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有序思考的策略分析

2022-07-02 15:48賴冬艷
民族文匯 2022年38期
關鍵詞:融入策略小學數學

賴冬艷

摘 要:對于數學這門邏輯性、思維性很強的學科而言,所涉及的知識點較為龐雜,內容跨度大并且要求記憶的數學公式、數學定理也相對較多,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采取科學、合理措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思考,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方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地發展和提升。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教材內容進行提問,以教學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同時引導學生思考知識的生成過程,在深度思考中掌握具體數學內容?;诖?,本文章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有序思考的策略分析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序思考;融入策略

引言

小學數學教學為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且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應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良好的思考能力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通過創新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有序思考的意義

(一)對小學階段的數學要素形成串聯

數學本身就是一類需要“積累”的學科,該學科比較著重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數學知識與技能的積累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而在此過程中,為了掌握復雜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學生勢必需要具備各類與數學相關的思維方式,如推理、對比、想象等,而這些思維方式的養成相對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有序性,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往往不具備推理的思維方式,后續推理能力的養成多建立在對比與演繹兩種思維方式上,而后兩種思維方式則又建立在想象思維方式上,在這些思維方式培養的過程中,有序思考能夠成為所有思維方式有序養成的基礎思維。

(二)符合數學教學發展方向

數學學科教學在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不同階段提出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數學教學的難度也在不斷提升,這符合數學學科教學的發展方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從數學學科教學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制定教學方案,通過教學指導的方式幫助學生融入數學學習當中并提升學生數學學科的學習能力,實現有效指導的教育發展目標,引導學生逐步建立數學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使其掌握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基本邏輯。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有序思考的策略

(一)靈活應用分組討論

分組討論作為數學益智課堂常用的教學手段,有助于小組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通過群策群力的方式解決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對班級中不同學生的性格和數學學習情況有基本的了解。在分組過程中應當避免將“優生”分在一組、“潛能生”分在一組的情況發生。筆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認為在同一個小組中應當同時存在數學學習能力較好以及較弱的學生,同時還要有至少一名思維靈活、善于調動氣氛的學生,運用這種配置模式進行分組有助于小組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在益智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小組各成員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投入討論以及對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另外。小組長應當在組員之間輪流擔任,目的在于讓每名學生成為小組活動的組織者,強化小組長的責任意識,確保每次討論中各小組成員都能夠積極參與。小學數學教師在益智課堂的開展過程中善用分組討論能夠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培養其思考能力。

(二)借助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習慣

具體來說,教師在明確本節課的知識教學內容之后,可以將教材中涉及的講解案例或者是動畫作品中涉及的這一知識的情節作為情境創設的基礎素材,然后結合班級內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興趣偏好等因素對導入情境進行進一步的擴展和豐富。在完成情境的設計之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通過3D投影,或者是簡單舞臺劇的方式將其展示出來。這種展示的手段更有利于小學生對情境產生代入感,進而強化習慣引導和培養的作用。而小學生在觀看和參與導入情境的過程中,就能夠通過情節的發展、問題的解決來形成相應的思考過程和習慣。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對情景故事的集體討論分析,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幫助小學生回顧整個思考的過程,強化小學生思考慣性的形成。

(三)教學過程中與實際相結合

教師可以在講解的時候聯系實際生活,比如學習鐘表的時候讓學生看石英表和電子表有何不同,然后進行思考和轉換;再比如讓學生養成每天看氣溫的好習慣,從而讓他們將具體的數字與抽象的身體感受聯系起來,早早養成這種數字與抽象事物的對照能力。這些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時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還能培養他們對于問題的思考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小事,比如平常買東西算賬,快遲到的時候計算一下路程和時間等,這些小事的積累最終將成為能力的提升。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和提升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些能力又能夠幫助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獨立思考,對學生的成長和提升是一筆巨大而又珍貴的財富。

(四)運用信息技術直觀引導

在教學“位置與方向(一)”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直觀引導,使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完善獨立思維。在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的體驗,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呈現了學校的平面圖,讓學生結合平面圖學習這部分知識。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并結合平面圖進行探究,對學校中各個建筑的位置和方向有了準確認知,也讓他們對方向的描述有了更準確的理解。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思維也沒有影響到學生,學生只是在信息技術引導下進行探索,順利掌握了知識。同時,在信息技術的指導下,學生也發展了思維,鍛煉了獨立思考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有序思考在小學數學內的融入本就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也能夠對小學數學形成有效的要素串聯,實現數學知識的內化。教師可以令學生在觀察內對有序思考形成體驗,引導學生進行有序表達,在操作中落實有序思維及開展有序思維訓練等,以此形成有序思維的有效提升,令有序思考成為課堂質量與學生能力提升的有力工具。

參考文獻

[1]張僑平,邢佳立,金軒竹.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推理的理論和實踐[J].數學教育學報,2021(5):1—7.

[2]郭立軍,劉鳳偉,李美娟.小學數學概念的學習進階:以小數概念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21(10):79—85.

[3]黃友初,陳杰芳,尚宇飛.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教學語言特征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21(4):105—111.

猜你喜歡
融入策略小學數學
試論初中語文教學生態理念的融入
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營養健康教育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游戲法融入小學短跑教學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