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國企改革背景下的公司治理與財務管理探析

2022-07-04 12:27唐瑜佳
科學與財富 2022年6期
關鍵詞:國企改革公司治理新時代

摘? 要: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不斷被賦予了新時代的意義,為國有企業引入了現代企業治理模式、市場化薪酬激勵模式、職業經理人管理機制等更多內容,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市場化的管理機制更能激發管理活力,符合企業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如何應對改革,如何進行改革之后的整合,探索一種更適合于國企改革背景下的財務管理新模式,成為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點。鑒于此,文章從新時代國企改革背景出發,簡述了新時代背景下國企改革存在的必要性及意義,為公司財務管理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分析了公司治理與財務管理的關系,并對現存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建議,為國企改革提供新動能與實踐基礎。

關鍵詞:公司治理; 國企改革; 財務管理 ;新時代

一、新時代國企改革公司治理及財務管理現狀及問題

(一)新時代國企改革的必要性及意義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企深化改革進程進入了新的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提出要“深化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中亦指出:今后3年是國企改革關鍵階段,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關于國資國企改革如火如荼,國企改革已經由點及面,快速鋪開。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升國有資本市場化配置效率,通過國有資本資源與非國有資本機制的優勢互補,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能力,對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企改革的公司治理問題

新時代背景下的國企改革,是以優化國有資本市場配置、提高國有資本使用效率、促進國有資本戰略布局為目標的。不僅是引入外部非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更是在此基礎上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改善國企經營效率、激發經營活力。為國有企業引入了現代企業治理模式、市場化薪酬激勵模式、職業經理人管理機制等更多內容,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市場化的管理機制更能激發管理活力,符合企業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國有企業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發揮黨組織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重要作用,這是外部非國有資本比較薄弱的地方,非國有資本的市場化快速決策機制,對市場規律把握的敏感性是國有企業欠缺的。二者如何進行資源優勢互補,補短板強弱項;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提升運轉質量效能;如何提升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會議建設和運行質量;如何合理授權放權,都是國企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國企改革的財務管理問題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是企業實現基業長青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公司的財務管理狀態反映了公司在不同發展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推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如何應對改革,如何進行改革之后的整合,探索一種更適合于國企改革背景下的財務管理新模式,成為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點。

2022年3月國務院國資委下發了《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近年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國有企業財務管控建設不到位、財務管理功能發揮不充分、財務管理手段落后于技術進步,與新時期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不匹配、不適應的情形。要優化財務管理手段,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加強財務信息化、財務內控、財會隊伍建設等工作,從而有力支撐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公司治理與財務管理的關系

國企改革公司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成就了公司治理結構和財務管理的兩個方向,公司財務管理是否正常一定程度上由治理結構決定,公司治理結構是否合理通過財務狀況體現和反映,二者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公司財務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離不開公司治理結構的支持與幫助,只有公司治理完善,才有助于推動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公司的財務管理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其治理結構的好壞,并對治理結構的完善起到重要的反饋作用。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公司的財務管理機制,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規范性,在公司利益相關方之間來對公司的財權進行有效的配置,明確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大額資金使用實行聯簽制度,三重一大事項要進行集體決策。要不斷完善公司的治理體系,健全治理內容,保障公司的發展需求,為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營造氛圍。

二、國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和財務管理優化建議

(一)優化公司治理結構

國企改革應通過股權多元化的制度設計,優化產權結構,形成相互制衡的現代企業制度,并嫁接外部企業靈活的內部機制,充分激發企業內生動力,積極推動公司內部治理架構的優化健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首先,應規范董事會建設,優化董事會成員構成。一是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制定公司章程,明確投資各方以及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權責界面關系;二是由各股東方按出資比例推選董事和董事長,構建5人或7人自主戰略決策型董事會,同時配備一定比例的企業外部董事;三是落實董事會職權,在股東實行授權清單和負面清單管理的基礎上,打造戰略決策型董事會,強化公司董事會在選人用人、投資決策、財務管理、薪酬分配和激勵等方面的自主權,進一步明確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市場化主體地位。

其次,應積極推進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加強統籌溝通、完善會議機制,有效發揮黨組織、董事會、經理層等各治理主體作用,完善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對經理層成員實現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

再次,應加強監事會建設,構建3人監督型監事會,由國有企業委派1名監事會主席,戰略投資者委派1名專職監事,職工代表大會民主選擇1名職工監事,加強國有企業權利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等重點部門、關鍵崗位和重點決策環節的監督,構建大監督體系。

最后,要突出發揮集團公司指導督促、建章立制、協調服務、授權放權作用,集團公司要對子企業合理授權放權,為子企業公司治理運作決策留足空間。由子企業決策的權力要歸位于子企業,要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層級、不同股權結構、不同發展階段的子企業,實施差異化、精準化授權放權。

(二)優化公司財務管理

在國有企業不斷深化內部改革的大背景下,財務管理也要隨著國企改革的實施不斷調整優化。管理者需要充分意識到法人治理的重要性,重視財務監督機制,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優化財務管理機制。財務人員在國企改革的背景下,要不斷解決傳統財務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好財務內部控制和財務監督工作,與世界范圍內的一流標桿企業進行對標,為國有企業建立和完善市場主體提供保障。

第一,要推動財務管理理念變革。要轉變觀念,堅持獨立自主、貼合自身,建立與企業行業特點、愿景文化、戰略規劃、發展階段、組織架構相適應,與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相匹配的財務管理體系,把財務管理轉型升級放到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大局中去謀劃、去推動。

第二,要構建現代企業特色的財務制度體系。根據國企改革經營發展規劃,不斷對財務制度進行補充和修正,確保各項財務工作依法依規,為規范公司資金管理、資產安全保駕護航。同時也要保證制度可執行、可落地、可監督,切實發揮制度對生產經營與風險防范的保障作用。

第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財務管理數字化轉型升級。國企改革后更加注重市場化公開化和效率化,在財務管理方面更是突出效率優先,作為企業管理層的決策基礎,對財務數據分析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要統籌制定財務數字化轉型規劃,統一底層架構、流程體系、數據規范,橫向整合各財務系統、連接各業務系統,縱向貫通各級子企業,推進系統高度集成,提高會計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財務管理數字化水平。

第四、做好資金規劃,嚴格把好資金進出口的安全關,強化資金風險防控,建立好財務監督屏障。強化信息歸集、動態管理和統籌調度,實現對全集團資金的集約管理和動態監控,提高資金運營效率、降低資金成本、防控資金風險。針對不同業務類型制定不同的兩金壓降政策,切實加強“兩金”管控和現金流管理。

最后,加強財務人才隊伍建設。國企改革使得員工將自身與企業連成命運共同體,財務人員不再安于現狀,破除小富即安狀態,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機制使得財務人員更需要實現自我價值的升華。因此國企改革后需要通過優化財務人才結構,設立人才梯隊建設計劃,培養業務骨干和充實中堅力量,來提升財務團隊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升團隊作戰能力和履職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國企改革背景下公司治理和財務管理都十分重要,為使多種所有制經濟得到發展與融合,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和完備的財務管理機制均不可或缺。企業既要劃分好企業管理的權力和責任,作為財務人員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主動學習國企改革下新的財務管理理念,增強風險管理意識,主動在變革中不斷提升自身價值,促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轉型發展,為國企改革提供新動能與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 》國資發財評規〔2022〕23號

作者信息:唐瑜佳,廣西融桂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管理部副經理,碩士研究生,注冊會計師,會計師、審計師職稱。

猜你喜歡
國企改革公司治理新時代
公司治理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