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后分層作業的設計及實施探究

2022-07-05 23:22尹如夢
校園英語·月末 2022年5期
關鍵詞:分層作業實施小學英語

摘 要:分層教學是依據小學生們不同的學習能力而實施差異化教學的方法,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現實產物。一視同仁的作業設計,雖然能夠檢驗學生們基本的學習情況,但卻忽視了學生們自身的差異性,無法提高學優生的英語水平,也會使學困生喪失繼續學習的信心,因此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是必要和緊迫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分層作業;設計;實施

作者簡介:尹如夢,江蘇省張家港市常陰沙學校。

小學高年級英語,從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單詞、詞匯、句型、語法等內容都會出現新的變化,學生們因為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不同,他們的英語成績開始出現明顯不同,如果英語教師仍然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無法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專門化的教學,會不斷降低英語教學的質量,因而分層教學不失為解決該問題的良策。本文將著重討論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和實施,以期實現生本教學的基本理念。

一、英語能力的分層

英語教師想要進行分層教學,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標,首先需要對每一位學生進行細致觀察,了解每一位學生學習英語的基本情況,確認他們的學習態度,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明確他們的學習成績,綜合上述內容,再將他們劃為學優生、普通學生、學困生三個不同層級,這是開展英語課后作業分層設計的基礎。

(一)態度分層

愛迪生曾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賦”,其實大多數的學生天賦之間的差異并不明顯,可能班級中存在那么一兩位英語學習天賦較強的學生,但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多英語學習能力特別好的學生呢?是因為他們都擁有超強的語言天賦?事實并非如此。其實他們英語學習成績優秀是汗水的成就。因此在筆者看來,學習態度是學生們英語學習能力的最基本的分層,所以英語教師在對學生們學習能力進行劃分的時候,首先需要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態度,了解他們對于英語學習是否存在興趣。

例如,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關注學生們的課堂表現,是否認真聽講,是否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堂活動之中,是否與教師開展互動,課后是否積極地向教師詢問英語問題,并且教師還需要和學生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他們課后英語學習的基本情況,綜合他們在課堂和家庭中的表現,從而了解他們英語學習的態度和興趣,在此基礎上將他們劃分為主動學習型、基本了解型、被動接受型三種不同類型。主動學習型的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會積極主動地接觸英語,對學習英語擁有極大的熱情?;玖私庑偷膶W生擁有一般的學習態度,他們只會按照家長和教師的要求來安排自己的英語學習任務,對英語學習抱著一般興趣。被動接受型的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不會主動學習英語,甚至對英語學習存在抵制或厭煩心理。

(二)方法分層

學習方法影響著學生們學習英語的最終效果。每一個學生通過對自己英語學習經驗和反思進行總結,都會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有的學生熱衷于“聽”,喜歡聽各種英語故事,各種英語新聞,通過“聽”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語聽力能力;有的學生熱衷于“說”,喜歡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在無數的鍛煉中擁有了優秀的口語能力;有的學生熱衷于“讀”,喜歡看各種英語文學或英語讀物,從英語閱讀中了解英語文化,無形中擁有流利的口語和豐富的詞匯量;有的學生熱衷于“寫”,喜歡用英語來記錄自己的想法,無形中鍛煉了自己的英文寫作能力。因此,英語教師需要根據每一位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來判斷學生們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的基本情況。

例如,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英語課堂的不同教學內容,從中觀察每一位學生對于聽說讀寫的基本態度,從作業反饋中了解他們各項能力的基本情況,甚至教師還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根據他們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不同意見,了解他們的興趣點,并且可以和每一位學生開展溝通交流,詢問他們學習英語的基本情況,以及都是通過何種方式來學習英語的,都希望教師通過何種方式來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從而判斷他們學習英語的基本方法,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判斷他們的學習能力,將他們劃分為全面型、特長型、基本型。全面型的學生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擁有不錯的學習方法,特長型的學生只在聽說讀寫的某一方面存在優勢,基本型的學生對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缺乏興趣,不存在學習方法的思考和運用。

(三)成績分層

英語能力最簡單的分類依據就是“英語成績”,通過每一次英語成績的分數,教師就可以對學生們的英語能力展開細致劃分,從總成績可以了解學生們英語學習的基本情況,從聽說讀寫的不同考察內容,可以更加詳盡地了解他們英語的各項能力。這是英語教師對學生英語能力劃分的最優依據,因為它更加清晰地表明了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差異。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基本上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較強的學習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基本上缺乏英語學習興趣,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或學習方法,因而英語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過往成績進行細致研究。

例如,英語教師可以從學生過往的成績中發現很多問題,根據學習成績的變化,從中了解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習的態度變化,是否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最終了解他們的學習能力。因此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每一位學生的英語成績,形成系統性的研究報告,分析他們成績的變化,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趨勢,從而將他們分為進步型、保持型、退步型三種不同的類別。進步型的學生,英語成績總體趨勢上保持一種向上的態勢,表明了他們對于英語良好興趣;保持型的學生,英語成績保持著基本的穩定,不上不下,表明了他們只將英語學習當作學習任務的態度;退步型的學生,英語成績不斷下滑,表明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準備放棄的心理。

二、教材內容的分層

英語教師的教學內容都是以英語教材為導向,基本上傳授的都是英語教材的知識,因此英語教師想要檢驗每一位學生英語學習的基本情況,布置課后作業都需要以教材為依托,從中挑選課后作業的基本范圍,所以英語教師想要實現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后作業的分層,首先需要對英語教材的內容進行分層,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教學方式的不同,學習難度的不同,將教材內容分為基礎內容、中等內容、深化內容三種層級。

(一)內容分層

英語教材一般是由單詞、短語、句式、語法等基本內容組成,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課后作業分層之前,需要對英語教材內容進行分層,畢竟作業是英語教材內容的延伸,需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需要了解該單元需要掌握哪些英語單詞,這些英語單詞有哪些固定搭配,本單元需要學習哪些基本句式,需要掌握哪些英語語法等等。通過將該單元內容進行系統梳理,將內容分為“詞匯”“短語”“句式”“語法”等不同層級,以此作為課后作業分層的基礎。

例如,在梳理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3“Holiday fun”內容時,教師首先需要根據詞匯、句式、語法的不同內容,將教材內容劃分為必須記憶的內容、基本掌握的內容和只需了解的內容,以此為基礎來開展作業設計,需要以“必須記憶的內容”為設計核心,其他兩種類別為補充。

(二)方式分層

不同的教學內容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實現兩者的搭配,是英語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在開展英語課后作業分層設計之前,英語教師首先需要分析英語教材本身教學方法的設計安排,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進行細致考察,了解英語教材每一單元的主題是如何通過聽說讀寫來展開的,分析聽說讀寫教學方法設計的合理性,從而了解教師是否能夠通過其他方式來完成英語課后作業的設計思路,如英語教材中“聽”的部分,是否能通過“讀”“說”甚至“寫”的方式來加以考察,從而增強課后作業布置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因為教材內容才是課后作業布置的基礎。

例如,在梳理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2“What a day!”內容的時候,從中可以發現“Sound time”“Song time”等內容是通過“聽”的方式展開,“Read and order”“True or false”等內容是通過“讀”的方式展開,“Story time”等內容是通過“說”的方式展開,“Think and write”是通過“寫”的方式展開。而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的過程中,如果想要實現分層設計,實現作業難度的差異性,可以將“Sound time”“Song time”這些需要利用“聽”的方式開展的教學內容,改編成需要利用“說”來完成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們自己利用視頻錄像的方式,完成教材中英語歌曲的演唱。

(三)難度分層

事物都有著不同的難易程度,英語教學更是如此,容易的英語知識,學生們掌握迅速,困難的英語知識,學生們難以理解。即便是同一個單詞,英語教師也可以根據其用法的不同,逐漸展開,不斷深化該單詞的難度。因此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時,首先需要對作業內容的難度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針對不同的內容,設置不同的難度,而難易程度的掌握,需要英語教師根據英語教材的要求進行。

例如,在設計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4“Then and now”課后作業時,英語教師首先需要整理該單元內容的基本內容,了解重難點所在,明白該單元的核心內容是區分語法中的一般現在式和一般過去式,了解這兩種時態的基本用法。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需要重點考察該部分內容,以此為基礎逐步提高作業的難度,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英語中的現在進行式或過去進行時。

三、課后作業的分層

課后作業的基本價值在于鞏固和提升學生的知識體系,但現階段統一的作業形式,一般情況下對于學優生而言太過簡單,對于學困生而言有些困難,并不能實現課后作業的基本目標,因此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課后作業,有利于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提升學生們的知識儲備。在筆者看來,英語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興趣、作業形式、作業難度的不同,來完成作業的分層設計。

(一)興趣分層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業內容亦是如此。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的時候需要考慮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并以此作為作業內容的出發點,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們的興趣,有利于他們更加認真仔細地對待作業。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關注學生們的興趣所在,了解他們喜歡什么,對什么擁有熱情,在此基礎上來合理地設計作業內容,實現興趣的分層。

例如,在設計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Chinese New Year”課后作業時,英語教師首先需要了解學生們對于節假日的關注點,詢問他們最喜歡什么樣的節日,有哪些節日活動是他們最想開展的,以此作為課后作業的出發點。如該單元語法的核心是掌握“What are going to do”這一基本句式,如果學生們喜歡中國的中秋節、西方的萬圣節,則可以以萬圣節或中秋節為作業背景,布置兩種不同的課后作業。

(二)方式分層

作業的方式可以靈活多變。傳統的英語課后作業基本上都是以“練習聽力”“閱讀課文”“背誦單詞”“英語書寫”這四部分組成,基本上都是通過紙質書寫來完成,但作業的方式應當符合學生們的興趣,提供多樣的選擇,有利于激發學生們完成作業的熱情,進而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因此英語教師需要完成作業分層設計。

例如,在設計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Protect the Earth”課后作業時,想要讓學生們掌握“use to do something”和“should do something”的基本用法,英語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如可以讓學生們以保護地球為主題,運用上述兩種基本句型寫一篇小作業,或者可以讓學生們以保護地球為主題,運用上述句型,完成一段英語演講,錄成一段影片,或者表演一個話劇等等,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們的熱情。

(三)難度分層

之所以進行英語課后作業的分層設計,歸根結底是學生們英語能力的不同,想要通過設計不同層級的英語作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原有英語能力的基礎上,不斷得到提升,因此作業分層設計的核心就是實現作業難度的分層。英語教師在設計不同層級作業的時候,需要實現難度的區別化,讓每個學生都能選擇適合自己難度的作業。

例如,在設計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5“Signs”課后作業時,教師首先需要了解該單元內容的核心是掌握“What does it mean”這一基本句型,在設計課后作業的時候,需要以該句型為核心內容,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讓學困生掌握該基本句型,讓普通學生能夠以該句型為核心,進行擴展練習,讓學優生能夠以該句型為主題,寫一篇英語小短文。

四、結語

分層教學是生本主義的體現,以學生英語能力為出發點,以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英語能力為目標,合理設計不同層級的課后作業,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不讓英語作業僅僅是題海戰術的反復演練,這是現代教育對英語教師的更高要求,需要教師們在實踐中不斷思考和完善。

參考文獻:

[1]于麗麗.探討小學英語課后分層作業[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0):127.

[2]程穎喆.小學英語教學中課后分層作業布置的方法的探究[J].校園英語,2019(34):112.

猜你喜歡
分層作業實施小學英語
淺談小學語文分層作業
對于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點滴思考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農村學校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