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融入高職人文通識教育

2022-07-02 01:54叢海霞吳舟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13期
關鍵詞:通識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叢海霞 吳舟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導致部分年輕人的價值取向逐漸朝著西方化發展。在高職院校這種情況也十分常見。因此,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就要求教師能夠加強學生傳統美德教育。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重視傳統文化,發揚傳統文化,在高職人文通識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在校園內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對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和修養進行有效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職人文;通識教育

前言:為了有效地貫徹和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求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完善德育教育體系。在學生日常生活中融入傳統文化精神。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心態,樹立自尊和自信,才能形成文明、活力、和諧的校園。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高職人文通識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學校和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一、在高職人文通識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通識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出有知識、有能力、有見識、負責人的人才。在高職人文通識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拓寬眼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和使命,為祖國未來的發展貢獻出屬于自己的力量。

(二)激發學生的民族熱情

高職院校教師在開展通識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借助地方的傳統文化資源,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個性品質,激發學生的人文情懷。高職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過程中,就要對當地的人文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和利用,通過開展主題活動的方式,培養學生整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在開展小組合作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動手實踐能力。在研究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深入地理解傳統文化內容。幫助學生樹立傳統文化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民族熱情。

二、在高職人文通識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深化課堂教育

高職院校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進行積極地探索和實踐,找到將人文通識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的方法,才能對整體教育水平進行提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傳統文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高職院校教師要充分做好傳統文化教育,深化課堂教育。帶領學生一起誦讀經典,充分弘揚感恩思想。通過結合國學經典和感恩教育,可以幫助教師深化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教育中要注重國學經典誦讀的內容,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感恩,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價值觀體系。國學教學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經典案例,都可以在高職人文通識教育中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除此之外,高職院校教師還可以借助傳統節日,開展素質教育。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節日,他們都有屬于自己的含義,充分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因此,高職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傳統節日,引導學生主動的去探索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內容,加深學生印象,幫助學生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最后,高職院校教師還可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充分結合傳統文化與素質教育,從多個角度出發,通過開展主題活動的方式落實高職人文通識教育。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知識的理解,深入體會其中蘊含的內容。

(二)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想要順利開展高職人文通識教育,首先就要注重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同時還要具備人文素養和創新精神。只有教師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才能更好的給學生傳授專業知識。高職院校要充分的認識到教師隊伍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課堂教學形式。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高職人文通識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利用傳統文化打造教學特色,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傳統文化。

例如:教師在開展人文通識教育的課程時,其中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語文等課程,都可以由思政課和中文類的專業教師進行講解。這些教師本身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尤其是教師正確的價值觀和敬業精神,都會對學生產生言傳身教的作用。除此之外,還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具備創新能力,能夠與時俱進,學習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才能使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充分提高人文通識教育課程的吸引力。

(三)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通過在高職院校內部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可以通過構建第二課堂活動的方式,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通過借助校園內部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尤其是心理學教學、體育教學等等相關內容,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結合傳統文化知識,提高活動魅力,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內部文化環境,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例如:高職院校教師在每周教學中給學生安排一段時間,開展相關活動。其中包括知識競答、社會實踐、拓展訓練等一些內容。充分結合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讓學生自主選擇參與其中的一些活動。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人文通識課程活動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關鍵載體,選擇適合學生的活動,構建第二課堂活動,就能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培養出專業技能型人才。

(四)創新教學形式

教師想要在人文通識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就要積極創新教學形式,有效地優化文化課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關注新聞和學校中的重要事件,引導學生繼承發揚傳統文化。讓學生認識傳統文化知識,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進行積極的互動,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形式。不斷拓展文化內容。通過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才能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每個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大家在接觸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的思考。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在新時代背景下,融入現代理解,有效落實文化創新。通過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可以讓人文通識教育的效果更加明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束語:總而言之,高職院校教師在開展高職人文通識教育的過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職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核心力量,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和教師就要充分的重視相關內容,在開展高職人文同時教育中融入相關文化,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樊海源.習近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理性思考[J].成人教育,2015(05).

[2]陳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青年學生人文素質[J].奮斗,2015(03).5F95C273-FBAD-4C23-9470-D9C22435E7F9

猜你喜歡
通識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徑探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通識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專業建設的改革與實踐
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在高校通識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認證模式T的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本科院?!巴ㄗR教育”的教務管理及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