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策略研究

2022-07-03 12:16宛文星
考試周刊 2022年19期
關鍵詞:教學設計初中物理途徑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2.0計劃的實施,互聯網在教育行業的應用度越來越廣,而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結合課程教學需求,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目標優化教學設計,確保充分發揮出互聯網的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以便從根本上提高其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理念。文章結合滬科版初中物理課本,著重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設計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物理;教學設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19-0127-04

物理是初中學生必學的課程,其難度較大、知識點較為復雜,是很多學生眼中不可攀爬的高山。為了改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刻板印象,降低其學習難度,同時使之充分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初中教師可以采用互聯網技術優化教學模式和流程,為學生呈現更加多元的信息,以便激活其思維、強化其能力,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一、 基于互聯網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概述

(一)設計重點

在互聯網幫助下設計初中物理教學方案時,教師必須要立足全局,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然后從細節入手,精心設計每個環節、每項活動,確保其環環相扣,同時分別指向教學目標,合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具體來講,物理教師首先要根據授課內容確定基本的教學板塊,包括“課堂導入”“教學過程”“練習檢測”“總結評價”等,再根據具體的教學時間為不同板塊預留合適的時間,初步確定教學的進度。其次,教師要詳細研究教學目標、重難點,并據此在每個板塊設計對應的活動,確保教學主題突出,同時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其主動探究。再者,教師需要精心安排“教學過程”與“練習檢測”環節的內容,確定需要用到的方法、素材,明確在哪些環節使用互聯網技術,并預設教學、練習期間可能發生的事情,及時擬定應對方案,還要對每個環節進行構建,使之既具有獨立性,也有相關性,能夠共同作用,引導學生高效學習。最后,物理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評價指標,同時根據學生的學情推測其學習成果,提前擬定一些建議,便于在課堂中參考應用。由此一來,教學設計會更加科學、全面,為之后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的依據。

(二)設計原則

初中物理教師依托互聯網設計教學方案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適度性。即要在合適的教學環節和板塊,正確地、適度地使用互聯網,使之起到引導、啟發學生的作用,保證教學方案的完整性和針對應,突出應用價值。第二,趣味性?;ヂ摼W與教學設計的結合應當富有趣味,能夠呈現更加直觀和生動的內容,便于學生據此探索和分析,不斷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第三,以生為本。應用互聯網技術設計教學方案時,應當以學生的主體體驗為依據,并基于其最近發展區對他們實施引導,以其易于理解的方式幫助他們揭示物理規律,從而提高其學習的效率。第四,系統性。教學設計本就是一個整體,所以物理教師需結合互聯網思維,分別從整體和部分入手,設計更加完善的教學流程,以便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更加高效地探知問題本質,進而提高其綜合能力。

二、 新時期下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主觀意識過強,設計的內容偏向于“教”

初中物理教師設計的教學方案應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學習能力為重點,并輔以各種細節,且所有活動應當以學生的角度出發,能夠作用于他們的能力和素養。但是,由于教師是設計教學方案的主體,其在選擇教學方法、擬寫教學活動時難免會加入自己的主觀想法,如認為學生無法掌握哪一部分的知識,就會圍繞此設計較多的導學內容,或是認為學生喜歡某些元素,就會在講課過程中比較多的使用。這種情況下,教學設計都比較偏向于“教”,所以依然會導致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受制于教師,難以根據個人的認知和理解去分析、探索,進而影響最終的教學成效。

(二)應用新方法能力不佳,教學設計缺乏實效性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既要體現新理念,也要融入新方法,以便給予學生更加科學的指導。但是,仍有部分物理教師對新時期盛行的各種教學方法理解不到位,既沒有把握其內涵和特點,也沒有理清其具體操作模式,所以在設計授課方案時,只能將相關方法與具體的授課環節進行淺表性結合,難以體現出深度和延展效果。此時,教學設計的指導性和參考性會有所欠缺,導致教師在具體講課時遇到更多意料之外的事情,且無法順利解決,進而制約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教學評價環節缺失,設計不夠完整

在完整的教學設計中,評價也是一個重要模塊。然而,很多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設計中并未凸顯教學評價這一環節,即便有也多是一筆帶過,缺乏明確的評價指標,也缺少對各種情況的預設,以至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想要點評學生時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模糊性,不利于學生自我改進和發展。

三、 “互聯網+”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策略

(一)堅持以生為本,設計科學的方案

1. 設計趣味教學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初中物理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興趣,注重融入各種趣味元素和活動,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將其與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帶著興趣去探究和分析,輔助推動教學進度,不斷提升授課質量。例如,教師在設計滬科版八年級課本中《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節的教學方案時,就可以于導課環節創設生動的情境,即播放從互聯網上搜集的各種聲音,包括火車鳴笛、鳥兒鳴叫、小孩子的笑聲以及石頭擊水、小溪潺潺等聲音,而后可以提問學生:“這些聲音分別有什么特點?又是怎樣產生的?你又是通過什么渠道聽到的呢?”從而引導學生思考,正式開啟新課。之后,物理教師可以在正式講課過程中設計以下情境:受到敲擊的音叉會產生聲音,同時不斷晃動,放入水中后會激起水花,一旦用手握住音叉,其停止振動后聲音也會停止。然后要求學生思考其中的原理,并在班級中分享和交流,促使他們通過探究得出相關的結論。通過展示有趣的現象和充分動態的內容,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繼而推動教學進度,提高授課質量。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善于在教學設計中融入互聯網技術,并據此擬定不同的引導方案,同時預設具體的過程和結果,以便為學生呈現出有聲有色的學習內容,促使其在參與中感受到更多樂趣,順利提升教學質量。

2. 準確剖析學生學情,設計分層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應當面向全體學生,因而物理教師在設計授課方案時,也需滲透因材施教理念,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計劃。為此,教師首先需要使用互聯網技術精準分析學生的學情,如可將學生日常學習、練習和考試的數據輸入對應的軟件中,經過科學、全面的分析后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素質、優勢和缺陷,然后根據授課內容針對性設計教學方案,以分層指導的方式引導他們發展。例如,教師在設計滬科版九年級教材中《能量的轉化與守恒》一節的教學方案時,就要先擺出學情分析成果,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明確本章節的教學目標,即“了解各種能量,明確能量轉移與轉化的特點,產生守恒意識,樹立節約能源的觀念”,再據此聯合課本內容,運用互聯網技術設計分層導學方案,如:在導課環節復習舊知,以基礎問題提問學困生,引起他們的興趣,降低他們的緊張感,然后基于舊知進行延展,提出具有深度的問題,要求中等學生和學優生回答,并依據其給出的答案引出新課;在講課期間,為每層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導學課件,從而使學困生夯實基礎,逐步樹立自信,使中等生不斷突破,在學與用中提升自我,使學優生形成綜合思維,能夠串聯新知和舊知解決更加復雜的物理問題。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中,初中物理教師關注到了每個學生的特點,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具針對性的學習內容,還為他們預留了發展的空間,有助于在具體實施時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3. 豐富物理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在設計物理教學方案時,教師還需考慮教學資源的豐富性,不能拘泥于教材,只讓學生挖掘淺表知識,為此就需要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提前搜集各種資源和素材,然后將之融入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并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出來,便于教師根據需求來使用,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滬科版八年級課本中《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提前運用互聯網技術搜集相關的資源,包括微課課件、教學設計、經典習題、趣味實驗等,然后根據此章節的教學目標進行篩選、組合,再擬寫教學設計,將這些資源分別穿插于導課、教學、練習等環節之中,且要準備好對應的資料或課件,確保這些資源能夠在課堂中以超鏈接的方式呈現,及時為學生提供探究素材。而在具體的方案中,教師還需關注細節,如每種資源可能會起到什么樣的效果、要以什么方式引導學生探究、應針對不同環節設計多長時間等,然后將其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展現在教學設計之中。以這樣的方式來設計物理教學方案,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加多元且豐富的教學話題,并引導學生從更加多元的角度和層次剖析問題,同時針對性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實踐應用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輔助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4. 創新物理實驗呈現模式,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教育體系中,實驗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模塊,所以教師應當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根據需求融入實驗環節,并依托互聯網技術的作用,將其與該教學環節有機結合起來,以便切實提高授課質量,使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素養得到發展,同時提升他們的物理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設計滬科版八年級課本中《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一節的教學方案時,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前下載或制作一段動畫視頻,清晰地呈現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以便通過演示增強教學的直觀性,便于學生更加準確地掌握此部分知識,不斷加深其理解。而后,在教學設計中,物理教師需要為學生分發實驗器材,并再次播放實驗視頻,要求學生根據視頻中的操作流程進行自主實驗,同時主動觀察每個實驗步驟及相關現象,充分利用轉化法、比較法等剖析整個實驗,輔助他們吸收豐富的知識,掌握更多實驗的方法和技巧。最后,教師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展示整個實驗的方案、流程,解釋每個實驗步驟背后的原理,且要指出實驗中易錯的步驟,讓學生回顧自己的操作過程,及時反思和總結,以便進一步加深他們的印象。在這種教學設計中,每個學生的主體意識都會被充分調動,其也能在參與中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還有效發揮了互聯網的優勢,有助于切實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二)促進課內外銜接,設計翻轉課堂方案

初中階段的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能夠分給不同學科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課時不足、教學進程緩慢的問題,這就需要及時拓展空間,將課內外活動充分結合起來,以便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為此,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來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方案,以此將“導學”環節放在課下,針對性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并將檢測練習、討論探究、補充鞏固的環節放在課上,再次強化學生的素養,不斷深化他們的認知。例如,物理教師可根據滬科版九年級教材中的《汽化和液化》來設計翻轉課堂方案,首先需要準確把握該章節的主要內容與教學目標,據此延伸出對應的探究任務,然后將這些任務整合為微課課件或是電子文檔,依托互聯網平臺發送給學生,要求其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線上探索,同時鼓勵他們及時梳理學習所得,將其分享到班級群中或單獨分享給教師,便于教師據此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基于教學目標設計合適的課堂檢測題。當正式上課時,物理教師可以先利用互聯網展示習題,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再組織他們自主分析和討論,可以闡述各自的收獲、提出自學過程中的疑問,也可以針對檢測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商討,通過良性互動獲得更加豐富的信息,并在班級中分享和展示,教師則要依據學生提出的新問題加以引導,輔助其深度思考,提出更加科學的解決方案,也要進行梳理、總結與補充,強調重難點和易錯點,以便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學習成果,提高其學科素養。

(三)優化課堂練習設計,鞏固教學成效

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練習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其不僅具有檢驗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的作用,還可以為教師提供明確的教學參考,讓其準確把握后續的教學方向,同時能讓學生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自主調整學習方法,針對性改進自我,從而取得更多進步。鑒于此,物理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創新和優化課堂練習環節的設計思路,以便給予學生更加科學的指導。例如,教師在擬寫滬科版八年級課本中《力的合成》一節的教學設計時,就可以預設幾道練習題,同時指明這些練習題的呈現方式,即依托互聯網技術以游戲通關的形式出現,且不同習題的難度決定了它的分值,從而迅速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進行解答。利用此方式,學生會主動回顧自己學習過的知識,也會不斷發散思維,然后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探究任務,且會產生更多靈感,積極創新創造,以便切實提升其遷移應用能力,為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進而實現物理課程的育人目標,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改進教學評價模式,完善教學設計

初中物理教師在擬寫教學設計時,還應關注評價環節,確保清晰呈現對應的評價指標,從而為學生指明方向,并據此評估教學成效,及時調整之后的教學思路。例如,教師在設計滬科版九年級教材中《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一節的方案時,要先明確教學目標,即“了解物質比熱容的概念、單位和讀法;掌握查物質比熱容的方法;依托此部分知識解釋相關現象;掌握對應的實驗技能”,然后據此設計本節課的評價指標,即“學生是否達成知識、技能和情感目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哪些突出表現;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端正”,接著要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作用,下載相關平臺以便于課上實時收集學生的相關信息,將其作為最終教學評價的參考之一,確保更加客觀和全面。另外,在評價環節,教師也可以提前使用互聯網技術設計一些表情包,并通過點擊相關按鈕實時點評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從而起到良好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在此種設計下,課堂教學流程會更加完整,學生也會充分把握自己在課上的相關表現,進而學會反思自我,找到之后的努力方向,有助于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為其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 結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初中物理”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格局,不僅能夠豐富課程資源、優化教學形式,還能夠打造聲、形一體的授課空間,促使學生調動多重感官去體驗和探索,從而提升其學習的效率。為此,新時期的初中物理教師要深入研究互聯網技術的特點及功能,將其與日常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以便為學生呈現更加富有趣味的學習內容與活動,不斷強化其思維能力,同時采用多元手段引導他們實踐探究,使之掌握知識內涵,在吸收和內化的基礎上進行遷移應用,從而增強其核心素養,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參考文獻:

[1]張潤山.“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J].山西教育(教學),2021(5):63-64.

[2]張永華.“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的探究策略[J].寧夏教育,2021(5):64-65.

[3]姚曉君.“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個性化學習”的實踐分析[J].教師,2020(33):75-76.

作者簡介:宛文星(1970~),女,滿族,遼寧海城人,福建省廈門市第十中學,研究方向:課堂教學。

猜你喜歡
教學設計初中物理途徑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多種途徑理解集合語言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