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服務水平。

三、高校學生工作中“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工作的實效性

學生工作繁雜,傳統的學生工作模式是學生工作部(處)統籌全校學生工作,院系通過輔導員隊伍開展工作,這種模式存在各部門間協同不夠、積極性不強、效果不佳等現象?!凹倚I纭眳f同育人模式構建后,在學生工作規律研究、方法創新都將得到發展,教育、管理與服務效率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構建全方位全過程育人格局

“家校社”在學生工作上共同參與,創新育人思路與方法,三方各司其職又相互聯動,打破傳統教育中家、校、社完全分割的狀態,形成家即是校、校即是家、“家校社”三位一體的格局,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有利于資源整合,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家校社”協同育人,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發揮家庭的主動性,調動社會的參與,可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實現資源與需求的對接,對人才實施聯合培養教育,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賀志燕.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學生工作機制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9(05):203-205.

[2]李良華.協同育人視角的高校學生工作創新的現實路徑_[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4,30(11):9-12.

[3]滕雅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視閾下“家—?!纭眳f同育人路徑探析[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0(01):94-104.

[4]臧鵬.新冠疫情下高校學生家校聯動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探索[J].長春大學學報.2021,31(08):28-31.

[5]云兵兵.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的高校學生工作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1(9):58-60.

作者簡介:黎露露(1991.5—),女,漢族,籍貫:廣西玉林人,廣西藝術學院,碩士學位,專業: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方向:古代漢語。328914AB-F61E-4124-8E19-47EC583A36D2

猜你喜歡
學生工作協同育人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探究高校學生工作專業化的發展
如何做好職業學校學生的實習管理
淺析新媒體推廣對高校學生工作的影響
高校學生工作老師處理學生事務數據的小技巧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聯網工程專業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現代建筑技術協同育人基地的構建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