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價值及路徑探究

2022-07-02 14:54王煜
民族文匯 2022年38期
關鍵詞:實踐價值中小學教育實踐路徑

王煜

摘 要:新時代,黨和國家重視對青少年的勞動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隨著當前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創新的不斷涌現,諸多現實難題也相繼涌現出來,需要繼續保持前瞻意識,堅持強調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重視勞動教育的實踐創新以及師生協作、家校協作,從而有效探尋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現實路徑。

關鍵詞:勞動教育;中小學教育;實踐價值;實踐路徑

勞動是教育的起源。在我國,國民教育過程中始終遵循著“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原則。但是,不難發現,在勞動教育的推進過程中,難免產生許多現實難題與矛盾。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我國中小學開設的教育課程中,迫切的需要增開勞動相關課程,并與德智體美有機結合,從而能夠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高。

一、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從古至今,我國一直非常注重勞動教育,但在當下,重新強調勞動教育,便是為其賦予新的使命。國家發展進入新時代,面臨著國際政治、科技、軍事等各方面的新機遇與挑戰。為此,黨中央、國務院多次發文就勞動教育做出明確指示。

(一)勞動教育滿足中小學生的現實需求

《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根據中小學生的自身特點系統加強勞動教育:小學以及中高年級要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初中要加強家政學習,開展社區服務,適當參加生產勞動,普通高中要注重圍繞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我國中小學生接受全日制的教育,那么,絕大多數的學習必然是在學校內完成的,很少有機會能夠參加社會勞動活動,而勞動教育相關課程和活動的開展需要學校順應時代要求,這便是一個很好的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學生可以在勞動實踐過程中獲得勞動知識、鍛煉認識能力、提高勞動技能,從而進一步增強青年學生的勞動觀念,為中小學生未來走入社會參與勞動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勞動教育滿足社會發展對中小學生的要求

新時代勞動教育具有新的時代特點,即勞動教育的實施對我國社會的發展能夠起到重要作用,能夠滿足社會發展對中小學生教育的要求。這恰恰與我國新時代所要求的培養創新型、應用性、技能型人才的目標相輔相成。同時,開展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勞動教育作為其中重要一環,加強勞動教育能夠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育人目標。能夠強化學生的勞動觀念,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現出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現代化發展成果。

二、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的現實困境

(一)勞動理論與實踐權衡不清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當前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過程中的兩大突出問題:“有勞動無教育”和“有教育無勞動”。即勞動理論與勞動實踐二者相互割裂,權衡不清。

對于“有勞動無教育”就是學校作為行為主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勞動實踐活動,但學生只是參與勞動,并不能真正理解勞動教育的深層次理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即使已經親身參與了一系列實踐活動,也無法真正認識勞動的意義,不能很好地樹立起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理論的缺乏再加上勞動實踐本身具有的娛樂性質,反而損害了勞動教育的嚴肅性。對于“有教育無勞動”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部分學校在開展勞動教育時,往往空有勞動教育的相關理論課程,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缺乏與理論相輔相成的實際勞動來與理論結合起來。這也會導致學校與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對勞動實踐活動的重視,或者單純將勞動教育作為理論課程對待,曲解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深刻意義,使學生對勞動教育產生誤解,喪失對社會實踐活動的興趣,進而影響教育成效。

(二)家庭與社會的職責漠視

當前我國的勞動教育現狀是:學校承擔主要的勞動教育職責,而家庭、社會的職責不明確。重視并開展勞動教育的相關活動的主體是學校,但對于學生家庭和社會這兩方主體來說,二者對勞動教育的職責、內容、形式等方面實際上都不明確,在真正落實到實際生活中時,也很難明確家庭和社會對勞動教育實施過程的參與度如何。同時,當前仍然有太多家庭,太多家長“唯分數論”,認為勞動教育其實是在浪費時間,是不必要的。但其實,勞動教育是一個關乎國家綜合國力和個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過程,僅僅依靠學校來發揮作用是遠遠不夠的,可以采取以學校為主、家庭和社會為輔的體系對其形成合力,以保障其功能能夠最大化發揮作用。

在勞動教育的主體:家庭、學校、社會無法形成合力的情況下,學生——作為勞動教育的客體,極有可能在各個主體勞動教育工程的無序化和分散化過程中,不愿自覺積極接受開展的勞動教育活動,甚至可能產生抵觸情緒,這實際上是非常不利于勞動教育實踐與理論的有效發揮。因此,這里體現出來的問題也亟待重視和解決。

(三)勞動實踐活動的方式異化

在缺乏對勞動理論與勞動實踐關系的正確認識、教育主體職責不明的大環境下,中小學師生自然容易形成對勞動實踐的認識偏差。

從課程內容來看,某些學校的勞動教育課程內容過于單一,形式沒有絲毫的創新,甚至沒有形成合理完善的課程內容體系。在現實社會中,勞動教育課程常常被作為傳遞勞動技巧知識的渠道,學生們“閉門造車”,局限于學習書本上的勞動技巧。即中小學的勞動教育課程只是重視勞動知識與技術素養的掌握而忽略了勞動價值觀的形成。從教學方式來看,某些學校只是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在教室里完成一些動手操作環節,就當做是完成了“勞動”,雖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學生的人身安全,但本質上與勞動教育相差甚遠,完全是與設置勞動教育課程的初衷背道而馳的。

三、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的實踐路徑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以及學生全面發展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和價值。勞動教育作為培養新時代新人的重要渠道,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對于當前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中遭遇的現實困境,我們有必要去正視,并對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發揮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育人目標。

(一)完善勞動教育專業學科與師資力量建設

馬克思指出:“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毙聲r代開展勞動教育,需要充分認識勞動實踐對于健全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要求我們在繼承馬克思勞動理論的基礎上,充分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勤勞勇敢,培養高素質的勞動人才。

因此,新時代的勞動教育課程建設要搭建更完備、更具科學性的結構體系,注重實踐創新,豐富和完善教育勞動理論,保證課程開展有明確的理論依據作為支撐,充分反映新型工人的要求,樹立正確的態度和理念,整個社會對勞動、及時吸納一些新的工作形式,反映時代特征,在教育系統中勞動,確保學生接受教育相關的社會適應實際需要和工作情況,以避免陳舊的教育內容的缺點。在轉變思想觀念的基礎上,加強勞動教育理論體系的構建,做好學科與課程及其配套的師資力量的資源保障。

(二)各方教育主體協同并進

首先是家庭。家庭教育是要先于學校和社會教育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對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早期形成具有重大影響,家庭教育可謂是所有教育的基礎。因此,要改變父母對于勞動教育的認知誤區,明確家庭的教育職責,要注重在家庭勞動中培養學生的個人技能。若是父母都對勞動教育嗤之以鼻,談何對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其次是學校。依然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通過多種方式,結合隱性教育向學生傳達勞動教育的理念,充分培養學生的個人勞動意識。此外,要注重勞動理論與實踐活動的結合,沒有理論指導,或者缺乏實踐配合,都無法達到使學生領會勞動教育的真正意義的目的。這就要求學校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找準勞動教育學科建設的正確的切入點,制定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課程,在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的氛圍中領悟勞動教育的內涵。最后是社會。良好的社會風氣是一切勞動教育發展的基礎。勞動教育離不開社會提供充足的資源作為基礎和保障,例如,政府大力開展勞動教育基地的配套建設,為學校和家庭的勞動教育提高更加多樣化的場所等。

綜上,勞動教育是真正關系到人的全面發展的重大問題,中小學要重視勞動教育,與家庭、社會聯動,協同并進,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這也充分堅持了社會主義教育方向,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2021-07-28.

[2]陳優優.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功能及實踐路徑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21.

[3]呂備,姚瑤.新時代背景下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踐價值及推進路徑[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1,38(03):99-102.

[4]檀傳寶.勞動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勞動價值觀[J].人民教育,2017,9.

[5]張霞,安麗娟.論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現實困境及其超越路徑[J].當代教育與文化,2022,14(02):78-85.

[6]袁超.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智庫時代,2019,26.

猜你喜歡
實踐價值中小學教育實踐路徑
中小學教育管理機制研究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發展心理學在學前教育和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
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
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概念—屬性分離加工及其實踐價值研究
關于參與式培訓在企業管理中的實踐價值研究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與群眾路線融合的實踐價值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于中國社會發展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